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知识及技巧——大全微距摄影与显微摄影一、微观世界的影像在一些科学杂志和艺术书刊上的科技报导文章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大批诱人的图片,它们丝毫不逊色于职业摄影家的作品。图片将人眼看不到的那个世界中动人的景像指给我们看,这些微观世界的影像如同特写镜头一样对读者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也许平时通过人眼看到的景物过于直接,记得第一次透过微距镜头观察取景时,被眼前放大了的景像着实吓了一跳,不曾见过的神奇画面时隐时现,短景深造成的图案与线条虚实相衬,充满诗情画意,“距离产生美”在微距视野中再次得到印证。日本尼康公司每年都要举行Smallworld(小世界)摄影比赛;美国波拉公司也会定期向全世界征集微观世界的摄影精品,摄影突破传统的摄影手段,揭示着极富艺术与科学价值的神秘世界。国际上一些科学研究专家常常也是某个专业领域的摄影专家,他们以照相机为武器,记录出自己在研究领域中进行的探索,如美国昆虫学家T·艾斯纳教授,凭着对生物世界的敏感观察与热爱,以精细的摄影手段创造出著名的微观摄影图片集“小型奇妙的世界”。当然成功的作品不止是简单影像的纪录,请欣赏本文中的彩色插图,由美国摄影家兼生物插图画家戴维·丹尼斯在南美拍摄,表现了一队“切叶蚁”叨着切下的树叶回到自己的洞穴。一、微距“微距”意为在较近距离以大倍率进行的拍摄,人眼往往对近于15cm的物体就看不清了,而专业微距镜头的光学校正按近拍的需要进行设计。按德国的工业标准,成像比例大于1:1的称为微距摄影范畴,右图“蒲公英”示意出在底片上与景物等大的图像。美国《当代摄影词典》中的定义是这样解释的:“通过相机拍摄1:1或更大影像比的摄影”。这里我们所说的比率指底片影像大小与实物之间的比例关系,35毫米相机标准镜头最大拍摄比率为1:10。事实上在摄影界中国际公认的说法是,拍摄1:1~1:4左右影像比的都属微距摄影,而达到10:1~200:1则属显微摄影。二、微距摄影方式在购买一只带有微距功能的镜头时,它的微距档(Macro)不是用最近拍摄距离表示而是用放大率表示的,如1:4等。人们俗称MacroIens为“微距”镜头,但微距镜头不一定在“微”近距离范围内来进行拍摄,有些变焦镜头在长焦端(或短焦端)设立微距档,而有的变焦镜头可在所有焦距范围内进行微距摄影。正确的叫法应称为“巨像镜头”,而“micro”才是微小的意思,如“MicroScope”为显微镜。近距摄影是一门学问,它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微距摄影:1)使用专门的微距镜头,价格较高但成像质量可以得到保证。2)带微距档的变焦镜头,这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方式,使用起来方便灵活,业余爱好者大多使用这种方式。然而微距档设在变焦镜头长焦端与短焦端拍出的影像是有区别的。3)使用接圈,通过增加镜筒的长度来改变像距达到放大的目的,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当像距增加到二倍焦距处,影像与实物等大。由于接圈使用时放在镜头后面,一是不够灵活,二是影响曝光量,在翻拍1:1幻灯片时常用这种方法。4)与接圈原理相同的是使用可以伸缩的近摄皮腔,它比固定长度的接圈灵活且延伸量大,可以达到10:1影像比的拍摄,此种方式可以拍摄出很好的作品,特别是在进行花卉或昆虫摄影时使用。5)最廉价的方式是使用“近拍镜”,用法是拧在镜头前面,通过缩短最近拍摄距离实现微距摄影的目的,由于是单透镜进行的附加,改变了原来的透镜组合,会引起球面差和畸变,使影像边缘质量降低,在操作时需缩小光圈。6)有经验的人士可以将镜头反过来倒装到机身上,首先要将调焦拨至最近距离,操作时只能通过前后移动来观察对焦,标准镜头反持可以达到1:1。微观摄影将平时不引人注意的细部巧妙地浓缩为抽象的图案,在一篇对微距摄影作品的评论中,狄源沧先生说:“大多数爱好者都有曾背负着沉重的器材追寻过壮丽的风景,其实当我们用微距镜头对准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时,我们的视野同样可以出现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扩展的视野中一切都将值得我们驻足和凝视。”如何在自然光下微距摄影?如何在自然光下微距摄影?拍摄步骤:拍摄步骤非常简单:用塑料布围上窗户使光线柔化,然后布置好要拍摄的景物。你可能只需要一张小桌子,或还需要一些支架撑托拍摄物。个别情况也许还须作某些特别的安排。拍摄时要确保光线平均地照射在被摄物体上,并检视光线的照射方向。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可能喜欢从侧面45度角射入的光线,以突出物体的质感。拍摄时还会遇上太阳不断移动的问题,故此你亦须随时相应地改变拍摄角度。把相机安上三脚架,并对被摄物体取得对焦,尽量使相机与被摄物体成平行。在微距镜头下,景深会极为浅小,保持两者的平行使你有更大的机会把景物全纳入焦点。主体后的背景最好是置于两三尺外,如果发现有阳光照射在背景上,你也要把它遮去,以免分散了主体的吸引力。把铝箔反射板在被摄物的阴暗一边架好,使光线反射,调好反射板和被摄物的位置,直至照明效果令你满意。先读取一个曝光值,然后调整快门速度以配合f16或f22光圈。在此光圈下,根据阳光的不同强度,曝光的时间可能需要1/2秒,1秒甚至2秒。在微距摄影时,景深受到极大的局限,因此需善用你相机上景深预测功能去检视在你设定的光圈下有何景物聚于焦点。预测时的视场会很暗,但这是正常的。从观景器中小心观看,使主体聚于焦点之外。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最后,把照片拍下来,使用快门线防止相机的震动。你可以用包围曝光方法,从中试验出哪种曝光最适合你的相机和你选用的胶卷类型。虽然也能用延伸管、近摄接环、微距变焦镜等成功的拍到微距照片,但是一只真正的微距镜头始终是最佳工具。假如你决定认真地进行微距拍摄,它是绝对物有所值的。微距摄影作品使用广角镜时要注意什么?使用广角镜时要注意什么?在拍摄人像时,不宜近于0.6米,以免产生透视畸变,假如使用普通广角镜头拍摄贴证件用的标准人像照片时,最好拍成半腰或齐膝像。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这种人像照片时,最好拍成全身像,然后在放大过程中进行剪裁,以获得标准的人像照片,这样就可以避免透视畸变。当然,有时在拍摄人物肖像时,为减缓被摄者脸部的某些缺陷,也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种透视畸变。如被摄者额窄下颚宽,采用略高的俯视角度拍摄,可以使其缺陷抵销;反之,则可以采用低角度仰摄。在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全身人像时,如果采用低角度拍摄,仍然会产生畸变,但有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弥补被摄人物本身的某些缺点,如有个别的被摄者的腿较短,上身较长,采用这种角度的拍摄,会使腿在画面上表现出一种修长的效果,增加其美感。使用广角镜头拍摄,除了会产生透视畸变外,还会产生边缘畸变。这种畸变主要是由于镜头后方到胶片的视场边缘的斜投射角引起的。在拍摄群像时,容易使画面边缘的被摄体变得矮胖。室外自然光的运用室外自然光的运用顺光拍摄:光线入射方向与拍摄方向一致,阳光所形成的阴影和投影都在拍摄对象的后方,景物面向镜头的方向都受同样照明,画面上看不出明显的明暗配置和反差,影调配置主要靠景物本身具有的色调来完成。顺光能全面的表达物体的质感,拍摄人物丰满细腻,拍摄风光,前后景物都一样亮,景物轮廓靠自己的色调来勾画,具有平涂效果。如选择的景物本身轮廓清晰,背景亮,能具有高调韵味。但是,顺光一般不利于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影调平板单调,缺乏起伏明暗的视觉节奏。顺光还不利于表现群众场面和表达众多数量的内容。这幅群众场面,由于使用顺光拍摄方案,前后人物都以同一色调再现在画面上,分不出明暗层次,看上去白花花的一片,数量和层次都显示不出来了。侧光拍摄:太阳光线的入射方向是从拍摄点的左侧或右侧方照射到被摄对象的。在被摄体上形成明显的受光面、阴影面和投影,画面明暗配置和明暗反差鲜明清晰,景物层次丰富,空气透视现象明显,有利于表现对象的空间深度感和立体感,是比较理想的光线条件。运用侧光时,应注意受光面与阴影面在画面上所占的比例。以人像为例,一般忌讳受光面和阴影面各占一半,瘦人鼻子又高,受光面要多些,胖脸塌鼻子,受光面要少些。另外,受光部分应与对象富有表现力的部分配合。拍人像,眼的视线方向宜与光线的入射方向相对为好,这样光线会落在脸部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如果相同,则光线不能照在人脸的主要轮廓上,而落在脖子和后脑勺上,不利于形象的描绘。逆光拍摄:太阳光线从被摄对象的侧后方射来,或者镜头正对太阳方向拍摄。逆光有利于勾画对象的轮廓线条,宜于拍剪影。逆光还利于表现空气透视现象,能表达空间深度及环境气氛。拍摄人物、事物众多的场面,逆光能强调出数量,它在各个物体上都勾画出一个亮的轮廓,不致象顺光那样,色调彼此重叠在一起。逆光摄影,背景对着相机的一面恰好是阴影面,这样会使一些杂乱的景物线条和不必要的细节隐藏在阴影中,简洁背景。逆光还有助于在直射阳光条件下获得低调画面,由于背景暗,主体面向镜头一面也暗,但主体和背景之间会被阳光勾画出一道亮的轮廓线。用逆光拍摄近景人像,正面应有足够的辅助光,用反光板、闪光灯,正面质感可得到很好表达。但辅助光要恰当、均匀,不能太亮,否则影响亮的轮廓线,光线效果也不真实。曝光以正面亮度为准。逆光拍摄必须使用遮光罩,避免阳光直射镜光,在底片上形成灰雾,招致失败。但也有些摄影者有意让太阳从树枝或人物身后射过来,利用“嗤光”形成的光晕,表现某些抒情寓意的主题。夜间怎样拍人物夜间怎样拍人物.在一本名为摄影技巧的书上看到如下夜间闪光灯应用方法:1.对背景灯光进行测光,得到曝光组合,比方讲是:光圈8,速度1/15.2.根据闪灯指数,人物主体前景距离,算出正确曝光人物所需光圈,比方讲是5.63.将曝光组合手动设定为:光圈5.6,速度1/15,就能照出对人物前景和灯光背景都曝光正确的照片.其实,人用闪光灯,距离与光圈的乘积等于闪光灯指数(100度卷),没有错。所以光圈用5.6也没有错,剩下的就是调整背景的暴光组合,8-1/15与5.6-1/30是相同的暴光组合。所以应当用1/30秒。而且没有超过闪光同步时间。是在没有TTL的闪灯时用的。以前的老闪灯背后有一张表,列出不同的ISO下不同距离和使用光圈的对应表,因为那时候的闪光同步速度是固定的,闪灯不管三七二十一,发射出的光量都一样,不同的距离受到的光量不一样,所以要用距离来决定相机的光圈。在夜景人像中,假设背景曝光需要f5.6,1/15秒,再一看主体的距离和闪灯背后的表:3米、ISO100需要用f8,这个曝光组合实际上是f8和闪光同步速度(可能是1/125秒),所以,用f8来控制主体反射回来的光量,闪灯闪亮的速度肯定在1/125秒以下但不会差太远,同时用1/8秒(不是1/15秒,因为光圈缩小了一档,速度要相应降低以保证背景正常)拍出背景和主体都正常的照片。所以以前拍夜景人像时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哇?要4秒?那好,你站着别动,闪灯闪了以后也别动,我叫你动才能动!”......那可怜的美眉连眼皮都不敢眨......夜景摄影技巧夜景摄影技巧,你想寻找摄影机会吗?除了那些能产生迷人影像的白天之外,你可能偶尔会听说一些摄影师利用日落的余辉或日出前的霞光拍摄——大约有30分钟的时间,可有多少时候你听到关于摄影师利用另外9到10个小时去拍摄神奇的室外夜景呢?这真是个遗憾,缺乏想象力将是从事摄影师工作最致命的弱点。对于夜景摄影,每一次拍摄都需要周密的策划,因为通常直到底片冲洗出来之后,我们才会看到拍摄结果,所以我们不得不事先构思要拍摄的照片,然后设计一种达到这个目的的拍摄方案。想一想,要是我们把相机快门打开10个钟头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假如给前景足够的照明,而使天空中的余辉保留原有的光线效果,眼前的景象又会怎样呢?器材一付结实的三脚架是首要的。我使用曼富图三脚架,另外把一个勘探用的三脚架修改了一下做摄影用。快门线也是必须的,而且别忘了带闪光灯,我认为那种小型神光牌闪光灯很棒,它使用两节5号电池(与我的相机和电子闪光灯里用的一样),放在口袋里或摄影包里很方便。此外,还有一件随时会用得上的东西是笔记本,可以用它记录你所经历的一切。磁性指南针很有用,因为假如你想拍到星星绕着北极或南极运行的整个轨迹,指南针会便于你在天黑之前设计好你的照片。我用聚光灯或电子闪光灯照明被摄体,至于选择哪一种,则根据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