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六《家乡的名人》作文指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十一册习作六的•要求有两点:•一是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二是能根据习作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教学目标:•1、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通过调查访问或查阅资料的形式了解家乡名人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喜欢“观察生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2、了解家乡名人的特长和奋斗历史,取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材料具体描述人物,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能真实、详略得当地写出来。•3、通过与名人的亲密接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奋斗不息的学习品质。•指导写法,快速成文•一、交流采访所得,丰富习作素材。•课前同学们已经访问、调查了自己心目中的名人,有的同学对采访的内容做了文字记录,有的同学还对采访的内容录了音,留下了照片。为了全面深刻的了解名人的事迹,同学们积极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你们如蜜蜂一样采了许多花,为酿出香甜的蜜做了充分地准备。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看着你们丰硕的成果,老师真为你们骄傲!•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收获。•二、审明题意、明确习作要求。•通过访问或查找名人的资料,我们已经搜集到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但我们在写家乡名人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选择的运用所得的资料,那么我们要怎样写好名人呢?再看看《习作6》的要求吧!•1、学生阅读《习作6》。对于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你有什么看法?•要写“家乡”的“名人”。可以是“各行各业”的有“突出业绩的能手”,也可以是“道德品质优秀,被广大的人民群众热爱拥戴的人”……要用“真实、具体、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鲜明”的特点。•三、读写联系,领悟写法。•1、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比如6单元的课文就记叙了中外名人的事迹,有巴金、钱学森、詹天佑、林肯等。想一想: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学生交流课文人物的表达方法:•(1)明确中心。寻访家乡名人的成长足迹,我们一定会发现许多闪光点,要表达出自己眼中的名人形象,确定要表达的中心。•(2)精心选材。•A、内容:“名人”身上的闪光点很多,故事也很多。那么,怎样表达闪光点呢?就要选取最让你感动的,最吸引你的事情,来凸显名人特点。•B、表达形式: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C、道出真情。在讲述“名人”事迹的同时,也是我们自己心灵接受洗礼的时候。在习作中,我们要随时道出我们内心的感动,写出对家乡名人的敬佩之情。•六、指导修改。•1、自我修改。•学生出声朗读自己的习作。边读边修改字词句,做到文通字顺。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习作目标进行重点修改与补充:•(1)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材料,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品质或特点。•(2)是否做到“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写出了心目中的名人形象。•(课件出示修改要求。)•【习作批改】•习作的批改是习作的延续,更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环节,在本次习作批改中要遵循以下几个目标:•1、用一两件事介绍了家乡名人的事迹,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生动。•2、以表扬为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断的激发学生乐于写作的兴趣。•3、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养成良好习作习惯.家乡的名人我的家乡——安徽省从古到今出过不少家喻户晓的名人,从古代的包公、朱元璋到现代的陶行知、胡锦涛主席等,但其中我最了解的就是包公。包公,真名叫包拯,字希仁。是北宋庐州合肥(现在的安徽省合肥市)人。他和范仲淹一样,一生做过许多官,小到县令大到枢密副使。不管是做什么官,他都认真处理政事,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所以在戏剧里,专门给他画了一个大黑脸。在众多故事中唯有历史记载的有关包拯断案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包拯在天长县任任知县时遇到的一件事:有一个人,将一名农民告上了县衙,说那名农民杀了一头耕牛,并且把熟牛肉只留下了一点点给自己吃,其它的全部卖了。在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犯法的,但是那个人没有想到这状一告就泄露了自己。原来在前一天那名农民就到县衙向包拯告状了,说有人把他家的牛的舌头割了,当时包拯就意识到这一定是某个仇家有意陷害这个,便让那名农民把牛杀了,来“引蛇出洞”。这件事形象的反映出了包拯的机智。•包拯不仅机智而且大公无私。包拯做官以后对家里人的要求也很严。他曾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后世子孙任,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以殁之后,北吾子孙。”意思是说:谁要是做官犯了贪脏,不许回老家,死后不得葬进包家坟墓。不听者,不是我的子孙。正因为包拯的机智勇敢和两袖清风这些优秀的品质,所以从古到今包拯一直被人们视为清官的楷模。大公无私的代表人物也就不难怪了。我为我的家乡——安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而感到自豪。•家乡的名人我的家乡在无锡,这里是江南鱼米之乡,并且多人辈出《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想必大家都听过吧,它的作者华彦钧就是我们无锡东亭小四房人。华彦钧,民间音乐家,又名阿炳,但由于35岁时双目先后失明,又被人称作“瞎子阿炳”。阿炳的生活经历十分坎坷。他自幼没有母亲,21岁时。父亲又患病去世。后来,阿炳得了眼病,因为没钱看病,终于不幸双目失明。阿炳只好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艰辛和苦难。阿炳虽然生活得很艰难,但这也阻拦不了阿炳对音乐的追求。•阿炳在黑暗,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她都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间乐作品,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更是他的不朽名作。《二泉映月》表面上似乎描绘无锡“天下第二泉”的月夜景色,其实抒发了作者对旧社会艰难生活的深沉感受,寄托了对美好的寻觅和向往。那乐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旋律优美动人,充满着浓郁的江南韵味。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到《二泉映月》后,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说:“这首乐曲太感人了,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如今,《二泉映月》已经被列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甚至被美国宇宙飞船带到太空播放,传递给太空中可能存在的外星人。•阿炳还有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有一次,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并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抗战时期,日冠占领无锡,一个叫章士钧的人当了汉奸。阿炳知道后,也编词骂他,又遭到一顿毒打。后来,这个汉奸被日本人杀了,阿炳拍手称快,并编了一首《汗奸的下场》沿街演唱,无锡人无不叫好。在无锡惠山黄公涧旁,坐落着阿炳的墓。墓前有着一尊阿炳的铜像,只见阿炳头戴毡帽,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背上背着一只琵琶,手里还拉着二胡。他微闭双目,仿佛正沉醉在《二泉映月》哀婉动人的旋律中。•啊,阿炳,你是我们无锡永远的骄傲!作为一名无锡人我感到十分自豪,你的音乐使我感觉在梦幻之中,使我听到了你的倾诉,叹息,悲哀,辛酸和怒号从弦上流出的悲伤啊,成为了中华民族百年不朽的千古绝唱!家乡的名人我家乡的名人有很多,其中我最敬佩的要属胡乔木了。胡乔木是他的笔名,他本名是胡鼎新,曾肄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9月28日,胡乔木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胡乔木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生前是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胡乔木从小勤奋读书,生活俭朴,关爱他人,乡邻们都夸赞他是个好孩子。有一天,放学了,只见许多大人小孩围着一个墙头在观看什么,乔木顺便走近一望,原来是墙头贴着一张演马戏的海报。吃过晚饭,庄子上的人都去看马戏了,家里人也都搬椅子扛板凳赶往临时围起的马戏场。马戏场离乔木家不远,最多也只有三四十丈•鼓掌声、喝彩声,声声入耳,锣鼓声、马嘶声,清晰可闻。人们都被精彩的演出所吸引,尤其是两位姑娘的马术更为大家所赞赏,一场马戏足足演了三个钟头。散场了,启东先生夫妇等着拥挤的人群散开才动身,忽然想起了小乔木,连叫了数声未有应答,赶忙跑回家,一进大院,只见书房的灯亮着,走近一看,乔木在油灯下专心致志地做功课,好像外面的一切都未有觉察,完全沉浸在课本之中。望到这情景,启东先生脸上绽出了笑容。这就是我敬佩的勤奋读书,生活俭朴,关爱他人的胡乔木。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