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章现实基础第二章发展环境第二篇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第三章指导思想第四章主要目标第三篇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第五章示范园区第六章产业发展第七章城乡统筹第八章基础设施第九章科技教育第十章资源环境第十一章改革开放第十二章文化建设第十三章社会建设第四篇规划实施和保障措施第十四章着力扩大内需第十五章强化要素保障第十六章强化组织保障第十七章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滁州追赶跨越、奋力“双超”、转型升级、富民强市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共滁州市委关于制定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立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要求,阐明“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发展任务、发展重点,是今后五年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篇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章现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是滁州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力强攻工业化、城镇化、东向发展三大战略,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成功战胜了冰雪、洪涝等多重自然灾害,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面向未来,滁州已经站到了新的起飞点上,步入了追赶跨越、奋力“双超”、转型升级、富民强市的新阶段。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综合实力明显壮大。经济总量先后跃上400亿、500亿和600亿三个百亿级台阶,到“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95.7亿元,在“十五”期末基础上实现翻番,年均增速达到13%,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7945元增加到16666元,实现翻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超过40%,五年累计突破2000亿元,是“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时期投资总量的3倍多,相继建成一批对滁州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改善,财政总收入达到90.5亿元,是“十一五”规划60亿元目标的1.5倍,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均实现总量翻番。图1滁州市“十一五”GDP走势图图2滁州市“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图图3滁州市“十一五”财政收入走势图图4滁州市“十一五”三次产业比变化图表1“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注:1.数据栏内带[]的为五年累计数。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50万元以上投资和农户投资。3.“十一五”期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率为初步核算数。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经济素质明显提高。到“十一五”末,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1.3︰49.2︰29.5,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到78.7%。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粮食生产连续5年获得丰收。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规模养殖比重超过70%,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9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55家。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299户,工业化率达到42.9%,比“十五”末提高10.9个百分点。家电、机械(汽车)、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非金属矿深加工、纺织服装等6大优势传统产业支撑带动作用增强,占全市工业比重由“十五”末的53%上升到85%。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了1.8倍。金融业规模显著扩大,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76.4亿元,贷款余额达到473.8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8倍和1.4倍。图5滁州市“十一五”规模工业增加值走势图图6滁州市“十一五”服务业增加值走势图专栏1“十一五”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成就◆农业建成沿江20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沿淮及天长20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沿江及沿淮丘陵100万亩优质油料生产基地、江淮分水岭两侧地区50万亩优质花生生产基地,城郊及传统蔬菜产区48万亩商品蔬菜生产基地、沿淮县市50万亩优质玉米生产基地、15万亩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以及1万亩滁菊、2万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建成生猪、肉鸡、肉鸭、肉鹅、禽蛋、山羊、黄牛、奶牛8大优势主导产业区以及女山湖、花园湖、高邮湖等沿湖地区50万亩河蟹养殖出口示范基地。新建隆平高科等100万亩超级稻示范基地。◆工业家电信息产业:建成博西华高档双开门和年产80万台NBF新冰箱生产线、康佳电器年产100万台无氟冰箱生产线、康佳电子年产彩电700万台电视机生产线整体技改搬迁改造等。荣获“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中国(滁州)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称号。硅(玻璃)产业:建成凤阳玻璃日熔1300吨平板玻璃、德力日用玻璃器皿、华众玻璃高档日用玻璃、杜氏玻璃年产3000万支太阳能集热器等。盐化工产业:华塑公司盐化工一期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完成金禾实业年产15万吨硝酸和30万吨硫酸、泉盛化工年产12万吨合成氨节能综合技改。机械汽车产业:建成天大石油管材年产30万吨高钢级抗腐蚀石油专用管、长丰扬子年产4万辆皮卡及经济型SUV、金佩集团年产10万吨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全柴工程机械系列柴油机、天和机械柴油机缸体缸盖优质铸件、天利动力大缸径柴油机缸体全自动加工线、明光浩淼年产700台涡喷等第三代消防车、恒昌机械年产4万吨大型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项目等。纺织服装产业:建成安兴环保彩纤年产20万吨差别化彩色涤纶短纤、霞客环保色纺年产15万锭高档色纺生产线和年产7000吨高档彩色纱线生产线、蓝岭家纺羽绒制品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建成润海甜叶菊年加工4万吨甜叶菊生产基地、永言水产、达诺乳业、今麦郎饮品、华龙面业、谷丰粮油、金恒油脂、白云面粉、桂花面粉、波涛粮油、鸿远油脂、双喜粮油等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服务业旅游业:新建成凤阳狼巷迷谷、凤阳小岗村国家4A级旅游区和来安白鹭岛国际旅游度假村。新增旅游企业50余家。商贸流通业:新引进肯德基、苏果超市、乐天玛特超市、苏宁电器等先进零售业态。建成以天正商务、辉隆物资等为主体的农村日用品和农资连锁经营体系,建成3027个农家店。新建宇航物流、康佳物流园、天长益民物流园。金融保险业:新引进徽商银行、交通银行、江阴农商行,新培育天长农村合作银行、明光农村合作银行、全椒农村商业银行、凤阳利民村镇银行。新引进国元农业保险、新华保险、大地保险等保险公司16家。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12家。基础建设成就斐然,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的突破。以防洪、灌溉、供水、生态保护为主的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60.5万人。综合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公路通车里程比“十五”末增长了1.5倍,其中高速公路27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1131公里,均居全省第三。铁路、港航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公交网络基本成型,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能源保障更加稳固,电网规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数字滁州”框架基本建立,基础通信网络覆盖城乡,3G移动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7%。专栏2“十一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就◆交通建成宁西铁路滁州段、宁洛高速公路滁州段、宁淮高速公路天长段、宁洛高速公路滁州连接线、宁淮高速公路汊釜连接线,改造了104国道、滁来路、滁定路、滁全路、合蚌路,疏浚了滁河汊马段,建成淮河凤阳港。滁宁快速通道滁州段全面建成通车,开工建设京沪高铁滁州段、合蚌客运专线、蚌淮高速凤阳延伸段、徐明高速公路。◆水利完成36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7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固堤防150公里,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110处,开展了滁城、全椒、天长等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清流河、襄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能源建成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扩建500千伏清流变电站,新建220千伏宝桥、110千伏花园、菱溪、汊河、关塘、东阳等输变电工程,完成220千伏清流至滁州变电站输电线路工程。新建天然气高压储备站1座、加气站2座,新增天然气中低压管网400公里,日供天然气能力达到30万立方米。◆通信建成滁州电信生产综合楼、滁州联通大厦。开工建设移动公司综合楼、TD-SCDMA网络。“大滁城”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十一五”时期,是滁州城镇化建设大步迈进的时期。全市城镇化水平提升到42.8%,年均提高近2个百分点。“大滁城”规模迅速拓展,全椒、来安县城与主城区的同城化进程加速推进。主城区路网拓展到7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增加到近50万人,建设投入超过“九五”、“十五”投入之和,完成拆迁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25.9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9.6%,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的“五城联创”活动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县域板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一批中心镇、经济强镇脱颖而出,新农村建设呈现新貌。专栏3“十一五”城镇建设重大项目成就◆“大滁城”建设完成老城区背街小巷改造113条、新建城东、城南新区道路53条,新增道路长度160公里,道路面积620万平方米。新增城区公园绿地面积384公顷,新、改建城市供水管道30余条,新增供水管道135公里。建成市政务中心、完成滁全路景观大道改造、小铁路拆迁改造和琅琊古道改造,建成滁州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市清流污水处理厂、城南新区供水管网,开工建设明光路跨线桥、高铁站区公交枢纽中心。◆县域城镇建设天长城南新区建设初具规模,明光新城建设强力启动,来安、全椒两个开发区加速向滁城拓展,凤阳政务新区拉开框架,定远城东新区初展新貌,南谯新城建设加快推进,琅琊政务新区启动建设。◆新农村建设建成省市级示范村170个、示范镇17个、新农村居民点727个,新建农村户用沼气4.6万户。区域合作日益密切,对外开放明显扩大。积极适应国际、国内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新形势,广泛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深化拓展滁宁合作。“十一五”期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突破16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50%;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7.3亿美元。对外贸易额实现翻番,产品出口扩大到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园区建设实现跨越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与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园区合作共建取得积极成果。全市省级开发园区发展到13个,累计实现开发面积133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超过70%。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体制活力明显增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指挥运作机制、执行操作机制、督查督办机制全面创新,政府行政服务能力大幅提高,软环境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扎实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惠民直达工程试点深入推进。全市列入省“十一五”改革规划的209户国有集体企业全部完成改革任务。非公有制经济比重逐年提高,到“十一五”末,全市非公经济规模达到41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0%。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地方金融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滁州”建设全面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加快,荣获“2010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城市”称号。严格实行环保准入,切实加强环境监管,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降耗。加大水资源尤其是饮用水源保护力度,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市县全覆盖。生态绿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比“十五”末提高4.8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比“十五”末增长了10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以“大滁城”、县乡城镇、村庄为点,道路、沟渠为线,丘陵岗地、连片林地和农田林网为面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到“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337元增长到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