五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下册第一课:巧安排省时间一、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分析研究统筹法的一般操作流程及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准备:小组准备:收集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故事,学习用品等。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工作中,如何才能既节省时间又能多干活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生前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过认真的研究,提出了统筹方法的理论,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为祖国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二)学习新课:1、实验一:并行工作。①出示例题:媛媛的安排。媛媛每天的安排如下:要完成这些事,至少要花费多少时间?收拾床辱用3分钟——洗漱用6分钟——听广播用15分钟——吃早饭用8分钟——结束②有没有省时间的方法?有没有可以同时进行的活动?③、合并活动:收拾床辱用3分钟——洗漱用6分钟——吃早饭用8分钟听广播用15分钟——结束思考:这种安排共用了多少分钟?2、巩固练习:李大娘的安排:①研究问题:李大娘做包子,发面需要40分钟,洗、切韭菜14分钟,剁肉馅15分钟,做包子35分钟。②按顺序需要104分钟。③请你按第一项活动的统筹法思想,为李大娘做一个比较省时间的安排,画出流程图。思考:在每项活动的各项工作内容之间,是否有可以同时进行的工作?并行工作举例练习:问题:沏茶待客。洗水壶、烧开水、洗茶壶茶杯、那茶叶等。3、实验2:合理安排工作顺序。①运油:研究问题:甲乙两车运油同时到达油库,加油龙头只有一个,没加一桶油要10分钟。甲车要运5桶油,乙车要运2桶油。怎样安排,能使加油所占的时间最少?②思考:乙加油(10X2=20分钟)甲等20分钟,甲加油(10X5=50分钟)占用总工作时间:20+20+50=90分钟。④想一想:合理调整工作顺序与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益有关系吗?巩固练习:排队打水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拿着5、3、4、2个暖瓶去打开水,水龙头只有一个,打满一瓶水需要1分钟,怎样安排,才使他们打完水所用时间最少?方案:四人打水顺序:丁、乙、丙、甲。算一算,按这个顺序总用时多少?(三)、探索发现1、通过实验研究,我们了解了运用统筹方法的一些规律。2、合理调整工作顺序,可以节省总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益。3、并行操作法是统筹法的基本方法,它的操作规律就是先看一项任务的内容之间有没有可以同时进行的工作,如果有,则可以统筹安排进程,达到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益的目的。(四)、探索延伸运用统筹法研究下面问题:用一个锅烙饼,一次可放两张饼,饼需要烙两个面,没面需要3分钟。问:若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写出烙1-9张饼的最少时间。第二课:从乌鸦喝水想到的一、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研究投石子与水面升高的关系。2、体验猜想结果——动手实践——结果验证的研究方法。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二、教学准备:按小组配备:小石子、玻璃瓶、橡胶圈、塑料盆。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讲故事引入本课:(乌鸦喝水的故事)(二)学习新课:1、实验一:向有三分之一水的瓶子里投石子,水面能否升到瓶口。①、猜想:随着投入的小石子增多,瓶中的水面会升到瓶口。②、随着投入的小石子增多,瓶中的水面不会升到瓶口。③、你同意哪个想法?猜后进行实验。实验:向瓶中倒入三分之一的水,用橡皮筋套在瓶壁上,作为标记。轻轻投入石子。说一说:实验结果与你的猜想一致吗?小组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2、实验二:向有三分之二水的瓶中投石子,水面能不能升到瓶口。①、猜想:②、动手实验(实验程序与实验一相同)。③、将几滴醋滴入B杯中。说一说:实验结果与猜想一样吗?小组议一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师生共同总结:一般说来,瓶中有三分之二的水时,用花生米大小的石子向瓶中投放,乌鸦能喝到水。(三)、探索发现1、瓶中有三分之一的水时,由于水少,水停留在投下的石子与石子之间的空隙中,水升不到瓶口。2、瓶中有三分之二的水时,此时,石子与石子之间的空隙小于瓶子里水的体积,随着小石子投入的增多,水面会升到瓶口。3、我们体验了猜想结果——动手实践——结果验证的研究方法。(四)、探索延伸把一只玻璃杯放在盆中,玻璃杯灌满水,水要齐到杯口,但不要溢出。向水杯里连续不断的放石子,水会溢出流进盆中。思考:从杯中流出的水的体积与投入的石子有什么关系?第三课:平衡与技巧一、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探索保持平衡的主要方法。2、初步了解一些重心、平衡方面的科学知识。3、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二、教学准备:空牙膏盒、硬币、图画纸、胶带、剪刀、铅笔、尺、胶水等。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我们都爱看杂技表演,杂技演员在钢丝绳上轻松自如的做着各种动作,还能在其它节目中作有关平衡的惊险动作,高超的技艺真叫人赞叹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实验研究一下有关平衡的问题。(二)学习新课:一、实验一:肢体运动找平衡①每组推选两名同学,对面站好,脚下各踩半张报纸。②两人以锤子、剪刀、布决定胜负。输的一方把脚下的报纸对这一次,每输一次把报纸再对折一次,直到只能用脚尖或脚后跟站立。思考问题:通过认真的观察,他们单脚站立时,主要是以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调节平衡的?二、实验二,移动重心找平衡。1、把空牙膏盒放在桌边上,盒的大部分在桌面上,另一部分悬在桌外,牙膏盒在桌边保持平衡。此时,观察长方体中心的竖直线在桌边的内部还是在桌边的外部?(空牙膏盒是规则的长方体,它的重心在它几何体的中心上)2、继续把牙膏盒向外移,当大部分牙膏盒悬在桌外部时,空牙膏盒会掉在地上。3、把空牙膏盒打开后盖,里面放上3枚硬币,用胶带粘牢,盖好盒盖。4、把盒内粘硬币的一侧放在桌上,向外移动,此时,你发现牙膏盒平稳的停在桌边保持了平衡。思考问题:1、放了硬币的牙膏盒为什么能停放在桌边?2、是否改变了牙膏盒整体的重心?说一说中心向哪个方向移动了?小组讨论:1、人走钢丝,身体重心很难落在钢丝上,演员拿的长干有什么作用?2、杂技演员把椅子一层结一层的往上叠架,椅子向一侧倾斜,演员为什么能从另一侧倒立?三、探索发现1、每个物体都有一个中心,物体重心的竖直线在支撑面内,物体可以保持平衡。2、通过实验发现,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主要手段是:①、多年的训练。②、利用道具及时调整肢体姿势达到新的平衡。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了一些有关重心、平衡方面的知识。四、探索延伸完成课后练习:你能站起来吗?第四课: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一、教学目的:1、通过剪拼世界地图,探讨大陆漂移学说。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二、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剪刀、铅笔、描图纸等。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讲故事引入课题: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看着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无意之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经过研究,他认为:地球上所有的陆地在远古时代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他们逐渐漂移分离开来,形成了今天的海陆分布。这就是大陆漂移学说。(二)学习新课: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1、活动过程一:①观察地图,认一认大西洋两侧有哪些大陆。②用描图纸将地图细心的描下来。③用彩笔勾画出大西洋两侧大陆轮廓线,观察两侧轮廓线的形状,有什么发现?④用剪刀沿勾画的大西洋两侧大陆轮廓线剪开,平放在桌上,使大西洋两侧大陆平移接近,拼一拼。观察思考:拼接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两边轮廓线大致能拼在一起吗?2、活动过程二:①、出示2.4亿年前、1.8亿年前、6百万年前、现在的世界地图。②、仔细观察大陆的变化过程。说说你的看法。③、讨论:舌羊齿植物化石的发现。(舌羊齿植物是没有漂洋过海的本领的,在美洲和非洲大陆都发现了它的化石,说明了什么?)(三)、探索发现通过实验和研究资料,我们了解了大陆漂移说。通过分析,说明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经过漫长的时间,大陆逐渐分开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样子。(四)、探索延伸课后进一步了解关于大陆漂移学说,找一找还有哪些证据。第五课:早餐与健康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研究,学习早餐与营养平衡方面的知识。2、学会怎样搭配好早餐。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二、教学准备:小组配备:搜集早餐食物的名称。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食物能为我们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同时食物也为我们的各项活动提供能量。合理的安排饮食,可以保证身体的健康。我们学习一点关于营养方面的知识,对我们健康的生长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二)学习新课1、活动一,参加吃早餐话题的讨论①、同学们,你们都吃了早餐了吗?②、说一说你们都吃的什么早餐?③、指名回答。④、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评论,说说对吃早餐重要性的认识。(不吃早餐,会影响人的健康。不吃早餐,大脑工作能力明显下降。经常不吃早餐,还容易引起身体发胖。)2、活动二,我们的调查与分析①推举一人,将下面表格复制到黑板上。项目吃早餐不吃早餐谷物肉或奶奶或豆制品蔬菜或果品其他食物二类食物三类食物四类食物人数占全班%②在主持人的主持下,有主持人统计后写入表中。3、整理数据并讨论问题①、吃早餐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对此你有什么想法?②、全班不吃早餐的人有多少?请这些人说说有什么原因?对此你有什么想法?③、早餐中,吃那类食物的人数比较多?对此你有什么想法?④、早餐中,吃三类食物和四类食物以上的人有多少?4、活动三,学一学搭配早餐①、阅读小资料。②、你对下面四种早餐有什么看法?从营养平衡角度出发说说你的意见。(稀饭和咸菜配成早餐;烧饼和牛奶配成早餐;大饼和油条配成早餐;方便面早餐)③、学一学搭配早餐,填下面的表。星期谷物肉、蛋奶、豆制品蔬菜、果品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三)探索发现1、了解了吃早餐对青少年的重要性。早餐应该尽可能做到营养平衡,四类食物要合理搭配。2、早餐要吃好,烹调方法也很重要。早餐不宜单调腻口,要经常变化花样,做到主副食兼顾,干稀搭配,品种丰富,口味各异。(四)探索延伸阅读有关食物金字塔的书籍,和家长一起研究食物金字塔,看看他合理吗?结合你知道的食物知识,结合食物金字塔知识,设计一份家庭健康膳食计划。第六课:哪些材料隔音效果好一、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初步感知隔音材料的特点。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准备:闹钟、鞋盒、皮尺、海绵、包装泡沫。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你见过射击运动员打枪时,头上还戴着一样东西吗?那是什么?为什么要戴上?是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听力,防止射击时的枪声对听力造成损伤。那么耳罩用什么材料制造,隔音效果才好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二)学习新课:琴弦振动与音调变化1、实验一:①将闹钟调至闹响状态放入鞋盒里,将海绵填入鞋盒中(填满、填实),然后逐渐远离鞋盒,直至几乎听不到闹钟响,用皮尺测量此时距鞋盒的距离。思考问题:说出海绵材料的结构有什么特点。2、实验二:①分别用包装泡沫、碎布、锡箔纸将鞋盒装满,重复上面的实验。②比较实验数据,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填充材料测量数据(米)1海绵2包装泡沫3碎布4锡箔纸③说一说,包装泡沫、碎布、锡箔纸这些材料的结构特点。④分小组讨论:距离近的,是不是说明该材料隔音效果好?4种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那个最好?隔音好的材料其结构有什么特点?。(三)、探索发现1、通过实验,结论如下:实验次数填充材料数据比较1海绵距离最短2包装泡沫距离较短3碎布距离较长4锡箔纸距离最长2、通过实验与观察发现:隔音效果好的材料,一般具有孔多、多皱、较为松软等特点。(四)、探索延伸根据下面的提示联想:1、下雪后万籁寂静。2、听音乐的耳机。3、卧室墙壁的软装饰。4摩托车排气管中的消音器。第七课:你了解水吗一、教学目的:1、通过进行有关水的实验,研究水的各种性质及其实践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准备:白糖、食醋、水、硬币、滴管、报纸条、水杯等。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