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创新设计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9 选修模块 第4讲 自然灾害与防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4讲自然灾害与防治综合分析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的高考命题,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多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最近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来考查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地区分布、造成的危害以及防御措施,特别是气象灾害和地质害。从命题的趋向看,2011年高考会沿以下几条主线进行:①结合热点材料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发生原因等;②通过图表在灾害发生、影响、措施等方面设问;③结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节约型社会的背景在防灾和减灾等方面设问。一、世界主要自然灾害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时53分,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地震死亡人数超过20万;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14时34分,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近千人死亡。下图为智利和海地地震图。(1)智利为什么易发生地震?其震级高于海地,死亡人数却远小于海地,为什么?答案:智利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因此多地震。智利震源较深,震中离人口稠密地区比较远;海地震源较浅,离首都太子港较近,且人口密集。智利位于大地震多发区,比较有经验,灾后救援比海地做得好;智利比海地富裕,有严格的建筑规范;海地的经济基础较差,建筑物抗震能力差。(2)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大。谈谈应对地震灾害的方法。答案:平时要注意防震知识学习和防震技能训练;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在短时间内作出避险抉择;然后适当进行自救并保持体力等待救援。1.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成因主要分布地区热带气旋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起来的低气压涡旋太平洋西北部、大西洋西北部、印度洋北部和西南部洪涝锋面、气旋等造成短时间的集中降水过程,造成地表水泛滥纬度30°~50°的近海平原地区,如欧洲西部和南部、东亚、南亚季风气候区、美国、中美洲、南美东部沿海地区干旱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多见于中纬度地区,如美国、我国东北、华北2.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基本知识基本特点主要分布地区地震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烈度:衡量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震级,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相关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滑坡外力作用(斜坡重力作用)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主要集中在地形崎岖的山地,如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中国的横断山区、南美安第斯山区泥石流山区暴发的饱含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3.主要海洋灾害类型成因主要分布地区海啸是由于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附近多地震的海域,如太平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群岛、东亚东部、美洲西部沿海风暴潮是由热带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附近多台风、飓风的沿海地带,如印度洋北岸的南亚南部沿海,太平洋东岸的东亚沿海地区4.生物灾害提示:(1)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异变或人类活动引起自然的异变而使人类社会受到损害,因此在分析自然灾害成因时应考虑自然和人为两大方面,尤其是在分析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加大时,应特别注意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2)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分布往往具有关联性和一致性,如海底火山、地震会引发海啸;台风(飓风)会引发风暴潮;干旱多发区往往洪涝灾害、蝗灾也多发。(3)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与灾害本身(灾害强度、发生时间等)有关,也与人类活动有关,如经济分布密度(人口、城市、产业的分布密度和发展水平)、防抗救灾能力和应急机制等。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2.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材料二2009年入秋以来,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在内的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百万公顷农作物绝收,千万群众饮水困难。(1)材料一显示我国旱灾发生最频繁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①、②、③三地中易出现伏旱的是________地;易出现春旱的是________地,该地出现春旱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夏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人口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③②春季,锋面雨带停留在长江以南,北方少雨;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旺盛(4)④地干旱频次________(大于、小于)2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⑤所在省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但干旱频次较低,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于虽然降水较多,但地下河发育,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河,造成地面缺水⑤所在省区气候干旱,人类活动主要依赖高山冰川融水,加上人口密度小,干旱频次较低。解析:(1)读图可知,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干旱出现的频次都超过了30。(2)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旱灾害的产生与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有关。(3)②地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过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形成伏旱;③地为我国华北平原,在春季气温回升的时候,雨季还未到来,蒸发旺盛,形成春旱。(4)可根据“高于高的,低于低的”规律确定④地干旱频次大于20,并可从喀斯特地貌(地下河发育)对地表水影响的角度分析,找出原因。(5)⑤所在省区距海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类生产、生活主要依赖高山冰川融水,且人口密度小,即使当地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损失也很小。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灾害种类地域分布原因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大,锋面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台风东南沿海地区为多发区濒临西北太平洋低温冷害东北地区为多发区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地震东南沿海、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为多发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降水多,强度大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分析(1)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2)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3)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三、防灾减灾3.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答案: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答案: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解析:第(1)题,考查形成风暴潮的天气系统和考生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风暴潮是一种低气压天气系统。第(2)题,考查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和考生知识迁移的能力。1.防灾与减灾防灾与减灾高新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在蝗虫虫卵发育阶段利用遥感技术,探测其分布地域、分布状况,从而作出决策,提前防治。在蝗虫灾害暴发阶段,利用遥感技术可探测灾区面积、蝗虫迁飞路线,为消灭蝗虫的决策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借助遥感技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进行森林火灾的监测、洪水灾情监测和损失估算以及地震的预测、预报常见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室内避震要点:地震时选择室内“伏而待定”避震法,效果良好,值得提倡,城市和农村均可采用;选择物体结实,有支撑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的地方;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好头部、眼睛,掩住口鼻;紧急避险时,千万要避开以下地方:门、窗、阳台、走廊、过道和电梯等2.洪水应急措施(1)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物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2)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3)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3.风灾防范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4.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5.大雾和沙尘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尘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不能正确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典例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蝗灾属于爆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蝗灾、洪灾和旱灾并称为中国三大自然灾害。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707年。下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111次蝗灾发生的月份统计。材料二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下图为中国虫神庙的分布。(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蝗灾发生的特点及成因。答案:蝗灾多发生在夏季,其中6月份发生频率最高,冬季蝗灾几乎没有;原因:夏季气温高特别适宜蝗虫大量繁殖生长,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蝗虫生长繁殖。(2)据材料二显示的信息,说明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答案: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长江以南蝗灾减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3)分析说明蝗灾和旱灾的关系。答案:蝗灾与旱灾经常链性发生。因为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剧增,出现严重蝗灾。(4)蝗灾并没有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只要条件适宜,就会卷土重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其原因是什么?答案: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5)列举治理蝗灾的主要措施。答案:主要措施有:人工诱捕幼虫、成虫;农药灭虫;点火焚烧和投放天敌(生物措施)等。易错剖析:该题易错在不能正确分析我国蝗灾的时空分布特点、成因及防治措施。第(1)~(3)题,不能从图示中读出蝗灾的时间分布特点以及二者存在的链发性关系。第(4)题,不能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和环境条件变化说明蝗灾不断发生。第(5)题,往往对治理蝗灾的措施说明不全面。纠错感悟: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与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区域差异有很强的相关性。就宏观分布而言,多发生在春、秋两季的干旱,主要分布在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多发生在夏季的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广阔的东部季风区,集中在七大江河流域;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林区,多发生在冬春干旱季节;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上;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在青藏高寒地区尤为突出;台风、风暴潮多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西南伴随地震、暴雨引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