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清新花朵PPT模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格式塔的顿悟—完形学习理论组员:黄菲菲陈大君吴楠范文林2020/4/21•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统治地位被认知心理学所代替,认知学习理论得到快速发展。其中,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等都有很大影响。•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由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对于课堂教学,认知学习理论强调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平衡,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促使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同化和顺应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般原理,并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使认知结构获得发展。目前,认知学习理论更加强调激发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建构和发展当前的知识,例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盖茨就曾经对教师们提供如下建议:如果有人问,“你是教数学的吗?”最恰当的回答是:“我不是教数学的,我是教学生学数学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许多简单行为的习得可以用S—R联结的形成来解释,但是对于复杂行为的习得而言,仅用S—R联结的形成来解释则过于简单化。例如,学生在学习解答某一机械问题时,并不是简单地通过练习与机械记忆,在问题情境与解决问题的手段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而是需要对整个问题情境进行知觉与理解,领悟其中各种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方能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可见,主体的认知过程在复杂学习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按照认知理论的观点,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并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长时记忆系统中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格式塔心理学产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德国自1871年实现全国统一后,资本主义工业经过二、三十年的迅速发展,到20世纪初迎头赶上并超过了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一跃成为欧洲最强硬的政治帝国。德国以最新的力量,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积极参与瓜分世界的罪恶活动。后来更是妄图称霸世界、征服全球,使全世界归属于德意志帝国的整个版图中。在意识形态中,强调主动能动、统一国民意志、加强对整体的研究。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的研究,都被迫适应这一背景和潮流,心理学自然也不可能例外,格式塔心理学不过是这一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产物。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20世纪初,奥地利及德国的心理学家创立了格式塔理论(Gestalt),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2020/4/21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韦特默考卡夫•苛勒苛勒用黑猩猩做的系列实验•1913~1917年,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相对立的第一个认知学习理论──完形—顿悟说。这些研究主要是给大猩猩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并观察大猩猩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表现。“接竿问题”实验•实验时,大猩猩被关在笼内。大猩猩喜欢吃的香蕉放在笼外不远的地方(即用一根竹竿够不着,两根竹竿接起来可以够得着的地方)。笼内有一根较短的竹竿,笼外有一根较长的竹竿。大猩猩为了取得香蕉,起初用那根较短的竹竿去够香蕉,但竹竿太短,够不到。猩猩常常将竹竿扔向香蕉,连竹竿也丢了。“接竿问题”实验•在用一只取名为“苏丹”的大猩猩做实验时,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苏丹为了取得香蕉,用较短的竹竿拨到了另一根竹竿。当它玩弄这两根竹竿时,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然后将两根竹竿接起来(用较细的竹竿插入较粗的竹竿),用这根接起来的竹竿够到了香蕉。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起初把两根竹竿放在一起,苏丹一看到两根竹竿处于这种关系,就能够突然地发现这种关系,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把一根竹竿插入另一根竹竿,从而移到远处的香蕉。“叠箱问题”实验•叠箱问题实验先是“单箱问题”实验。香蕉挂在笼子的顶棚上。笼内有一只木箱可以利用。要想够到香蕉,须将木箱搬到香蕉下面,然后爬上木箱,跳一下才能够到香蕉。这个问题对于大猩猩来说是一个难题。但是,苏丹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就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6只大猩猩也在人把箱子置于香蕉之下,或者观看到其他猩猩使用木箱之后解决了问题。“叠箱问题”实验•叠箱问题就更加困难了。香蕉挂在高处,大猩猩必须爬上叠起的三只木箱的上面才能够到香蕉。大猩猩解决这个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困难。起初站在一只木箱上够,却够不到。大猩猩跳下木箱,对周围的木箱和高处的香蕉进行了“良久”的观察,突然,大猩猩终于表现出一种突然的理解,迅速地将三只木箱叠在一起,爬到箱顶,取下香蕉,黑猩猩为自己的这一“创造发明”而高兴,并不断地重复这一叠箱拨香蕉的动作。在第二天重复这一实验时,苛勒发现黑猩猩很快就能把箱子叠起来取得香蕉,而没有漫无目的的尝试。“叠箱问题”实验•苛勒通过对黑猩猩上述问题解决行为的分析,发现黑猩猩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在初次获取食物的行为不成功之后,并未表现出盲目的尝试—错误的紊乱动作,而是坐下来观察整个问题情境,后来突然显出了领悟的样子,并随即采取行动,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所谓顿悟,而顿悟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一种心理完形。2020/4/21顿悟—完形说的基本内容•(一)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二)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一)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顿悟虽然常常出现在若干尝试与错误的学习之后,但不是桑代克所说的那种盲目的、胡乱的冲撞,而是在作出外显反应之前,在头脑中要进行一番类似于“验证假说”的思索。(一)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动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似乎是在提出一些“假说”,然后检验一些“假说”,并抛弃一些错误的“假说”。而建立和验证“假说”必须依赖以往的有关经验。因此,学习包括知觉经验中旧的结构的逐步改组和新的结构的豁然形成,顿悟是以对整个问题情境的突然领悟为前提的。动物只有在清楚地认识到整个问题情境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时,顿悟才会出现。换言之,顿悟是对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与途径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动物的学习是如此,人类的学习更是如此。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顿悟的过程,并以此来反对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一)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例子:其实这类似我们在数学上的“证明”,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按照提出假设—证明—得出结论这种方式进行的。•如:△ABC中,D是AB的中点,连DC,如果AD=DB=CD,请证明∠ACB=90°(即△ABC是直角三角形)证明:由AD=DC,∴△ADC是等腰三角形,∴∠A=∠ACD,同理:∠B=∠BCD。∴∠A+∠B=∠ACD+∠BCD=∠ACB。(1)由∠A+∠B+∠ACB=180°(2)(2)-(1)得:∠ACB=180°-∠ACB,即2∠ABC=180°,∴∠ACB=90°,证毕。(二)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这种完形倾向具有一种组织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使有机体不断发生组织和再组织,不断出现一个又一个完形。例如,在黑猩猩接棒取物的实验中,黑猩猩不是因偶然看到棒子,拿起来玩弄,因此碰巧得到笼外的食物的;而是先看一看目的物,考虑所要达到的目的,再开始接棒取物的。它的行为是针对食物(目标)的,而不仅是针对棒子(手段和工具)的。(二)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这就意味着,动物领会了食物(目标)和棒子(工具)之间的关系,在视野中构成了食物与棒子的完形,才发生了接棒取物的动作。又如,在叠箱取物的实验中,当笼中的黑猩猩2正躺在箱子上时,黑猩猩1并没有发生移箱取物的动作。当黑猩猩2从箱子上起来离开后,黑猩猩1就立刻把箱子移到目的物下面,并登箱取物。这是由于在黑猩猩1的视野中,同一箱子由“可供躺卧的物体”这一完形改造成了“用以取得目的物的工具”这一完形的结果。(二)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例子:19世纪中叶,人们对有机化学的研究已经开展的有声有色了,但当时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苯分子的结构不清楚。当时,德国著名化学家凯库勒也在研究,一次,他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面对火炉打起瞌睡来。在睡梦中,他看见很多碳、氢原子首尾相连,形成很多环,在他面前跳动不已,其中一个环突然飞到他的眼前,像一道闪电,把他惊喜。梦中原子排成的环,使他受到启发,经过进一步研究,他终于得出了苯分子的结构是六角形环状的结论。总之,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在于发生一种完形的组织,并非各部分间的联结。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构建完形的过程。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第一,提出了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整体观;•第二,革新了知觉领域的研究;•第三,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学习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的局限•第一,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第二,心理学的术语和理论观点不甚明确;•第三,对其他学派的批评有失公允;•第四,实验研究不够严谨。THANKYOU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