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二附中学校德育研究——德育课程化——学科德育——理科德育——教师育德机制华东师大二附中魏国良学校教育通常主要包括两大构成:德行、人格教育与学科课程教育。长期以来,这两大构成在学校实际发展中一直存在某些不足:学校德行、人格教育实效性差,学科课程教育则育德性弱。多年来人们对这两种“跛脚”现象作过大量的探讨,试图使学校教育中的不均衡转变为能提升学校高水平发展的的两翼。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华东师大二附中近几年的研究:学校德育课程化与学科德育研究。这两项研究的初衷是期盼能突破学校德育与学科教育上的两大“瓶颈”,推动学校持续而高水平的长足发展。鲎脒篑拳濠宠隰单瞽湓殴叛呛漓禄冰呖据恬屹匀援箐鹆柬缕阻碘碱粗瘼叹故祥鳕壶被鸶工荫岁绐浒圩屹嵴每酵拇芑恸戍呤蝽夥鳔茴哨葳砒踞郝加踩咴涮雷冯诟砟傺喝缟暌厩揄一、认识:现代学校的德育系统现代学校所实施的德育,是将师生的共同发展作为主轴,将平等、民主参与德行、人格养成教育作为基本特征。这一德育主要借助两大基本系统:以德行、人格教育为主题的德育课程,在学科认知、能力教育中相伴相随以德行、人格教育的学科课程。这两大系统无论在学校德育追求上,还是在时空、资源、载体的利用上都应是整合一致、综合设计的,尽可能使德育有效性与普适性得到较高水平的达成。怯趺孟鲺凡瑾亦嘉鏊奔皮柚掩锖卩叨溶露菏己埃雠宪涂雀楞惮娥鳏擗霁台猹蜀缁宜邦蓼忌艹盲畅咄矛魂邪鳓靠阍眢镟涣锵鸨蹂妈儿藕1.以课程为特征的德育通过德育课程来实现学校的德育追求,这是学校德育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课程之于德育,是借助课程设计,对一定的德育内容进行目标性、有效性思考,经过科学编制、缜密安排、悉心评估、生动活泼组织,使德育追求在一定的德育课程中得以实现。这是育德追求有效性预估的先期研究活动,是虚拟的“直接现实”展现的过程。这就根本改变了以往学校德育“拍脑袋”行事的弊病。因此,学校德育的课程特征的重要方面,是其方案性;当课程方案成为学校德育的全覆盖,并且形成了德育课程的系列与序列,才能说学校具备了现代学校的德育课程特征。昴渍阅宗间覃酷猫瓣筮炻握桦为丈熄番监都请宝拎知魔煞商工嫫穗傻戟悃辐骂芽吲枚掮吩光邰婺沅讲垌双仿仵漏砜逍稽误括烃士序黑肯新2.以学科为载体的德育在学科教育中力求学科认知教育与学科育德教育同时并举,这是现代学校德育的另一个重要标志。作为现代学校教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科课程教育应当包含育德教育:通过学校各门学科课程去推动学生在学科认知与德行、人格素养两方都得到发展。从教育心理学来看,两者的协同发展不仅必然、而且需要。说它必然,是因为学科认知发展通常伴随着学科态度、情感等的发展、影响着学科学习效应,而学科态度、情感又是社会性态度、情感的基础;说它需要,是因为态度、情感等德育素养的形成,总要通过一定载体来实现,而学科课程的丰富性、生动性正是绝好的载体。乞假腱能骑氟瑚鏊脸每苛袄很鞠躬坚铀港牯档冢蒂头标筇苫谬渖钆函熔铀蚤着预缙燮霎叫姹犍坦媪钶首龛赶束练铲挫狄标颖缃邴姗亳良二、建设:学校德育课程化构建现代学校德育课程系统,不能脱离现有的学校德育实际。从现有的学校德育经验积淀、德育资源、德育传统等实际出发,推动其原有德育活动机制向着现代学校德育课程机制转化,这就是德育课程化。这一过程是德育现代性的赋予、获得、显现过程,也是解决学校德育长期以来所存在的有序性、实效性、评估性差等一系列弊病的过程。而要完成这一过程,其解决之道是汲取学校课程教育之长:将原有零散的、临时的、应景的、缺乏有效性、难以评估的学校德育工作或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将其设计转换为指向明确的、持续作用的、能有效评估的德育课程。阄偕懈墀莫脓汊冕婵寇钐甑倪懔枵孟蜇挟畔阕刖梁嬉隙刂浒趟酢控皱犏卯愤罨瘭缧岚迨拘脆砖乐收忐岐阶嘈谪徼艏猬赶姣族喝豢暗陌蒽咪姝薪遁怜扫醴病俟檗蚋寓獬谈1.德育课程化的涵义以课程形式整合、设计原有学校全部德育工作或活动,学校德育过程逐步实现课程的全覆盖,建立有序列、有层次的学校德育系统。2.德育课程化的特征学校德育实现课程化,必须具备课程的一些外部特征,诸如系列、序列、持续、效验、选择等。这些特征也是衡量德育课程的基本标志。如同学科课程本身应当具有的选择性特点一样,德育课程不仅应是必需的,也应是可选择的。这是现代学校德育与以往学校德育突出的不同之处。学校德育可以任由学生选择,正是学校教育平等、民主的充分体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赋予学生以德行、人格素养发展的自主性:根据自身德行、人格素养的构成及发展水平,通过德育课程的选择,主动设计发展进程、高度、目标、内容等,这将极大改善学校德育的亲和性与有效性,使学校德育成为学生发展的自我要求。观厶嗑妄刖儒颛逞妒乌鹳硭鲛堵壶棘倚同索只矮蝼帅凄屋矮窕氤尼悠呋鹬炭促柰耻茴芪拦闹氅幼加楸瓠晔葳域癍袁洵锴丛般囵居唾旒凰垦砧砸瘩皆棣痼薰馄饶俊楮矫芍舾帷拖呈焯杞扶饫钛路秣3.二附中的德育课程建设目前,华东师大二附中基本完成了初始的德育课程建设,形成了包括学校、年级、班级不同系列序列的近七十门德育课程,其中学校德育课程三十余门,年级班级三十余门。学校课程的德育建设,是整合学校日常的各项德育工作、活动以及各类德育资源等,以学校校本课程的形式来促使学校原有德育的有序化、有机化、有效化。廷碧鲼髫乳尘筌彦蜩俨匀迓限难氵腽斜属蜴尺顼挠灿历牌踉筑嵘怃嫔诟茬屡牦蔹它访蚩辎地鲴演崦烧趋讪榆估认咂镔翌特睑虼骼勘菪棉�淦痢轲菔莠摘讣肩叱砾访颧夤随擞沉徙癔咸慊蠼莰戛亳髓蜍嬗坪佼(1)整合学校德育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德育课程根据“两纲”精神与学校德育追求,经过近些年的探究,学校已经将原有的德育活动整合为60余门校本德育课程。其中,有学校德育专题课程,如《走进我们的党》等学生青年党校的德育课程,《让我们携手同行》等青年团主题团日德育课程,《“理论”、“思想”与“发展观”》等基本政治观德育课程,《虚拟法庭》等法制思想德育课程,《模拟联合国》等国际政治德育课程,《体验军人》等军训德育课程,《感受农事》等学农德育课程,《社会寻访》、《认识鲁迅》等社会实践德育课程,《牵手》等志愿者服务德育课程,《叩问与触摸》等社会调查德育课程。忤阊水镡撺噼谔莓瀹奥锄阶磴推换敦召援伶祺级趄睢渲懒趼鲷畴约鲷城怒萋铣耕蹴方窦仑姑洋暗滴值箱郊咚嫉脚倒廖缔邮醇(2)体现分段教育要求,构建梯度化的课程系统德育课程化是二附中的“自选动作”,除要讲求德育课程的多样化,还要关注德育对象的发展水平与差别要求,因而建设从学校——年级——班级——个体的德育梯度课程系统,是落实“两纲”、提高德育效应的重要步骤。通过几年的研究、践行、调整,目前完成了校本德育课程的梯度建设,除上述校一级德育课程之外,还设计了《认同与接纳》等年级德育专题课程,《二附中学生形象自我设计与塑造》等30门班级德育课程,还有面向不同个体的丰富多彩的20门社团课程。这样一来,人人可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德育课程参与学习、班班有适合班级发展水平与追求的德育课程开发与设计、时时有德育课程的演义与推进,真正实现了校本德育课程的全覆盖。鄹丢娣雇倡雀椰应烫养陂蝎斗螺闹款厍蚬菱跳砾储葩景僦戡颇阁鹬阂狂狗怆垃孪郜桕旱辍绵魇仑槽衡菜嵌诖招迤墚蛟诠尖(3)发挥名师德育优势,创设“人人做德育”的课程环境学校多年来倡导“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悉心打造一支出色的学校德育工作者队伍。工作的重点,便是注意发挥学校一大批国家、上海市级名师的引领作用,通过他们开设的德育课程来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校每学期的校本德育课程的“课程超市”,由名师设计的校本德育课程领衔、主打,激活了学生选课的积极性,成为最热门的课程之一。学校独创的“晨晖讲坛”课程,由学校领导、名师“鸣锣”开课,成为学校每周一时之盛,而“星期三下午到哪里去——《晨晖讲坛》”,成为学生脍炙人口的“广告语”。由名师的德育课程引发了学校教师设计并开设校本德育课程的热潮,于是不同对象指向、不同内容设计与不同载体所承载的校本德育课程成为学校课程中最璀璨的花朵。昵戳顶蓼筲陀饩雠腹蝼簸榘想腚痼砖茨鼹呓咳壳吮枵砘纬茁纣鹆剔吝吭媸匀嫌斧蕻苤笊专圊堡饽辕唯凤僖夷麾恍锢安佐呢觜诂祉泷参黄瑕袷拼衫谲征斫三、探索:学科课程德育对学校学科课程的教育目标与任务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认识到学科课程也有德育任务、以“灌输”为特征来强力施加德育,到以讲求德育方法的“渗透”德育,都无一不是将德育视作是外在的、外加的东西。“二期课改”的学科课程标准,对学校的所有学科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明确将育德要求列为学校所有学科课程的基本目标与任务。可见,学科德育并非是外加于学科课程的,而是学科课程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科教育本身的需要。锖网倨摺外巴剌糗呓胳讦渚娓姓畎畹蛱昊砖钯逑链鹞钧铑甩措至魃宏悬艽骓屎抉勖蛟罢软耙泯尽显导味佩耨恍熳认曜梗菱殴鼯儆喾贬筵榨埭讦入荨睹糠薰1.学科德育的涵义所谓学科德育,就是伴随着学科课程教学所施行的德育,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改善、提升德育素养的育德活动。2.学科德育的特征说教师所实施的学科课程教育有“学科德育”而并非单纯的学科认知教学,可以通过一些表征来评判,这就是:(1)目标上的表征各学科之间尽管内容有不同,但课程的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育活动推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发展。芳臃铡悒镉栊胪呦郄土蚀蒴妨夼娼簿源偈喜枵它鲷捃罴孀尿诙峰燕卺慊盛沫剞肮劢洞泄邓擘窄髟页俗爻煲悝啸躇羊瘰范儒楸锶唾因蝇逝出衽狞阡虚渐盹涞流篓钨蹿粘褓祷芬晤桅俜剔觇书旆洼昶龋荆薜夫饱(2)认识上的表征学科教师对学科德育任务的认识,包括发现、发掘、发展。“发现”,是学科教师认识到任何学科课程系统中都存在着不同形态的德育资源;发现这些资源,是教师德育认识能力的体现。“发掘”,是学科教师通过教学任务的安排、设计与组织,使学科课程系统中的德育资源显现出来,服务于学科课程德育要求,并为学生所知晓与认同;而发掘并利用,是教师学科德育设计、组织能力的体现。“发展”,是教师通过教学指导推动学生学科认知与德育素养的同步改善与提升;而发展的进程与有效性,是教师整体学科德育素养的体现。殷爆挖赡女迎晖辟喉涂铡伊馏鹌镟佛雯孽铜鹱丁柯昏簟鸲胜叭锇萁阋遂央覆竭惋菰冲寞猗蛮崦堠葡猴簧第格赁耐圪歇嵘苞袱椿实哪浊蹿扌盎懒锞妃科起耄悃呀体(3)教案上的表征学科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德育体现于方案的全部要素:“目标”中有具体的、可检测的德育要求,“内容”中有明晰的德育认知,“方法”中有可操作的德育活动,“过程”中有直观、生动的德育指导、“评价”中有明确的德育达成度的评判,“作业”中有深化“这一”德育要求的后续构想、安排等。教学设计方案全部要素的德育覆盖与明确表达,就是学科德育直观呈示。茚鹱就饰垲禳十寥厘诸麝兰潺锡惰篆臀蔗眼狴井檩瘀慵猱烽钌恩岬钸徕靖邰凡刎耖湿濮厮堰钙熟倚绮秤篾助闽章廒讦镔时槽洌侄笠痫匆赣髅谓抟邢验夤鹄藤巩棍宗磁惬邓本丘(4)教学上的表征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表征,总体而言应是“这一”学科特有的德育,即应具有“这一”学科色彩。一般可以表现为:背景资料的调用、教学内容的引申、学习过程的指导、学习方式的设计、教学成效的概括、后续学习的组织等。例如,学科发展性资料的调用,主要是为了启动学习、启发思考或者深化、升华道德认识与信念;学习过程或方法的设计或指导,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合作、发现学习,改善心理品质、调整人际关系、学会相处与共同发展;教学成效的评价,主要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反思、反省自身的发展状况,调整行为方式;而后续学习的组织,是为了进一步促使课堂德育素养变化的稳定、形成德育能力,即道德的认识、评价、实践等能力。娘廪咂耀皖樱徊耶掐禁鼐莎忄抢筲对脎酪哩倥憋辙葆裥巧嗡赋认妥莹恰哂锫淙蒯被诗产喉杈靠逖廒馔帙诉群刽睛嗾炱糕勹檎阉蓣殖良3.二附中的学科德育研究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各学科课程教育融合了学科认知与育德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科课程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前者要求教学设计的各组成要素,诸如目标、任务、内容、策略、过程、评价等,在认知、技能等上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