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法指导一、转变认识有同学觉得历史学习很枯燥,就是三个步骤: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撕笔记。所以,有人给历史取了一个音乐家的名字“背多分”——一背分就多;不背就成了“药王”孙思邈——不背就“要亡”。有同学觉得历史学习关键是高三。现在不用努力,天天“葛优躺”,高考前打着吊针再努力背书不迟。有同学历史基础薄弱,整日感叹:历史难,难于上青天!这些认识都有失偏颇,需要转变。新课改、全国卷及近年命题导向告诉我们,历史学习识记是基础,理解运用是关键,高一下期历史期末考试大家已有体会。而高二历史正是夯实基础、培养历史思维最重要的学习历程,懒散流毒必须尽快剔除,不然两年后,悔之晚矣。绵中文科学神刘代蕾谈学习经验时强调:“人要精明,还需勤劳和勤奋”。也就是说,你要成为历史高手,智慧加汗水才是王道。别只靠聪明瞎混,绵中谁都不笨。你想要看起来毫不费力,就得拼命努力,勤奋是给同学们的第一忠告。具体说来,学好历史也是有套路的。下面是干货来袭。二、有效预习诗人谈到作诗经验时常说:功夫在诗外。其实历史学习也可以说,功夫在课外。预习不可忽视,预习是同学们上课之前对本课内容的准备。它包括明确新课的课程标准、重难点以及课后练习,做到心中有数。预习要遵循“从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原则。“从大到小”指的是,预习要从专题着手,再预习本课。先看“专题导语”和“学习建议”,明确本专题的历史线索、主要内容,知道要学的新课在专题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预习本课,注意每课的“课前提示”,明确本课的核心知识点,即本课的重难点。按照专题到具体课程的顺序预习,既是预习本课,又是对前面章节的一种复习。“从粗到细”是指预习的深度,即学生对本课、本单元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理解与认识,通过通读、粗读、精读教材,弄清楚教材内容及其各子目的内在逻辑关系,然后把重难点各个突破。具体说来,预习包括以下步骤:1.以专题为背景,以前课为引导进行预习。任务是抓住本专题的知识主线,弄清楚上节课和本节课的关系。2.粗读,即对教材“观其大意,求其大要”。就像阅读历史故事一样,重在把握教材主要内容,知道教材每个子目讲了什么,知道主要历史史实。3.精读,即仔细阅读全文。要做必要的圈点和对重点知识的记忆,边读、边想、边划、边记,把读、想、划、问、写结合起来。对重点、难点和疑点做到心中有数,对关键字、词、句多问几个为什么,把每句话的句号变成问号,前面加个为什么,由问题触发思考。把无法理解的知识、问题做好记录,上课时带着问题听课。三、专注听课预习是课前的准备,核心是抓住课堂。课堂是老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传递、智慧碰撞的关键所在,“功在课前,效在课上”。高效听课要做好以下几个要素:1.把自己“代入”历史。上历史课时,同学们要进入本课的历史时空,跟随老师的讲解,去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历史制度为什么会形成,怎样运转,对后世产生怎样的影响。2.专心听讲。听课听关键,听老师怎样讲解历史概念,如何分析重点史实的背景、内容、评价的逻辑关系,如何解决自己预习遇到的疑点。3.勤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动笔要求大家勾划难点,标明难点,批注重要概念的讲解,记下本课的框架线索。4.勤思考。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多问为什么,搞清楚本课内容的来龙去脉,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本专题主线的关系。对老师抛出的问题、课堂练习题,不可偷懒,人云亦云,一定要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5.注意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课堂上,老师会总结选择题、材料题的做题方法,会带着大家分析史料,深挖历史,同学们要在听讲时候注意积累吸收,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四、课后练习、复习深化历史知识形散,神不散,同学们要学着在课外下功夫,利用线索把零碎的知识串在一块儿。要怎样才能把握历史的神韵呢?1.端正态度。永远牢记,学习是自己的事儿。课外,老师布置的历史小练习、各类作业都必须认真对待。不做、迟做、抄袭都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完成作业是最起码的要求。2.保质保量。历史学科不能只做选择题,更要做好材料题。做材料题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认真审题,答题表述条理化,符合学科特点,答准关键词,书写工整,版面具有艺术感,使得答题逐步趋向于不扣分。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大家要给自己“加餐”,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历史资料,比如“历史5·3”,有针对性的练习一些高考题、模拟题,把学到知识及时运用。3.积累方法,培养思维。在平时练习、阶段性考试中,大家要逐步把握高中历史的核心知识、考试题型,形成自己的做题技巧,既要做对题,又要思考该题考查的相关知识点,还要思考出题人的命题角度。4.改错、清理。准备一个历史错题本,把错题按专题收集起来,周末定时回顾清理。准备一个塑封袋,把历史小练习、历史复习资料、历史试卷整理好,定期整理温习。每天晚自习用便条写好今晚要强化的历史知识,按计划“培优补弱”。5.整理归纳,巩固复习。每天利用第三节晚自习,复习当天新学的知识。或者是睡觉之前,以“放电影”的形式回顾白天学习的内容。学完一个专题,结合课堂笔记,自己动手,对众多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归成提纲式、表格式的知识框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课堂笔记、整理的笔记要利用周末温习。6.阅读、交流。历史学习要有“大文科”的视野,多阅读优秀的历史书籍,不断积累自己的历史知识,将政史地结合来,进入一种丰饶状态。同时又要将知识流动起来,与同学分享,与老师分享,与家长分享,知识在分享中会增值。功夫熊猫说过:总做你擅长的事情,什么时候才能进步?历史学习不能躺在“舒适区”,学习就是不断归零,奔向未知的知识领域,通往“学习区”的路可能痛苦,但注定充实而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