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滑坡路段整治工程S-1设计总说明XXXXXXXXXXXXXX1XXXXXXX滑坡路段整治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简况及方案确定本项目位于XXXXXXXX,距XXXXXXXX城约5公里。从现场勘察情况来看,2014年7至8月期间,由于连续强降雨影响,致使XXX至XXX段路基、路面及道路外侧坡体均发生变形,出现裂缝,有滑坡迹象。XXXXXXXX交通运输局发现险情后,立刻安装了警示牌并派员二十四小时值班,疏导过往行人和车辆。滑坡导致路面拉裂、沉陷根据业主提供的《XXXXXXXXX山滑坡勘察报告》(由四川省XXXX岩土工程公司编制)分析,XX山滑坡位于XXXXXXXXXX,XXX公路从滑坡体中后缘通过。本次滑坡平面上呈“撮箕”状,滑坡发育在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中,为堆积层土质滑坡。滑坡体纵向长约58m,宽约44m,滑体平均厚度约7.0m,滑体体积约1.8×104m3。按滑体厚度分类为浅层滑坡;按滑体体积分类为小型土质滑坡。为确保XXX线运营的安全,根据XXXXXXXX交通运输局的委托,我公司于2014年8月23日汇同XXXXXXXX交通运输局及地勘单位相关人员一起对该工点进行了现场调查。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研究分析,形成了初步处理意见,确定采用以设置抗滑桩为主的挡防工程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相应的施工图设计。二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4、《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三区域地质环境条件1、气象勘查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7℃,年降雨量1416.7mm,具有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布不均之特点。6~9月为雨季,降雨量达1011.2mm,占年降雨量的70.2%,年降雨日数181天,单日最大降雨量246.5mm,月平均风速1.0~1.6m/s,春、夏风速略大,秋、冬稍小,全年平均风速1.3m/s。相对湿度80%。2、地形地貌滑坡区位于XXXXXXXXXX山一带,区域地貌上属于以构造作用为主,具有侵蚀剥蚀作用形成的丘陵,滑坡区北东侧最高点山顶海拔标高547m,最低点滑坡前缘季节性溪沟海拔标高491m,相对高差约56m。微地貌上滑坡区属于斜坡沟谷地貌。建(构)XXXXXX滑坡路段整治工程S-1设计总说明XXXXXXXXXXXXXX2筑物主要位于滑坡中后部。3、水文地质特征3.1地表水经现场踏勘,本次勘查场地范围内无溪沟等地表水体存在,只在勘查区外100m处有一条小溪沟,水流较小,勘查期间其流量约180ml/s,冬季流量极小,据现场调查分析,此溪沟对本次滑坡无影响。3.2地下水滑坡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1)松散层孔隙水据本次勘查工程揭露,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层为滑坡堆积物,主要为人工填筑土(碎块石土),地下水埋深4.30~13.30m,对应高程为460.72~472.29m,水位不统一,主要由大气降水下渗补给,以蒸发、坡体低洼处泉水形式排出地表或者逐渐向下渗透到基岩裂隙水中的方式排泄。滑坡区地形较陡,但滑体土为填筑土(由碎块石及粘性土组成),大气降水仅少量形成地表径流排泄到场地外,大部分渗入坡体中,使得地下水显得较为丰富。(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浅部基岩风化裂隙发育带中,接受大气降水及上游地下水迳流补给,并通过地下迳流、蒸发方式排泄。补给条件较好,大部以基岩裂隙带作为运移廊道向地形低洼地段排泄,局部以渗水的形式排出地表。主要赋存于基岩强风化带中的基岩裂隙水具浅表特征,水量与降水关系密切。分布在斜坡处的地下水因季节性或年际性对斜坡岩土体的增重、软化、增加动静水压力而导致斜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降低、在累积性的变形下,有的高陡岩质斜坡易发生崩塌,有的土质斜坡或顺向岩质斜坡形成滑坡。这就是区内90%左右地质灾害都发生在雨季的原因所在。综上所述,XXXXXXXX与地质灾害发生关系密切的主要是位于高陡斜坡上的第四季残坡积、崩坡积层之内的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强风化带基岩裂隙水。其作用的发挥受降雨入渗补给控制,地下水虽径流程短,富水性微弱,但水力坡度较大,下渗深度较小,易于坡体土石形成较大的静动水压力,促使坡体变形甚至失稳。调查资料显示区内绝大多数地质灾害的发生均与地下水的活动密切关系。4、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区划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2008年第1号修改单,勘查区抗震设防烈度应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5、人类工程活动当地政府在滑坡区修建了XXX线公路,地表开挖和回填修筑约13.50m高的路基,对滑坡的原始地形地貌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并对滑坡体中后缘起到了一定的加载作用,对滑坡的稳定性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本次勘查区附近有少量村民居住和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但在滑坡区及其影响范围内无此人类工程活动。四岩土工程评价1、滑体及滑带根据现场调查、钻探揭示,滑体厚度介于2.20~14.70m之间,厚度变化大,滑体物质系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呈褐灰、褐红、砖红等色,稍湿~湿,主要呈松散状,局部稍密,棱角形,主要由强~中风化砂岩、泥岩碎块石及少量卵石及粘性土组成,路面地段其浅部分布有0.40~0.70m的沥青混凝土及0.30~1.30m的卵砾石。砂XXXXXX滑坡路段整治工程S-1设计总说明XXXXXXXXXXXXXX3泥岩碎块粒径一般30~300mm为主,含量约50~55%,系道路建设时人工回填物。本次滑坡上覆第四系人工填筑土层与下伏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地层之间,存在0.50~1.20m厚的可塑状粉质粘土层,在下伏基岩深部未发现软弱层,故判定第四系人工填筑土与基岩接触面的粉质粘土层为潜在滑带。滑带土呈褐红、紫红等色,可塑状,主要由粘粒及粉粒组成,含少量泥岩碎屑,结构较松散,含水量较高,手感较滑腻,局部有轻微揉搓迹象。滑床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及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粉质粘土,其主要特征如下:泥岩:褐红、紫红、褐灰等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具饱水软化、脱水风化崩解特征,局部夹砂岩透镜体,偶含钙芒硝薄片。除顶部0.80~1.80m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破碎而呈强风化外,其余均为中风化。根据滑坡区基岩露头实测其产状为50°∠8°。它主要分布于滑坡体中部及后缘地段;粉质粘土:呈褐红、紫红等色,可塑状,主要由粘粒及粉粒组成,含少量泥岩碎屑,结构较致密,切面较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它主要分布于滑坡体中前部。2、滑坡的危害性根据滑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处滑坡在暴雨工况下,滑坡稳定性系数为1.003,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剪出口处推力为289.95kN/m,极有可能沿滑面产生滑坡。一旦发生滑动,将直接威胁从滑坡体上横向通过的XXXX段道路及从其上方通过的行人和车辆。XXXXXXXX线属二级公路,潜在经济损失约600万元。综合分析滑坡体内工程地质条件、滑坡变形特征,滑坡目前处于蠕滑阶段,若再次遇到强降雨,滑坡体将以推移式机制发生破坏。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Z0218-2006),按危害对象该滑坡危害等级为三级;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按危害程度该滑坡防治工程等级为Ⅲ级。五、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宏观判断2014年7至8月期间,由于连续强降雨影响,XXXXXXXX线K293+240至K293+850段道路路基、路面及道路外侧坡体均发生变形,并出现大量裂缝。从变形迹象和部位看,滑坡中上部变形大于下部,滑坡体左侧变形大于右侧,滑体前沿土坎鼓胀变形较明显,偶见变形垮塌现象,局部地段地面隆起并发育有鼓胀裂缝,但该滑坡并未发生整体滑移。据现场调查及勘探资料分析,本次滑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有:①松散的物质基础;②上部道路过往车辆加载作用;③连续降雨作用。其中,上部道路过往车辆加载作用和连续降雨作用是滑坡形成的主要诱因。综合分析滑坡体内工程地质条件、滑坡变形特征,滑坡目前处于蠕滑阶段,若再次遇到强降雨,滑坡体将以推移式机制发生破坏。根据以上定性分析,认为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及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至不稳定状态。六、处治措施结合滑坡区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和变形破坏特征,在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防治工程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合理性,采取抗滑桩+截水工程的滑坡处治方案。(1)抗滑桩在滑坡体中部,即公路外侧设置一排抗滑桩,抗滑桩中心距离路面边缘2m。抗滑桩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C20砼孔壁支护,分段施工,抗滑桩以中风化泥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应满足抗倾覆的要求。抗滑桩采用方形桩,截面尺寸1.8X2.0m,桩间距4.5m,地面以上部分立模浇筑并设置挡板。(2)截水工程XXXXXX滑坡路段整治工程S-1设计总说明XXXXXXXXXXXXXX4修复并利用公路内侧现有排水沟,同时在滑坡体后缘即道路内侧陡坎脚设置一条截水沟,拦截区外地表径流,防止滑坡体以外地表水渗入滑坡体内。截水沟断面尺寸0.60m×0.60m,采用M7.5浆砌卵石修筑,厚0.30m,长约70m。七施工步骤1、开设临时通车便道。2、开挖施工平台,同时预制挡土板。3、抗滑桩分批开挖和浇筑。4、挡土板安装,同时分层填筑级配碎石。5、砌筑路基边沟及截水沟。6、路面修复,安装波形梁护拦八施工技术要求(一)抗滑桩抗滑桩根据设计图中桩位表进行布设,共11根,截面尺寸1.8X2.0m,中心间距均为4.5m。共设5种桩型,A型桩桩长24m,共4根;B型桩桩长22m,共2根;C型桩桩长16m,共2根;D型桩桩长11m,共1根;E型桩桩长6m,共2根;抗滑桩的配筋等详见设计图。抗滑桩分两批施工,第一批为1、3、5、7、9、11号,共6根;待第一批抗滑桩浇筑完成7天后,才能开挖第二批桩,第二批为2、4、6、8、10号,共5根。第一批桩具有勘探孔的作用,第二批桩可根据第一批桩开挖后的土层厚度、岩土分界位置、岩土性质等,在必要时对其余桩的断面、配筋等进行调整。为减小抗滑桩施工难度,可先开挖施工平台,高度约4m,平台宽度4~5m。抗滑桩开挖过程中不得放炮开挖,仅当手工挖取极为困难时,可采用小炮小药量松动爆破开挖,放炮必须上报业主同意。挖孔施工一般应组织三班制作业,配以木绞车提升弃渣,也可采用0.3~0.5t的卷扬机或其他起吊设备提升弃渣。挖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桩孔尺寸,以满足设计要求。抗滑桩开挖过程中,周边20m范围内严禁弃土,开挖出的土石也不能就近堆积,应及时运走。挖掘与支护应连续作业。对于岩层和不渗水的紧密土层,开挖后短期内不塌孔的可不设支撑,其余土质基坑均应设置支撑防护。基坑应分节开挖,根据围岩破碎、松散程度每挖掘0.6~2.0m为一节,挖一节立即支立模板浇筑护壁。两节护壁间宜留20~30cm的空隙,空隙间用短木支撑,以便浇筑砼。开挖后孔壁支护采用现浇砼圈,厚度20cm,其材料为C20砼。护壁宜在浇筑后4h左右脱模,开挖应在上一节护壁砼终凝后方可继续进行。为加速砼凝结可掺入早强剂或速凝剂。在每根桩施工时都必须在《抗滑桩施工记录表》中详细记录桩的地面高程,开挖过程中的土石分界高程,土性及岩性情况,孔中出水位置及水量,井壁坍塌位置,护壁的方法、厚度及深度,护壁开裂及位移情况。抗滑桩施工记录表见样表,最好用彩色照片配合施工记录,具体反映每根桩的施工情况。抗滑桩桩孔开挖完成后,地面以上部分立模,然后搭架进行整桩现浇,现浇砼中严禁掺加大卵石、片石等。桩基钢筋骨架必须按设计图纸制作,配筋、骨架的绑扎、焊接应符合有关钢筋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