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谐振电路》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选自国家规划教材,周绍敏主编的《电工基础》第八章第五节本课教学内容是本章也是全书的一个重点,它既是前面四节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和RLC串联电路的延续和拓展,又是RLC混联电路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后面要学习的交流电动机、变压器和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2、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以及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和课时教学任务,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了解:串联谐振现象(2)理解: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3)掌握:串联谐振的条件和谐振频率能力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发现、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和观察、思维能力。(2)通过公式推导和练习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辨证思维能力。(3)恰当地运用分层次教学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会知识,有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德育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通过提问、练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重点:串联谐振的条件、谐振频率及其特点以上知识是RLC串联电路的应用知识,是今后学习电动机、变压器、电子技术的基础,特别是在收音机、电视机以及通信设备中应用更广泛,所确定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串联谐振公式的应用在串联谐振公式中涉及到的物理量多,其中电容和电感的单位比较小,计算复杂容易出错,将其确定为难点。(2)重难点的处理和突破通过演示实验、公式推导使学生理解掌握重点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民主式探究法,学生能将公式中的各个量及各量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加强理解和记忆,掌握重点知识。通过练习突破难点,只有动手做练习才能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要复习前面的知识,将前后知识联系贯穿起来,做到有的放矢。4、教材的处理本节课分为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为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加了一个演示实验,将演示实验放在新课导入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法运用1.实验演示法,增加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利用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能力。3.采用民主式教学法,学生间进行讨论,相互补充,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三、学法指导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会观察、善思考”的学习习惯,强化悟性开发,把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应用到实践中去。把学法指导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四、教学程序(一)复习提问复习RLC串联电路的端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由复习内容过渡到演示实验(二)导入新课1、做演示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2、教师做完实验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学生讨论总结实验现象,以民主式的探究方法学习。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4、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得出结论。由结论导入新课(三)授新课1、课题板书2、学习串联谐振的定义和条件①多媒体演示课本的实验,并解释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总结②学习定义,让学生记忆掌握定义③通过上述实验并作图,引导启发学生由定义得出谐振条件推导出谐振频率也称作固有频率,这一知识课本上没有,作补充。这里是重点知识,采用复习提问、讨论、反馈等方法引导激发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④串联谐振的应用,调谐小收音机就是一个普遍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⑤通过例题和练习来巩固学习,采用分层次教学法,不同难度的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提高每个学生的积极性。3、学习串联谐振的特点①由串联谐振过渡到串联谐振的条件②四个特点的学习分别对待。前两个是由谐振条件得到的,直接给出③第三个条件是来学习品质因数,有一定的难度,引导学生来推导公式,得出结论。④通过做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五)通过课后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六)课堂小结。(七)作业(八)板书设计将黑板分成四部分,左边三部分板书教学的重要内容,右边一部分用于练习或课堂板演。§8.5串联谐振电路一、串联谐振的定义和条件1、定义2、公式3、实验总结公式推导例题练习二、串联谐振的特点1、2、3、4、例题练习(课堂板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