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萧友梅艺术歌曲《问》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浅析萧友梅艺术歌曲《问》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作者:韩华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5年第05期【摘要】中国的艺术歌曲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是西乐东渐的产物,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广泛传播,艺术歌曲的迅速发展也成为我国音乐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萧友梅的音乐创作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通过萧友梅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和声功能和演唱方面来分析和探讨萧友梅先生的作品的风格和特点。【关键词】艺术歌曲;和声功能;曲式结构;演唱处理【中图分类号】J63【文献标识码】A中国的艺术歌曲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20~40年代是进入发展的兴盛阶段,它既受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又由于新文化运动而广泛传播。20世纪至今中国艺术歌曲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音乐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那么什么是艺术歌曲呢?艺术歌曲实际上就是音乐史上的一种特定体裁。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而在我国则称之为“艺术歌曲”。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于歌剧的方法,令人领会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这首由萧友梅作曲编配钢琴伴奏的《问》(易韦斋词)描述了当时在军阀混战的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压榨,人们内心对军阀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和对帝国主义的憎恨。歌词以含蓄的语句向当时的中国人民提出一系列意味深长、富有哲理性的问题。作曲家以巧妙的问句形式开始,展开了对人生的思索,以舒缓的慢板、发散的音型、含蓄的律感唱出了他作为知识分子对当时国家沉沦、祖国局势动乱不安的担忧。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内心的苦闷彷徨,也反映出作者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强烈不满又无以言表的心理。一、作品曲式结构特点萧友梅的艺术作品《问》的曲式结构是一段体结构,该曲调式为G大调,总共16小节,由四个乐句+尾声构成。音域为D—e1。(一)第一乐句(1~4小节)歌曲一开始就运用了一个弱起(属功能向主功能进行),随后以一个附点推动了乐曲的发展,前半句“你知道你是谁”的结束因落在了Ⅲ级造成不稳定的音响效果,引出后半句“你知道龙源期刊网华年如水”,但在后半句的开始,作曲家依旧运用了属功能弱起的方式,最后到主功能结束,这种和声功能进行的模式再加上设问式的歌词使歌曲的一开始就摄入人心,在当时社会动乱的年代背景下,却达到了人们开始思考和醒悟的目的: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当下。而“知道”和“谁”放在音乐的强拍上,形成抑扬格的旋律形态,加强了语气。(二)第二乐句(5~8小节)这句是一个过渡句,为下一个功能句的出现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第二乐句的一开始,还是跟第一乐句一样用了属功能弱起到主功能的方式进行,此句“你知道秋声,添得几分憔悴?”,在“秋”字上出现了si—do—re—mi的上行音阶,紧接着按捺住的激动心情,由于对中国社会的现状愤慨却又无可奈何的焦虑心情。(三)第三乐句(9~10小节)第三乐句“垂垂!垂垂!”虽然只有两小节,但是在整个歌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也把第二乐句所表达的愤慨却无可奈何的心情得到延续。旋律以下行的模式进行,最后以主音结束。不得不提的是,中间用到了足足一拍的休止,似乎作曲家在叹息。(四)第四乐句(10~13小节)此乐句用到了三连音,在“江山”二字上做了着重记号,似乎压抑许久的心情终于得到了爆发,接着音乐的渐慢和减弱使得情绪低沉下来。此句“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同前三个乐句一样透露出无限的愤慨和叹息。(五)尾声(14~16小节)依旧弱起的开头,力度却慢慢地弱了下去,“你想想啊,对,对,对。”从p的力度降到了pp,其中还运用了点缀式的休止音符,最后一个音落在主和弦上结束全曲,非常简单的音乐形态,却意义深刻。它是歌曲的主旨句,旋律简单,只用了主和弦的三个音的分解形式,一字一音,达到了“简单而内容丰富”的境界。把作曲家所想表现的意图表现得淋漓尽致,引起人们的深思。二、作品和声功能运用技巧作品《问》在和声安排运用方面采用规整简单的和声进行,反复交替使用Ⅰ级和弦和Ⅴ级和弦给人以沉稳的感受,在作品的一开始就用到了属功能弱起到主功能的手法,以强弱和附点节奏推动展开陈述进入音乐主题部分,以主导动机贯穿全曲,从本部作品的创作风格和特点来看,这一直是萧友梅先生的惯用技法。萧友梅先生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加入了和弦外音的使用,整体的大多部分都采用了正常的和声进行。三、作品演唱处理及演唱技巧龙源期刊网要准确表达艺术歌曲《问》的思想情感,演唱者在演唱之前不仅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创作风格,还要思考作品要以什么样的身份和角色来演唱。当我们做好了理解歌词的准备活动之后,在歌曲演唱中,演唱者需把自己融入音乐意境中感慨地唱。以作品思想为主题,以情感线索来引导。第一乐句“你知道你是谁?你知道华年如水?”,这既不是一种责问,也不是一种质问,很显然是一位老者在向青年人循循善诱的提问,提问间有一种忧愁的思绪,因此,在唱的时候,要用舒缓的节奏、亲切的语调,音调不能太大,感觉嘴在嗓子里,像第一句就是一个平衡的渐强,不要唱得太明显,让人觉得突兀,从而破坏了歌曲的风格。使整个乐句形成慢——快——慢的韵律感,刚好与谱面上“渐强、渐弱”保持一致,唱的时候,起音要轻柔,速度稍慢,演唱时要注意保持声音的顺畅及弹性,气息保持平稳,渐渐由弱到强。如果声音控制困难,不妨学着打哈欠一样慢慢张开唱,控制好强弱的对比,按歌词的旋律体会力度的强弱,最后一个“谁”字有三拍,一定要唱够拍子,演唱中声音线条一直向上向前流动,当然气息还需要保持向下沉的自然状态,不能唱僵唱直。咬字时腔体一定是打开状态,在共鸣腔里念字;让声音进入头腔,牙关打开,上腭慢慢往咽壁走,在唱之前要先准备好呼吸状态,口鼻同时吸气,唱之前感觉唱的状态,带着答句走,让思想走在歌唱的前面,接下来就容易多了。值得注意的是n,l要区分清楚,“你”字是n音,所以一定要有鼻音。由于第二乐句是歌曲的过渡,强调“秋声”和“憔悴”,根据词语的意思和在音乐的走向,可以把“秋声”唱得稍微有力度一点,接着根据“憔悴”的词意和表情符号用轻声演唱,而“谁”和“水”字都压“i”的韵,最后半拍都要归“i”收尾。唱到“垂垂!垂垂!”,这是个mf——p的过渡,要带着感叹去唱四个“垂”,腔体保持一致,往心里唱。接下来是第四乐句,这里有三连阴的运用,旋律的跳进和力度的变化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使歌曲推向高潮。在演唱中,需要中等音量即可,“江山”二字着重地富有激情地演唱,因为整首歌曲的最高最强的音就在这,有支持、有共鸣地松弛地歌唱,咬字也很重要,“江山”的“江”字有后鼻音“g”,所以在唱这个字的时候记住一定要归韵于鼻腔,而山则要保持住“n”音往出送,这两个音容易混淆,因此一定要严格区分开来。到了歌曲尾声,“你想想啊,对,对,对。”此句表现了作曲家内心的独白,用感情唱出p——pp,可以在声音的大小上做出强烈的对比,这并不是作曲家的意图,因此,在最后一句的处理上,用心去感觉“p”到“pp”的过渡,在情感上有很明显的变化。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对声音、情感、速度做到灵活积极的处理变化。艺术歌曲的演唱是属于个人情感抒发与表达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然而不同的人对同类事物的认识其观点也是有所不同的。对于《问》这首作品,不同的演唱者对其作品的演唱、处理的方式无论从情感还是情绪上都会有所不同。但艺术歌曲是将语言、情感、旋律三者完美结合的声乐艺术,演唱者要基本做到声情并茂,字正腔圆。中国艺术歌曲在演唱表演中对于演唱者的发音也有严格的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注意每个字的发音都要与其旋律声腔的变化紧密相结合,从而使得作品歌词与旋律的变化和谐统一,从而使演唱者能更好地表达出歌词所表达的歌曲意境及写作意图。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注意歌词字音的发音规律和技巧,正确掌握歌唱时发声的咬字方法。作者简介:韩华,回族,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副教授,硕士。龙源期刊网参考文献[1]萧淑贤.萧友梅作品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2]黄旭东,汪朴.萧友梅编年记事稿[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3]桑桐.和声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4]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