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对象:1.CCC体系所覆盖的部门管理人员2.对CCC感兴趣愿意去学习了解的人员培训目的:1.了解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2.工作中遇到与CCC相关内容时应该注意哪些,确保所做的工作符合CCC的要求。3.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ISO9001标准外的条款)的要点的理解。什么是3C认证?概述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2001年12月3日发布,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从2004年5月1日起(实际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9大类132种产品,没有通过3C认证的,一律不准出厂或进口,更不得上市销售。3C认证是我国新的安全许可制度,统一并规范了原来的“CCIB认证(CCIB为进口安全质量许可证)”和“长城认证”(2004年5月1日废止),符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是我国质量认证体制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既能从根本上强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3C标志一般贴在产品表面,或通过模压压在产品上,仔细看会发现多个小菱形的“CCC”暗记。每个3C标志后面都有一个随机码,每个随机码都有对应的厂家及产品。认证标志发放管理中心在发放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时,已将该编码对应的产品输入计算需要注意的是,3C标志并不是质量标志,而只是一种最基础的安全认证,它的某些指标代表了产品的安全质量合格,但并不意味着产品的使用性能也同样优异。包括19大类,132种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一、电线电缆(共五种):二、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共六种):三、低压电器(共九种):四、小功率电动机(共一种)五、电动工具(共十六种):六、电焊机(共十五种):七、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共十八种):八、音视频设备类(不包括广播级音响设备和汽车音像设备)(共十六种):十、照明设备(不包括电压低于36V的照明设备)(共两种):十一、电信终端设备(共九种):十二、机动车辆及安全附件(共四种):十三、机动车辆轮胎(共三种):十四、安全玻璃(共三种):十五、农机产品(共一种):十六、乳胶制品(共一种):十七、医疗器械产品(共七种):十八、消防产品(共三种):十九、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共一种):1、微型计算机2、便携式计算机3、与计算机连用的显示设备4、与计算机连用的打印设备5、多用途打印复印机6、扫描仪7、计算机内置电源及电源适配器充电器8、电脑游戏机9、学习机10、复印机11、服务器12、金融及贸易结算电子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对列入《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检测和审核。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没有获得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证书,没有按规定加施认证标志,一律不得进口、不得出厂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摘要)第五条列入《目录》的产品必须经认证合格、加施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进口、销售和在经营活动中使用。第二十五条伪造、变造、盗用、冒用、买卖和转让认证标志以及其他违反认证标志管理规定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第五章罚则第二十五条《目录》中的产品,未按本规定实施认证的,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罚款,责令限期实施认证。第二十六条《目录》中的产品获得认证证书、未按规定使用认证标志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第二十七条伪造、冒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以及其他违反国家有关产品安全质量许可、产品质量认证法律法规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第二十八条指定认证机构和为其提供服务的指定检测机构和检查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或者伪造有关文件,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十九条本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各地质检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有关规定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摘要)3C认证模式、步骤3C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公司审查+获证后监督3C认证步骤:1认证申请2型式试验3初始公司审查4获证后监督5标志加施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是评价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重要依据是受检查工厂建立产品认证质量体系的依据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作用1.确定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职责、相互关系的要求2.资源要求3.文件和记录要求4.对供应商及其提供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的控制要求5.生产过程控制要求6.产品检测要求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主要内容7.仪器设备校准和运行检查要求8.不合格品控制要求9.内部质量审核要求10.产品的一致性控制要求11.产品的包装、搬运、储存要求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主要内容对于认证规则中的工厂能力要求理解要点主要的基本术语例行检验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产品的关键项目进行的100%检验,例行检验后除进行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一般不再进一步加工。主要的基本术语确认检验作为质量保证措施的一部分,为验证产品应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而由公司计划和实施的一种定期抽样检验。是经例行检验之后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样品依据检验文件进行的检验。主要的基本术语运行检查定期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的功能性检查,以判断该仪器能否用于进行产品检测和质量判断。通常让检验仪器设备在预先选定的工作条件下运行来实现。主要的基本术语认证产品的一致性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在设计、结构和所使用的关键元器件、材料方面与型式试验样品一致的程度。1.1职责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条款解读1)公司应拥有自己的生产、组装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人员、场地、设施和设备;2)影响认证产品质量的人员,至少包括:质量负责人、和质量活动相关的各级管理人员、设计人员、采购人员、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的人员、按制造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的人员、检验/试验人员、设备维修保养人员、计量人员、内部审核人员(无论其他职责如何)、从事包装、搬运和储存的人员。各类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职责,且各职责的接口应清晰、明确;3)指定的质量负责人(管代)原则上应是最高管理层的人员,至少是能直接同最高管理层沟通的人员。公司可指派一名质量负责人的代理人,当质量负责人不在时履行相应职责;4)质量负责人(无论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应被赋予覆盖1.1a)~d)的职责和权限。他/她应具有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经验或经历,并得到相应的授权,有能力协调、处理与认证产品质量相关的事宜,熟悉相关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机构对强制性认证标志的管理要求。1.2资源工厂应配备必须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强制性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条款解读1)本条款是对公司资源的总要求,包括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人力资源和工作环境;2)人力资源的配备应满足质量活动对人员能力的要求;3)公司应有足够的生产及检验设备,其技术性能、精度、运行状态等均能对认证产品满足强制性认证标准提供保障;4)工作环境是指保证认证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环境,涉及生产、检验、试验、存储等环节,如: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磁场、照度、洁净度、无菌、防尘等方面。公司应识别环境要求,并提供和管理资源以满足要求;5)无论是由于外部原因(如:认证制度、认证标准等)或是内部原因(人员变动、设备更换、环境发生变化等),资源发生变化,公司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认证产品质量满足强制性认证标准的要求。2.1工厂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的规定。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2.文件和记录质量计划:针对特定的产品、过程、项目,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产品和工艺比较简单时,可以集中编制一份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产品和工艺比较复杂时,可以分别编制各类文件:1)CCC要求的程序性文件2)产品涉及技术文件: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工艺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设计标准或规范的要求应不低于相应认证标准要求2.2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控制应确保:a)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b)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c)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2.3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保存期限。要求的文件:1.人员的职责及相互关系2.产品变更控制程序3.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4.质量记录控制程序5.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6.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8.内部质量审核程序9.认证标志的保管使用控制程序10.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11.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和定期确认检验程序12.技术性文件确定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应考虑的因素1.认证产品的特点2.法律法规要求3.认证要求4.追溯期限5.管理需要等条款解读1)公司应针对认证产品建立并保持相关文件,文件的内容应覆盖2.1条中的规定。当产品和过程都比较简单时,可用质量计划把所有内容包括进去。若无法实现,可将上述规定写入不同的文件中。如质量计划只规定由谁及何时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认证产品变更的管理、认证标志使用的管理在程序文件中规定;产品的设计目标在相应的标准或规范中规定;产品实现过程,监视和测量过程,资源配置和使用等在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文件中规定;2)本文所规定的产品设计目标应至少包括满足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的要求;3)实现过程是指认证产品生产过程。4)凡用于控制认证产品质量的文件和资料都应受控;5)文件和资料的受控主要体现在:文件和资料须经授权人批准才可正式使用;在从事与认证产品质量相关的活动中应使用经批准的文件和资料。6)质量记录的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对产品的追溯性起重要作用的质量记录必须保留。也就是说,保留下来的质量记录要能起到证实认证产品应符合规定要求的作用。7)质量记录的控制要求:a)对记录的标识,可采用颜色、编号等方式。b)对记录的储存,应安排适宜的环境,防止记录的损坏或丢失。c)对记录的保管,应包括对记录的防护和管理,使记录易于查阅。d)对记录的处理,应包括记录最终如何销毁的要求。2)记录的填写要求是:字迹清晰,不随意涂改,按规定更改,内容完整。3)所有质量记录都应规定保存期限。保存期限的规定应考虑认证产品特点、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要求、追溯期限等因素。3.1供应商的控制工厂应制定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工厂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3.采购和进货检验对产品的安全、环保、EMC、主要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元器件和材料评价供应商主要针对其能力(规定接收准则);根据影响程度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在制定评价方法时可考虑以下因素: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历史业绩、售后服务质量保证能力来自有关方面的信息(如同行的评价、主管部门的推荐、第三方认证等)满足法规或规章的要求关键元器件和材料3.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