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课程注意选择、填空等题型,适当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考纲要求:•(1)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2)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4)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一、课程的含义(填空、选择)•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理论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朱熹)中的“课程”一词就包含有学习的进程和范围的意思。–在西方,“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跑马道,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820—1903),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课程的含义(填空、选择)•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度安排。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12年考题、填空)学者们对课程的定义–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学习经验–3、课程即教学的目标或计划–4、课程即文化再生产–5、课程即“教学科目+学校活动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即活动或进程)–6、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1.课程即教学科目–其基本观点是:课程就是教学科目或教学科目的总和。–事实上,现在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远远超出正式列入课程的学科范围。学校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课程,也包括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2.课程即学习经验(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是试图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些什么。–基础教育课程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要、身心发展特点等情况,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意义以及直接经验对间接经验转化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达到对客观世界的完整理解,同时锻炼实践能力。•3.课程即教学的目标或计划–其基本观点是:课程是一种行动计划或一种书面文献,是教学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纲要》明确地规定了新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突出校本课程的作用,赋予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增强课程的适应性与均衡性。同时,基础教育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过程观。课程不仅是静态的课程计划(“跑道”),同时也是动态的(“在跑道上跑”)的体验。•4.课程即“教学科目+学校活动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即活动或进程)–这是弹性的课程观,其基本观点是:课程是个体生活经验的改造和建构,强调过程和生成,提倡对话互动。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的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学科课程是学校的主要课程形式,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重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精神和方法,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让学生从更完整的意义上认识客观世界。同时,基础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实施观,不能把课程实施看作就是教学活动。•5.课程即文化再生产–其基本观点是: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该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6.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其基本观点是: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罢脱社会制度的束缚;课程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这些都需要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使学生在规划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二、课程的意义•课程,作为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同时体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与个体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原理,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蓝图,对保证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三、课程的类型(填空、选择)•1.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3.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可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4.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5.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6.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7.根据课程的稳定性,可分为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一)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填空、选择)1.基础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无论哪个学生都要学习。基础型课程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因为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使学生今后终身受用。–基础性的内容随学段不一样,也有所不同,它是不断发展的,如小学,语文、数学、外语是基础,自然常识归属拓展型课程,但到了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又是基础。2.拓展型课程(填空、选择)•拓展型课程重点在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性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例如,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的教育与拓展学生文化素质的文化素养课程和艺术团队活动,注重加强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环境保护等课程,都属于拓展型课程。3.研究型课程(填空、选择)•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这类课程可以提供一定的目标、一定的结论,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则由学生自己组织,学生自己探索、研究,引导他们形成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也可以不提供目标和结论,由学生自己确立目标、得出结论。–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二)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国家统一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多样性和弹性。80年代末90年初,我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1999年6月13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第二部分第14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1.国家课程(填空、选择)•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属一级课程。–它编定的宗旨是保证国家确定的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普通教育的先进水平,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体现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以保证教育的质量。–这类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由国家统一审定,非经批准,地方不得随意变动。–国家课程往往由专家(更多的是学科专家)来制定,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实施“中央——外围”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确保一个国家所实施的课程能够达到统一、共同的质量。•2.地方课程(填空、选择)•地方课程是为了适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需要和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排的课程,这类课程属二级课程。–二级课程的编定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县、校不经批准无权变动。–省市级课程编定的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级课程的内容或编定本地区需要的教材。–它既可以安排学科类课程,也可以安排各种活动;既可以安排必修课,也可以开设选修课。•3.学校课程(填空、选择)•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课程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学校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来制定,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和“自下而上”的政策。–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三)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可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填空、选择)•学科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优点:这种课程形态有利于学生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易于组织实施,评价也较为方便。–缺点: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导致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世界和直接经验的脱离,使课堂出现人们在现实中屡见不鲜的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是指以活动为内容和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中心来组织课程。–经验课程的优点在于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的学习与个人经验和生活现实结合起来,在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具有其课程难以替代的作用。–其不足在于难于确保知识的系统学习,把握不当,容易滑向肤浅的“活动主义”。尤其是在教师素质和外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经验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四)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填空、选择)•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分科课程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便捷地了解学科的基本内容,同时也便于组织教学与评价,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其不足在于容易阻断各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全面、完整的认识。•综合课程是指将源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内容以一定的方式与主题、问题或源于真实世界的情境联系起来的课程。–优点:综合课程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课程内容以及教育价值的有机整合。同时,综合课程也有利于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现学生身心的整体发展。–不足:难以向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课程内容的组织方面,处置不妥,综合课程也容易出现“假”综合的现象。与分科课程相比,综合课程的实施难度相对较大,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得要求也更高。•(五)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择)•必修课程是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主要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必修课程是强制性的,其主导价值在于能使学生养成未来社会公民所需的共同基本素养。–但由于必修课程是以发展学生的共性为特征的,因而在实践中把握不当,很容易出现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不够的情况。•选修课程是指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选修课程在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方面有其优势,对适应学校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人类进入知识爆炸时代,而学校学习时间又是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选修课程能够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一种较为灵活的方式。当然,如果无原则地开设选修课,也会导致课程的肤浅和泛化。(六)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影响学生的方式,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填空、选择)•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潜在性、持久性、两面性等特点。–隐性课程涵盖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以及各种行为,大致说来,大致在物质层面上,包括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座椅的排列、校园环境等;在行为层面上,包括学生间的交往、教师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教师与家长的交往、社区与学校的交往等。在制度层面上,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等。在观念层面上,主要有校风、办学方针、教学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等。•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美国学者古德来德(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