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文学概述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进程初期(5——11世纪)北欧的日尔曼部落向南迁移并逐渐强大,西欧文明开始萌生,拜占庭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西欧文化并立的局面在欧洲形成。中期(12——15世纪)西欧文明逐渐突起,成为地中海东岸令人生畏的势力。市民阶层出现、民族国家形成等经济与政治的因素必然带来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这一时期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十字军东征。晚期(16——17世纪中叶)英法百年战争、奥斯曼——土尔其帝国的威慑使欧洲文明面临倾覆之险,而与中世纪晚期同时并存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使之化险为夷。欧洲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及特征1、欧洲中世纪文学是欧洲多种文明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2、欧洲中世纪文学是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的产物;3、欧洲中世纪文学是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中世纪文学的总体思想特征1、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思想文化领域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2、中世纪文学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表现出了一个共同的基本思想——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3、中世纪的社会结构形态带来了层次丰富的反映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中世纪文学的总体艺术风貌(一)1、由于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相互交融,古代的、当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宗教的、世俗的等各种各样的题材进入文学艺术创作的领域,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描写与反映范围;2、中世纪文学在艺术形式上比古希腊罗马文学进一步趋向成熟。欧洲中世纪文学以诗歌为主,史诗、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谣曲等都表现出突出的成就,而且,各种诗歌形式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从而使诗歌形式发展得更为精雅和完备。在叙事性的作品中,艺术形式开始由“繁杂”向“简约”转变;中世纪文学的总体艺术风貌(二)3、由于各种文化的影响,欧洲中世纪文学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进一步的开拓。写实、寓意、象征、梦幻、哲理、浪漫抒情等艺术手法的广泛使用,显示出人们艺术思维能力及诗歌形式的成熟与复杂化;4、对文学情感性特征把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对人的内心情感的表现不断深化。许多爱情题材的作品在描写宗教的压抑与生命欲望之间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人的愿望、情感、痛苦与欢乐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比以往时代文学更为深入地展露了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教会文学(尚德)史诗与谣曲(尚武)骑士文学(尚情)市民文学(尚智)教会文学(一)教会文学又称为僧侣文学。公元5—10世纪,这是欧洲唯一的书面文学。11世纪以后,教会文学的势力仍然很大。教会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出的文学作品,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天主教势力区)、希腊文和教会斯拉夫文(东正教势力区)。其基本文学体裁有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宗教戏剧等。教会文学(二)教会文学的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描写上帝万能、圣母奇迹、圣徒布道和信徒苦修等。其创作目的主要是宣传宗教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一般来讲,教会文学思想价值不大。教会文学在艺术上,多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寓意性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写成,并将这些艺术形式和手法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这是对古希腊罗马以来艺术形式的巨大发展。“西方精神之父”圣·奥古斯丁(354—430)和《忏悔录》在所有的早期宗教领袖和神学家中,圣·奥古斯丁是中世纪最有影响、最受崇敬的一位。20世纪的一些西方学者仍认为他是“西方过去一切观念的基础,比任何人都更能代表西方”。除了圣保罗之外,在西方没有其他神学家比他的影响力更大,主要是因为他在《忏悔录》一书中,对自己发现神的过程,作了流畅而充满热情的陈述,这种经验颇具西方宗教经验的特色。《忏悔录》的重要思想1、人需要理性,但有些真理靠理性自身并不足以揭示,理性的任务是阐明已被信仰定为神示的东西。这就是“我相信,故我能理解”的意思。2、堕落的人需要神的恩赐才能达到与上帝的和谐,单靠自身无法实现。但人同时又享有一定的自由,可以选择接受还是拒绝上帝的恩宠,即是否与上帝一致,获得真正的幸福。3、人类的历史是上帝之城与尘世之间的冲突。二者都不是尘世中实际存在的社会、团体或国家,上帝之城是由爱上帝,获得上帝恩宠的人组成,基督教会是其尘世的主要体现,后者则来自对现世转瞬即逝之物的迷恋,二者间的冲突最终将以上帝之城的胜利结束。圣奥古斯丁的这种看法摒弃了古典时代认为历史周而复始的观点,肯定了古犹太教的线性观念,创立了历史朝着天国前进的基督教历史观。《上帝之城》中世纪英雄史诗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反映了欧洲各部落还处在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一般还未受到基督教影响。这类史诗的代表作有: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萨迦”芬兰的《卡拉瓦列》(又名《英雄国》)这类史诗和荷马史诗同是氏族社会末期的产物,都歌颂部落的英雄,反映神对人的命运的干预,以及人对诸神已开始失去敬仰。中世纪英雄史诗第二类英雄史诗也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为基础,如《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尼伯龙根之歌》和《伊戈尔远征记》。但这类史诗是欧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后的产物。此时的史诗中的英雄,他们的荣誉观念已不限于狭小范围的部落复仇义务,开始具有国家观念,在他们身上封建君臣关系体现得很明显。在这类史诗里,多神教的神话因素相对减小,在基督教影响下,英雄们的爱国行为往往表现为反对异教徒的斗争。《贝奥武甫》《贝奥武甫》是一部民间史诗,多数学者普遍认为这部作品出自多位诗人之手。我们现在所读的极可能是经过几百年反复增删、拼凑,乃至全面更新过的版本。它最早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随着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入侵传入今天的英国,经过几代人在各官廷间说唱流传,大约在9——10世纪间,这部诗作被抄写成册。《贝奥武甫》手稿的完成年代正值英国由中世纪异教社会转变为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埃达》和“萨迦”《埃达》和“萨迦”《埃达》是两部著名的古冰岛文学的总集,分为《新埃达》和《旧埃达》。《旧埃达》是一部包罗8—12世纪流传在北欧的民间诗歌故事集,有韵律,可以吟唱。《新埃达》(约1220年)则是由古冰岛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史诺里所编,严格的讲,这是一部诗学著作,用散文体写成。“萨迦”的意思是“故事”,“萨迦”按题材又可以分为三类:“王室萨迦”、“家族萨迦”、“虚构萨迦”。《埃达》和“萨迦”的题材和风格对后世北欧文学影响很大。如19世纪瑞典作家斯特林堡根据《埃达》中的诗歌题材写了有名的诗作《洛奇的嘲骂》。“黑暗人民的歌”——《尼伯龙根之歌》(1200?)《尼伯龙根之歌》被称为“德国的《伊利亚特》”,全诗包含39个冒险故事。它在德国文学史上的意义也如同荷马史诗之于希腊民族。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瓦格纳的许多歌剧均取材于此。《熙德之歌》(1140年?)这部史诗是以西班牙的民族英雄罗·迪亚斯·德比瓦尔为原型编写的。“熙德”一词源自阿拉伯语,意为“主人”,在史诗中是指英雄的敌人摩尔人对他表示敬佩而赠给他的尊称。《熙德之歌》的主题是关于荣誉的问题,史诗富于历史的真实性,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突出英雄业绩。主人公熙德不仅仅被刻画成一个战无不胜的勇士,而且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热爱妻子、儿女的丈夫和父亲。《伊戈尔远征记》(1185—1187)它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民族史诗,同《熙德之歌》一样,它也是在历史真实基础之上的艺术创造,是一部具有独特的抒情叙事结构的英雄史诗。全诗除序诗外分为三部分。史诗成功地塑造了英雄伊戈尔的形象——一方面追求个人功名,轻率出兵,另一方面又极具军人的英勇精神,为保卫俄罗斯,为基督教信仰而视死如归。俄罗斯有句古谚语“如同脑袋离不开双肩,躯干离不开脑袋,俄罗斯土地离不开伊戈尔”。另外,史诗中英雄的妻子雅罗斯拉夫娜是俄罗斯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富于理智又充满柔情的妇女形象。《罗兰之歌》(1080年?)《罗兰之歌》首先体现了中世纪法兰西人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史诗中的查理大帝几乎是一个圣徒的化身,他为传播基督教,拯救异教徒的灵魂而出兵远征;罗兰临死前祈求上帝宽恕,上帝即派来天使迎接他上天堂。其次,民族、家庭和封建骑士这三重荣誉感在《罗兰之歌》中也得到了充分表现。忠君爱国是史诗讴歌的主题。中世纪谣曲“谣曲”是一种故事性的诗歌,它是从民间口头文学发展而来,“谣曲”的题材比较宽泛,有的咏唱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有的传唱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大多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英国谣曲:15世纪在英国出现了民谣繁荣时期,约有1000多首记录下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一组歌唱侠盗罗宾汉的谣曲。西班牙谣曲:从时间上看,西班牙谣曲出现比英国晚得多,但是就其当时的影响来看,西班牙由于其海上霸权,海上征服者将谣曲带到美洲,卡洛斯王室的士兵将谣曲传到意大利,而此时被逐出西班牙的犹太人和穆斯林又把谣曲带到小亚细亚一带,因此西班牙在14、15世纪有“谣曲之国”的称号。骑士文学希腊精神所包含的生命的合理需要在中世纪转化为沉重的心灵罪孽感,但是,已有亘古生命源泉的文学,奇迹般地依循自身的生命力,冲破主流意识形态的如磬压抑,从意识形态的边缘处蜿蜒而出,于是,中世纪文学就有了蔚为壮观、独具风流的骑士文学。骑士抒情诗1、“破晓歌”2、“骑士式的爱情”有两层内涵:第一,它是骑士代表下层平民与封建主争夺世俗利益的象征性话语;第二,贵妇与骑士的个人性爱尝试是女性祈望社会关系重新调整,给女性地位恢复作出的某种仪式性预言。普罗旺斯,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英文简称PACA。普罗旺斯是欧洲的“骑士之城”,也是中世纪重要文学体裁骑士抒情诗的发源地。那里物产丰饶、阳光明媚、风景优美,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起就吸引着无数游人。是的,是白天了;但那人又怎样?哦,因为你要从我的身边起床?我们为什么要起床——因为曙色朦胧?我们为什么要躺倒——因为夜色来临?爱情,无视瓜暗,把我们带到这里,尽管光明,也应该使我们继续在一起。光明没有舌头,但到处是目光,如果它不仅仅能看,也能讲,这也许是它能讲的最糟的东西,那就好吧,我情愿留下不去,我是这样地爱我的名誉和心,我离不开那有着我的心和名誉的人。难到生意就必须使你远离?哦,那是爱情最可怕的恶疾。穷人、丑人、虚假的人,爱情都容忍,但容忍不了忙碌的人,你既要做生意,又要作爱,可就错极了,就像结了婚的人又去追求。骑士传奇最早的骑士传奇就出现在11~12世纪法国的行吟诗人中,他们用诺曼语进行写作,使自己的作品更贴近生活和民众。这些骑士传奇取代了英雄史诗的地位,并承袭了英雄史诗中勇武和高贵的精神。与英雄史诗不同的是,骑士传奇塑造了富于个性特征的英雄--骑士,他们建立功勋不是为了氏族的利益或社会义务,而是为了个人的荣誉,或者为了给情人扬名。骑士传奇有着较为鲜明的特点:从内容上说,理想化的、典雅的爱情是骑士传奇必不可少的;从描写技巧上说,由于强调人物的个性化,因此刻划和描写人物的手段较为丰富;另外,骑士传奇还大多具有奇异的色彩、虚幻的情节和场面,在这方面受到了民间文学、东方文学、中欧和北欧基督教以前的神话的影响。由于骑士传奇较多地描写十字军东征,因此所涉及的地理范围非常广阔。骑士传奇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古典传奇。这类传奇主要流行于12世纪,是根据古希腊罗马故事改写的。在这类传奇中,古代传说中的英雄被赋予中世纪骑士的特点。最著名的作品有勃诺阿-德-圣摩尔的《特洛伊传奇》(约1165年),朗贝尔和亚历山大合写的《亚历山大传奇》,佚名的《泰伯传奇》和《艾内亚斯传奇》等。2、不列颠传奇。这类传奇主要描写古代凯尔特人传说中的国王亚瑟及其麾下的骑士们的爱情和冒险经历,因此又称“亚瑟王传奇”或“圆桌骑士传奇”,这是中世纪骑士传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3、拜占廷传奇。其内容主要与拜占廷的历史传说有关。亚瑟王和圆桌骑士所有的骑士曾经发誓:永不施暴,永不谋杀,永不叛国,永不冷酷.宽容需要宽恕的人,同情不能崇拜和臣服于亚瑟王脚下的人,那些可怜人的痛苦多么深!永远帮助女士,少女和贤淑的女子,即使以死为代价也在所不辞.为了世人的利益,英勇的骑士们只参加正义的战争.几乎所有的骑士都遵守着诺言,维护着圆桌骑士的荣誉.骑士传奇的特点及意义骑士传奇从文体的角度来说,是骑士抒情诗与英雄史诗汇合而成的。骑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