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名词解释1.初步设计:确定设计方案,包括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和主要材料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编程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2.施工图设计:对采用方案进行详细设计以满足施工要求。3.牵引力: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驱动力。4.行驶阻力:汽车行驶时需要不断克服运动过程中所遇的各种阻力。5.滚动阻力:车轮在路面上滚动所产生的阻力,由轮胎与路面变形引起。6.空气阻力: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迎面空气的压力、车后的真空吸力及空气与车身表面的摩擦力阻碍汽车前进,总称空气阻力。7.坡度阻力: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汽车重量在平行于路面方向又分力,上坡时分力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反,阻碍汽车行驶;下坡时方向相同,推动汽车行驶。8.惯性阻力:汽车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变速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和惯性力矩称为惯性阻力。9.动力因数:表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10.横向力系数:为了准确地衡量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的稳定、安全和舒适程度,采用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称为横向力系数。11.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间或半径相差较大、转向相同的两同圆曲线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12.离心加速度:作回转运动的质点所受的离心力与质点质量的比值。13.回旋线:道路路线半径从无穷大一直变化到一定设计值的一段弧线。14.线形要素:构成平面线形及纵面线形的几何特征。15.平曲线:在平面线形中路线转向处曲线的总称,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16.最小平曲线半径:在规定的计算行车速度、超高横坡度及路面摩擦系数等条件下,保证汽车行驶在道路曲线部分时,产生的离心力等横向力不超过轮胎与路面摩阻力所允许的界限,并使乘车人员感觉良好而计算的半径。17.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18.圆曲线:道路平面走向改变方向或竖向改变坡度时所设置的连接两相邻直线段的圆弧形曲线。19.复曲线:两个或两个以上半径不同,转向相同的圆曲线内切或者外切相吻接而形成的平曲线。20.反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反的圆曲线中间用直线或缓和曲线或径相连接而成的平曲线形。21.同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中间用直线或缓和曲线或径相连接而成的平曲线形。中间带: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22.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23.超车视距:在双车道道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自开始驶离原车道初起,至可见对向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最短距离。24.纵断面设计:根据道路性质、等级、行车技术要求和当地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条件、排水要求以及城市竖向设计要求、现状地物、土方平衡等,合理地确定连续有关竖向控制点的平顺起伏线性。25.纵面线形:道路中线在垂直水平面方向上的投影。26.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高程。城市道路设计高程视具体情况采用中央分隔带边缘、中线或行车道外侧边缘为设计高程。27.纵坡:路线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28.最大纵坡: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要求及临街建筑等因素所限定的路线纵坡最大值。29.最小纵坡:能适应路面上雨水排除,不造成雨水排泄管道淤塞所必需的最小纵向坡度。30.缓和坡段:纵断面设计中,当纵坡的长度达到限制坡长时,按规定设置的较小纵坡路段。31.竖曲线:在道路纵坡的边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32.凸形竖曲线:缓和纵坡转折线,保证汽车的行车视距。33.凹形竖曲线:缓和行车时的颠簸与震动。34.公交停靠站:公交车辆在公交线路上中途停靠的位置。36.沿溪线:沿着山岭区内河溪的两岸布置路线。37.山脊线:公路沿分水岭方向所布设的路线。38.越岭线:道路走向与河谷及分水岭方向横交所布设的路线。39.视距三角形:由停车视距所组成的三角形40.纸上定线:在室内大比例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的位置。41.交织角: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二、填空1.汽车的行驶阻力包括空气阻力,滚动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推荐同向曲线之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规定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倍为宜。3.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安全距离、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等三部分距离。4.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均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5.线参数(RLs)^1/2A,其中R为回旋线所连接的圆曲线半径,Ls为回旋型缓和曲线长度。6.旅客感觉舒适确定的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式中as称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公路设计一般建议(0.5~0.6)m/s^3范围内。7.“3S”系统是指:英文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8.纵断面设计中,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是由道路交通要求、地形条件确定的。9.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由缓和冲击、经行时间不宜过短、满足视距要求控制,凹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由离心力、离心加速度要求控制。1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道路中线纵坡度小于0.3%时,应在道路两侧车行道边缘设置锯齿形街沟。11.路拱的形式有抛物线形、直线抛物线形、折线形。12.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圆曲线部分的最小超高值是该公路直线部分的正常路拱横坡度值。13.道路建筑限界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14.汽车的动力因数,它表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15.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16.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或将之称为平面三要素。1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18.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遇到的阻力一般有空气阻力、摩擦阻力和坡度阻力。19.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回旋线(A1)、圆曲线、回旋线(A2)、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20.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形状的最关键参数。21.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同向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曲线。22.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组成的。23.山岭区选线布局有沿溪线、越岭线、山脊线三种方式。24.公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单幅双车道,双幅多车道,单车道。25.无中间带的超高过渡方式有绕内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25.展线的方式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三种。26.纸上定线的方法有单交点法、双交点法、回头曲线定线法三种。27.公路路线设计时,将路线分解为三类:平面、横断面、纵断面,其中平面反映了路线的走向。28.公路的控制要素(或设计依据)是设计车辆、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设计速度和运行速度和交通量。29.《标准》规定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其长度应不小于最短坡长。30.将合成坡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目的是尽可能地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31.行车视距有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和错车视距。32.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实行交通管制、交通组织、组织渠化交通等。33.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8条东西横向线。34.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三种。35.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统、高斯3°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3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米。37.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高差和平均距离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38.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拐点。39.为防止零星土石碎落物落入边沟,通常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设置碎落台。40.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及两条左侧路缘带组成。41.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方法可采用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实行交通管制、变左转为右转等。42.在指定的设计车速情况下,平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取决于路面与轮胎直接按的横向摩阻系数和超高值。43.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是T≥R。44.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之比。45.已知路面宽度为7米,路拱横坡为2%,道路中线与路面边缘之高差为0.14。46.暗、明弯与凸、凹形竖曲线组合时,暗弯与凸形竖曲线组合是合理的。47.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48.汽车行驶出现的纵向不稳定有纵向倾覆、纵向倒溜滑移两种情况。49.平面线形组合类型是基本型、S形、卵形、凸形、复合型、C形、回头形曲线。50.纵断面设计线的两个基本线形要素是纵坡、竖曲线。51.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52.实地放线常用的方法有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三种。53.城市道路道路网有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四种基本形式。54.高速公路的设计标高一般取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55.两阶段设计是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进行。56.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包括横向倾覆稳定性和横向滑移稳定性。57.一般要求汽车在缓和曲线上行驶的时间不小于3秒。58.纵面线形上两个变坡点之间的长度称为坡长。59.公路选线的总体步骤依次是路线走向选择、逐段安排、具体定线。60.公路的技术标准,大体上分为线性标准、载重标准和净空标准。6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62.在地形、地物条件受限制时,圆曲线半径的确定一般可由外距、切线长和曲线长控制,也可由曲线上任意点控制和纵坡控制等。63.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建立交通管制,采用渠化交通,创建立体交叉。三、简答1.汽车的行驶阻力有哪些?汽车的行驶条件及对路面的要求是什么?空气阻力,滚动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T≥RT≤ΦGk;宏观上要求路面平整而坚实,尽量减少滚动阻力,微观上要求路面粗糙而不滑,以增大附着力2.汽车行驶中重心的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何特征?1)轨迹是连续的、圆滑的,任一点不出现错头和破折2)曲率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值3)曲率变化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值3.平面线形中最小圆曲线半径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1)汽车在这种圆曲线上以设计速度或以接近设计速度行驶时,旅客有充分的舒适感;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不会过多增加工作量4.道路设计中缓和曲线的功能有哪3方面?1)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不致产生侧向冲击2)缓和超高,作为超高变化的过渡段,使行车更加平稳3)通过曲率的逐渐变化,适应汽车转向操作的行驶轨迹及路线的顺畅,以构成美观及视觉协调的最佳线性5.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是如何确定的?应满足以下要求:1)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宜过大2)控制超高附加纵坡不过陡3)控制行车时间不过短4)符合视觉条件的要求6.行车视距的类型?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在设计时应该采用哪一类行车视距?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和超车视距,设计时应采用停车视距和超车视距7.控制竖曲线半径的因素有那些?分别指出凸、凹竖曲线最小半径的控制因素。竖曲线:道路交通要求,地形条件凸形竖曲线:1)缓和冲击2)经行时间不宜过短3)满足视距要求凹形竖曲线:离心力及离心加速度8.锯齿形街沟的设计方法?保持侧石顶面线与路中心线平行的条件下,交替改变侧石顶面线与平石间高度,即交替改变侧石外露于路面的高度9.试述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及适用条件。试述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