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表格格式要求:字体为宋体5号不加粗,行距1.5倍)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作品作者学片学校年级一年级作业对应的单元、页数《认识图形(二)》第5-7页作业主题图形的拼组作业设计意图分析(1)作业数量。大题有(5)题;小题有(5)题。(2)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注:估计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15~20分钟(3)对应课堂的学习内容分析及学生学习基础分析。学习内容分析:许多平面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用一些相同大小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更大或其他的平面图形,也就是说这些平面图形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本节课主要是在上一节课对刚接触的平面图形的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等活动。这一内容既不能是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的重复,又不能拔高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基础分析:上学期在认识立体图时也有拼摆活动,而本节课则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体会并进一步掌握各个平面图形的特征,从中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从中感受数学的乐趣。(4)作业题目的选择及设计。(注:说明是从课本哪道习题或教辅资料选取;说明每道题或每类题训练的目的及要达到的效果)1、数一数。第一题从课本第5页第3题选取,训练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对组成美丽蜻蜓图案的不同图形的数量进行分类计数,既巩固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又渗透了分类与整理的知识。本题训练预期达到的效果是:学生可以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去辨认不同的图形,边数边作标记,并把数据记录下来,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用学具照着教科书的样子摆一摆,从而训练学生辨认图形、分类与整理和动手操作能力。2、圈一圈。第二题与课本第7页第6题类似,但是稍有改动。训练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从立体图形的表面找出平面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知道平面图形经常是某个立体图形的表面。本题训练预期达到的效果是:学生可以借助实物或表象进行推理,从立体图形的表面正确地找出平面图形,其中第3行的平面图形“圆”可以由两个立体图形画出来,分别是“圆柱”和“圆锥”,这不仅要求学生能找正确,还要求学生能找全面。此题既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空间观念。3、剪一剪。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剪开,你能发现什么?第三题从课本第6页第4题选取,训练的目的是:通过折一折,剪一剪,让学生进行一些数学的发现,从分解图的角度,使学生感受到一个正方形可以分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或三角形、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本题还渗透了“轴对称”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积累活动的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题训练预期达到的效果是:学生对折并剪开正方形后,比一比所剪出的两个图形,说说有什么发现,例如所得的两个图形是不是一样大,正方形边的特征等,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是可以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4、小猪请你来帮忙。第四题与课本第6页第5题类似,但是稍有改动,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帮小猪算一算把墙补好需要多少块砖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这道题目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如果将操作与思考探究结合起来,问题就比较简单了。因此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本题训练预期达到的效果是:设计此题时,我设计不同水平的学生能达到不同的效果,实施分层练习,对于程度好一点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根据每排砖空白的长度和一块砖的长度估计出缺了几块;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先画一画,在画的过程中发现对照隔层的方法更简单;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容许他们有一个理解,感悟的过程。5、摆一摆、拼一拼,我们一起来合作。用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摆一摆、拼一拼,你能做出漂亮的图案吗?第五题是自编题,训练的目的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和学习了图形的拼组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既直观感受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创造出数学美,感受、欣赏到数学美。本题训练预期达到的效果是:本题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要组织好交流评价就可以了。图形作业批改情况分析(1)教师批改方式。第一题采用同桌互相纠正的形式,第二题采用教师书面批改的形式,第三题采用教师书面批改与小组交流汇报相结合的形式,第四、第五题采用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他人友好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2)学生完成情况分析。(包括整体情况描述、完成率、典型错例摘录分析等)学生完成的整体情况良好,特别是第一题的正确率较高,第四、第五题练习的热情较高,好几个小组都能摆出或贴出优秀的作品,并在小组之间交流,完成率100%。典型错例摘录:典型错例分析:这道题目的设计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知道平面图形经常是某个立体图形的表面。上图中第一种错误是平面图形“圆”是可以由两个立体图形画出来,分别是“圆柱”和“圆锥”,这不仅要求学生能找正确,还要求学生能找全面。第二种错误是学生错误地以为立体图形“球”可以画出平面图形“圆”,其实把“球”与纸张接触,只能画出一个点,这时应该借助实物,再一次让学生实际操作,体验立体图形“球”不可以画出平面图形“圆”。作业讲评情况分析作业讲评内容及作业讲评方法:第一题的评讲,在同桌互相纠正后,既要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还要渗透分类与整理的知识。第二题评讲时借助实物,让学生边操作,边评价,让学生通过实物建立表象进行判断能画出左边平面图形的立体图形,另外,评讲时还要结合错例,分析原因。第三题的评讲,教师可示范教科书上两种对折的方式,学生对折并剪开正方形后,比一比所剪出的两个图形,说说有什么发现,例如所得的两个图形是不是一样大,正方形边的特征等,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是可以的。第四题的评讲,由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汇报,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只要是对的方法都要予以肯定。第五题的评讲,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组织好交流评价,最后把学生的作品都贴到班上让大家欣赏。这种方法既直观感受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到数学的美。作业设计与批改的思考作业设计与批改的常规做法:(备注:主要叙述做法及经验,字数不超500字)在作业的设计上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一、作业的趣味性。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特别要在“兴趣”上下功夫,最好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想做。本作业的第四题,通过“帮小猪算一算把墙补好需要多少块砖的问题”,把题目融合在故事情节中,改变了以往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学习的兴趣。二、作业的层次性。“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施分层作业,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关注了个体差异,使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本作业的第四题,我设计不同水平的学生能达到不同的效果,实施分层练习,特别是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容许他们有一个理解,感悟的过程。三、作业的操作性。在本次作业设计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比较好动、贪玩,就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对作业批改方式的思考:在本次的作业批改方式上,我主要采用同桌互相纠正、教师书面批改与小组交流汇报相结合的形式,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他人友好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作业样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