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七单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古代汉语教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第七單元文選道可道《老子》【《老子》簡介】《老子》,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又稱《道德經》《道德真經》《老子五千文》等,共八十一章,五千餘字,分《道經》《德經》上下兩篇。相傳為周史官老聃(dān)所著,今人一般認為成書於戰國時期,是老子的後學根據其學說整理補充而成。書中認為“道”是世界的本原並支配着萬事萬物;一切事物都是由對立的兩方面組成的,對立的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轉化;“道”的本質是自然,人應該按道的規律辦事,知足寡欲,清靜無為,順應自然,等等。其中包含着唯心主義的辯證法思想,同时也反映了道家學派消極無為的處世哲學。在政治上,道家反對醜惡不公的現實社會,主張“損有餘而補不足”,希望返回到古樸原始的“小國寡民”社會。根據《史記》的記載,老子是春秋末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鹿邑縣東)人,姓李,名耳,字聃,任周守藏室史,與孔子同時,孔子適周時曾問禮於老子。《老子》的重要注本主要有魏王弼《老子注》(有《四庫全書》本等)、後人假託的漢河上公《老子注》(又名《老子道德經章句》)《道德經注》(有《四庫全書》本等)以及近人馬敘倫《老子校詁》等。今人朱謙之《老子校釋》收集資料較全,任繼愈《老子新譯》(附《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釋文》)、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通俗易懂。一九七四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帛書《老子》甲、乙本(文物出版社一九七六年),字句與傳世本頗有出入,是了解《老子》一書原貌及在漢代流傳情況的重要資料。【題解】本篇為《老子》第一章。文中提出了“道”的概念,認為道決定着世間一切2事物,卻又不可名、不可言,神秘莫測。其實這裏的“道”就是今天所說的自然規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②。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③。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④。①非常道:不是永恆的道。常,帛書《老子》作“恒”,今本系因避漢文帝諱改作“常”。非常名:不是永恆的名稱。②無名二句:“無名”是天地的原始狀態,有名是萬物形成的開始。母,本源,這裏指開始時。③常無:指在無形的狀態下。觀其妙:指觀察“道”的微妙。妙,或作“眇”。王弼注:“妙者,微之極也。”常有:指在有形的狀態下。其徼:指道的終極。指徼(jiào),帛書《老子》作“噭”。邊際;終極。按:王弼以“無欲”、“有欲”連讀,前人有從之者。④兩者:指“有形”和“無形”。同出:指屬於同一來源,即道。玄:深奧。眾妙之門:一切事物所由出現發生的道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老子》【題解】本篇為《老子》第二章。文章說明相互對立的兩種事物同時又是相互依存、相反相成的。根據這一道理,人應該樹立“無為”的思想,以“無為”達到有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①;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②,長短相形,高下相傾③,音聲相和,前後相隨④。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⑤,生而不有,為而不恃⑥,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⑦。①天下二句: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是美的話,這就說明有了醜的存在。斯,指示代詞,這。惡,醜。已:句末語氣詞,作用用“矣”。②有無相生:“有”和“無”由於相互依存而才出現了“有”和“無”。難易相成:“難”和“易”由於相互依存才出現了“難”和“易”。③長短相形:“長”和“短”由於相互依存才體現出了“長”和“短”的。形,從形體上體現。高下相傾:“高”和“下”由於上下依靠在一起才顯示出了“高”和“下”。相傾,本指指位置高的物體傾壓在位置低的物體之上,這裏義為上下相依靠。3④音聲相和:“音”和“聲”相配合時而才顯示出了“音”和“聲”。音,單音。或說指樂器的聲音。聲,和聲。或說指人唱出的聲音。前後相隨:“前”“後”相連接在一起才顯示出了“前”和“後”。隨,連接;接續。⑤處無句:以“無為”的態度去處事。處:對待,辦理。無為,不做事,只是順應事物的發展。作:出現;興起。不辭:不拒絕。焉:兼詞,相當“於之”,其中“之”指世界上。⑥生:指出現的事物。有:指據為已有。不恃:不恃功。⑦唯:連詞,因為。不去:指離開功勞。道生一《老子》【題解】本文為《老子》第四十二章。文章反映了道家的宇宙觀和客觀唯心主義思想。道家以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萬物都包含著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對立的兩個方面相反相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①。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爲和②。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爲稱③。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④。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爲教父⑤。【注釋】①一:道家指天地未分時的混沌狀態,又稱“太一”。二:指陰陽二氣。三:指陰、陽相合後產生的第三方。或說指陰陽二氣產生的“和氣”,或說指天、地、人。②萬物句:這句是說,任何事物都兼有陰陽兩種屬性。負陰而抱陽,背陰向陽。沖氣:陰陽二氣相衝擊會合。和:指“和氣”,統一和諧的氣。③人之三句:人們所厭惡的是孤、寡和不穀,而王公大人卻把這些作為自己的稱呼。不穀:不善;不良。先秦時諸侯多自稱“不穀”。④人之二句:別人教導我,我也去教導別人。⑤強梁句:強悍霸道的人卻不得善終。教父:施教的開始。父,義同“甫”,開始。以上數句意在說明,事物總是向著其相反的方向發展的。胠篋《莊子》4【《莊子》簡介】《莊子》,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或称《南华经》。《漢書·藝文志》載《莊子》五十二篇,今本僅三十三篇,分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內篇思想、風格比較統一,應為莊周所作;外篇和雜篇的思想觀點與內篇多有出入,應為莊周弟子及其後學所作。莊周(公元前三六九—前二八六年),戰國中期宋國蒙邑(今河南商丘市)人,曾做過蒙邑漆園(地名)吏,是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一書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決定着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發生和發展,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大小、貴賤、壽夭、生死、是非、善惡、得失、榮辱都是等同的,主張人應該忘掉得失榮辱,忘掉自我,清靜無為,順從自然,逍遥自得,等等。這些認識包含著樸素的辯證法因素,但忽視了事物的穩定性和差別性,逃避現實,消極颓废,陷入了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在政治上,《莊子》的思想和《老子》一樣憎惡“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社會現實,拒絕與統治者合作,認為是聖人智者導致了社會醜惡現象的發生,主張“絕聖棄智”“掊鬥折衡”,毀掉一切文明,恢復到古樸的原始社會,這則是反歷史的復古主義。《莊子》一書包含有大量的寓言故事,語言汪洋恣肆,比喻形象生動,諷刺含蓄幽默,說理深刻透徹,不僅在哲學上,而且在文學和语言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影響深遠。《莊子》的重要注本有晉郭象《莊子注》、唐成玄英《莊子注疏》(《四庫備要》本),清郭慶藩《莊子集釋》、王先謙《莊子集解》(《諸子集成》本)等。今人劉武《莊子集解》所收材料比較全面,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曹礎基《莊子淺注》通俗易懂。【題解】本文把現實社會的弊病歸罪於聖人和智者,認為聖人設立的禮儀制度、道德規範和智者的發明創造是大小強盜的藉口和保護,擾亂了天下,導致了紛爭和醜惡現象的發生,主張“絕聖棄智”“掊斗折衡”“殫殘天下之聖法”,使“天下之德玄同”。這些認識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強烈不滿情緒。本文選自《莊子·外篇》,有刪節。將爲胠(qū)篋(qiè)、探囊、發匱(guì)之盜而爲守備①,則必攝緘(jiān)縢(téng),固扃(jiōng)鐍(jué),此世俗之所謂知也②。然而巨盜至,則負櫃、揭篋、擔囊而趨③,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則鄉(xiàng)之所謂知者,不乃爲大盜積者也?①為:因為。胠:撬開。篋:小箱子。探囊:從口袋掏東西。發匱:打開櫃子。匱,“櫃”的古字。5②攝:勒緊;捆緊。緘、縢:均為繩子。扃鐍:相當後代的鎖鑰。扃,門閂;門環。鐍:箱子上安鎖的環狀物。知:“智”的古字。③揭:擡。故嘗試論之:世俗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齊國臨邑相望,雞狗之聲相聞,罔罟(gǔ)之所布,耒耨(lěinòu)之所刺①,方二千餘里;闔四竟之內,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曲者,曷嘗不法聖人哉②?然而田成子一旦殺其君而盜其國③。所盜者豈獨其國邪?幷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④。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世有齊國⑤。則是不乃竊齊國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⑥?①罔:“網”的古字,捕魚或鳥獸的用具。罟:義同“網”。耒耨句:用犁鋤所耕作的地方。耒,古代翻地用的農具。耨,古代除草用的農具,類似鋤。刺:指耕作。②宗廟:祖廟。社稷:土地神和穀神的廟。宗廟祖廟是國家的象徵。闔:全。竟:“境”的古字。邑屋州閭鄉曲:指大小不同的行政區劃。《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鄭玄注《司馬法》:“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又據《周禮·地官·大司徒》,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四閭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曲,鄉里。曷:義同“何”。法:效法。③田成子:春秋時齊國大夫田恒,亦即陳恆,田、陳古音同。魯哀公十四年,田成子殺齊簡公專權於齊,至其曾孫太公和篡奪了齊國的政權。④聖知之法:聖人所制定的禮儀和法度。知,“智”的古字。盜之:指利用。⑤誅:討伐。十二世有齊國:按,自田常殺齊簡公至其九世孫齊王建為秦滅亡,共歷十世,“二”字疑衍。⑥是:代詞,這。不乃……乎:不就是……嗎?乃,副詞,就。守:保護。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至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至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龍逢斬,比干剖①,萇(cháng)弘胣(chǐ),子胥靡②,故四子之賢而身不免乎戮。故蹠(zhì)之徒問於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何適而無有道邪③?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④;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觀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蹠不得聖人之道不行⑤。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6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⑥,聖人生而大盜起。掊(pǒu)擊聖人,縱舍盜賊⑦,而天下始治矣。①龍逢:關龍逢,夏桀時賢臣,桀作酒池,縱欲無度,他犯顏直諫,被斬。比干:商紂王叔父,官少師,紂荒淫殘暴,他拼死進諫,被紂剖腹驗心。②萇弘胣:語義上的被動句,萇弘被剖腹掏腸。萇弘:春秋末周景王至周敬王時大臣,與周卿劉文公交好,劉氏與晉大夫范氏世為婚姻,魯哀公三年,晉大夫趙簡子攻范氏,迫周王室殺萇弘。胣:剖腹刳腸。子胥:伍子胥,春秋時楚國人,因父兄被殺奔吳,助公子光(吳王闔閭)奪取王位。後因力諫吳王夫差许越媾和而被賜死,屍體被投入大江腐爛在水中。靡,通“糜”。③蹠:盜蹠,古代有名的強盜,約為春秋末戰國初期人。④何適:到哪里。意思是“到哪裏、怎麽能”。邪:句尾語氣詞,同“也”。⑤妄意:猜測;判斷。藏:財物。聖:英明;聰明。知可否:知道能否下手。⑥聖人之道:指儒家宣揚的仁義禮智之道。立、行:均指成功。⑦唇竭則齒寒:義同唇亡齒寒。竭,亡。魯酒句:戰國時楚宣王召集諸侯盟會,魯恭公遲到,所獻的酒味道不淳,且不甘受辱,不辭而還。宣王怒,發兵攻魯。梁惠王早欲伐趙而畏楚相救,這次趁楚攻魯之機而圍趙都邯鄲。説見《經典釋文·莊子音義》。以上二例旨在說明事情往往是互為因果的。⑧掊擊:打擊;打倒。掊,折斷;擊破。縱舍:釋放。舍:“捨”的古字。夫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①。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②,則是重利盜蹠也。為之斗斛(hú)以量之,則並與斗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③;為之符璽以信之④,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⑤,竊國者爲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故逐於大盜,揭諸侯,竊仁義並與斗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yuè)之威弗能禁⑥。此重利盜蹠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過也。故曰: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示人⑦。彼聖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⑧。①夫川句:川流枯竭了山谷就會空虛。川,兩山間的流水。丘夷句:山丘夷平了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