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练习对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2011年5月,我校“片段练习对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经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组审查批准,被列为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课题编号为:GH-11377。经过三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一、课题的提出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作文难”的现状制约着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成绩。一提到作文教学,我们语文老师会想到特级教师王丽的经典概括:难字当头、要求太高、读得太薄、写的太少、重写轻说、读写脱节、教不得法,抒尽了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无奈。写作之所以这样不容乐观,主要的症结是:(一)、学生积累太少,语言贫乏;(二)、脱离生活,内容空洞。本来,从记录生命成长,抒发真情实感,留住流金岁月的角度来看写作,它就是人生,简单而又深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受考试评价的影响,写作教学被戴上了“功利”的枷锁,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影响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提高。我们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现实中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生存教学,忽略了生命教学。“言为心声”,写作最初的目的是为抒发情志,而在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今天,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章法教学、技巧教学,而缺乏“独抒性灵”的生命教学。2、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失去了走进自然、亲近阅读的机会。中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学生被囿于家门与校门之间,失去了亲近自然,走进多彩生活的机会,难以积累写作的素材。中学生手中的教辅资料已经满满的占据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只能放弃阅读,从而封锁了自己与阅读亲近的机会,难以积累写作的亮点。3、家长不重视孩子的阅读,不重视语文学习,决定了孩子写作中的价值取向。很多家长不支持孩子走出家门去体验生活,认为那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很“危险”;他们也不愿意孩子开展课外阅读,把课外读物称为“闲书”,认为读这些书挤占了学习时间,中学生缺乏应有的生活积累和文化积淀。生活积累决定了学生作文选择的广度与深度,文化积淀决定了中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而作文选择的广度与深以及作文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作文水平。4、繁重的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师无暇更精深的指导学生写作。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一般都非常繁重,而且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兼任班主任工作。所以,许多语文教师不仅自身无暇去积累较多的写作素材,少有“下水作文”,而且会出现作文指导和批改不到位的现象。5、学校重理轻文的思想占有一定的比例。语文学习,尤其作文教学,需要潜移默化,长期积累。有些学校因语文教学见效慢,语文课的课时便尽量的被压缩,长此以往必然影响了语文的教学。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学生的作文味同嚼蜡,缺乏生活的情趣和文字的灵性,他们的笔下充斥着这样的作文:语言空泛化——他高兴地说、你伤心地说、我不高兴地说;人物模型化——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圆圆的脸蛋;选材单一化——人必在雨夜方显真情(父母情、老师情、同学情);结构套路化——典型的“三段体”:文章的开始一定是回忆性的文字,然后是事件发生的过程,最后是“通过这件事我们明白了……道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我们进行了“片段训练促进作文教学”的实验与研究,力求寻找一种较为简单的新的作文教学新路子。至此,有许多致力于写作教学的同仁先后进行了探讨。纵观30年来的作文教学历程,是一部成绩辉煌的历史,涌现了诸多的流派,如:重视模仿的流派、重视思维训练的流派、重视写作过程的流派……这些探究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流派虽多,对初中学生来说,写作仍然是让人头疼的一件事。那么,如何改变目前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是一种技能,易于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怎样练习呢?每天一篇作文显然是不实际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巴金先生说过:“只有写,才会写。”这样,片段练习写作便成为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我校特申报一项课题研究:片段练习对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写片段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语言的运用,有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有利于“说真话,抒真情”,也就是说,片段练习可以作为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酵母”。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课题的界定:片段写作:作为一种文体,属于记叙文性质。指用较小的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或叙述,或说明,或描述,或论述,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片断训练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形式灵活,是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片段练习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因此,可以记事,可以写人,可以状物,可以写景,当然也可以记述活动,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过的,或看到的,或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片段练习的内容。片段练习也指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写作教学:写作教学,通常地称为作文教学,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构成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担负着培养学生现代语文的写作能力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能力: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用:通过以片段练习的形式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写作关注度的重要体现,而片段练习则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记录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长体验等,将学生的写作细化为片段练习,做一个过程性的分析,便于观察提高写作的实效性,从而长效地体现对写作能力的训练要求,有利于从根本上分析片段练习对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促进写作教学:利用进行片断练习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完成作文教学;利用其进行短平快的战术性训练,帮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积累生活体验,丰富语言材料,掌握写作方法。(二)理论依据:1、主体性理论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的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点,为了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就需要培养人的创造性、开拓性等特点,这些都与弘扬人的主体性有密切关系,因而如何弘扬人的主体性便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十三四岁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他们喜欢模仿也善于模仿;还具有强烈的发表欲,他们迫切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告诉别人;同时他们还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急于在同龄人或老师、长辈面前表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片断训练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学生的写作片断更多地看到他们的五彩缤纷的童心世界和流畅而富有创造性的表达。客观世界的多种因素对写作主体的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复杂、多样的感受是写作的的基础,而写作主体具备的多种素质、能力,是形成文章的基本条件,只有将写作客体和写作主体的众多因素综合作用和有机统一,才会产生优秀文章。2、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以教材为依据,确保学生从教材出发,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并运用于写作实践。;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3、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这句话不仅内涵丰富,而且适应时代和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为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片断训练正是以激发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利用文字进行再创造的过程。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自主权和实际锻炼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思考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发挥创造性。片段训练描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问题,促进自己不断提高。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从近些年来的语文教学研究成果来看,研究作文教学的课题与日俱增,已有的一些作文教学理论中,大多强调的是写作的技巧、章法的训练,因脱离中学教学的实际而显得苍白无力,缺乏较强的指导意义。我想到了叶圣陶先生,叶老既是教育理论家,又是一个对语文教学倾注了毕生心血的教育实践家(他总是谦称自己只是一个实践者),因而叶老的作文教育理论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他特别强调生活的积累,其次是精蕴的探求,最后才是表达的技巧。遗憾的是叶老的理论并没有被后人发扬光大,而且有些理论往往被人们忽略了。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了生活的积累和精神的探求。正是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使得作文教学大多处于被动状态。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即便是表达技巧的探求,也没有产生多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近些年来,总结出来的作文方法倒是不少,但皆因局限于某时某地某人而无法推广。为此,我们在探究前人的作文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自己作文教学的探讨“片断训练带动写作教学”并确立研究目标如下:1、教学方面:通过片段练习写作研究与探索,构建出个性化作文教学模式,重视写作小技巧,培养作文大智慧,写出真情实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通过片段练习写作研究与探索,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联想和想象,就是由一个形象想到相似或相关的另一个形象,由一个形象创造出另一个形象。它根据人们对现实的记忆或经验,对事物进行联想、想象使其更加逼真形象。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教会学生联想、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不无裨益的。用上联想和想象,方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感人的艺术形象。2、教师方面:通过片段练习写作的研究与实践,让教师逐步认识作文个性化观念,提高研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独特的个性化作文教学风格。通过片段练习写作的研究与实践,充分发挥课文范例的作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学生要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练习作文和阅读的熟练技能。”在语文教学中因课而练,利用经典短文指导学生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的训练。它有利于知识积累、思想认识、语言表达以及审美取向的全面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因课而练,择一而练,避免面面俱到,收效甚微的做法。3、学生方面:通过片段练习写作的研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认真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拓展写作思维,开发写作潜能,提高写作水平,张扬写作个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通过片段练习写作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迅速抓住写作对象的特征。观察解决的是材料的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写作来说,材料是木之本、水之源。为了获取材料,必须学会观察。我们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学段特点,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快速捕捉观察对象的特点,及时地多角度的记录下来,占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使得作文有“米”下锅。(二)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以教师指导和学生积累写作学习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片段练习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关系,研究片段练习写作的方法和范围,研究学生由积累材料到片段练习创作转化的关系,有效促进学生在片段练习写作中写作能力的形成,研究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方式方法。具体操作内容:1、研究解决“片段练习写什么”的问题。初一年级侧重于美词佳句、名言名段的积累,注重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记录每天的生活。初二年级侧重于学生专题片段练习的写作、交流。初三年级侧重于片段练习的再创作——修改、润色成文。2、研究解决“片段练习怎么写”的问题。指导学生写专题片段练习,能够随时抓住“人、事、景、物、情”中的某一角度进行片段练习写作,每周2——3篇。在每两周一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