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张岱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是仕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奢华生活,如他在自作《自为墓志铭》中说:“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这一切,他在晚年回忆往事的时候,还悔恨有加,自谴不已。他有较浓厚的佛家思想,但并非佛教的虔诚信徒;他生于诗书礼仪之家,思想自由散漫,但却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清兵南下后,他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披发入山”,表示对清统治者的不满与抗议,尽管布衣素食,甚至到了“断炊”地步,也不后悔。评价“衣冠揖让,绰有旧人风轨”,不是要讨人家欢喜的山人,他的洒脱的文章大抵出于性情的流露……倘若我自己能够写得出一两篇,那就十分满足了。——周作人《明遗民传》作品《自为墓志铭》中提及:《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嬛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阙》、《四书遇》、《梦忆》、《说铃》、《昌谷解》、《快园道古》、《傒囊十集》、《西湖梦寻》、《一卷冰雪文》。关于《陶庵梦忆》共八卷,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成书于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94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既是一部个人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发沧桑之感,寄托兴亡之叹;并且往往在写世俗化的东西中表现出不世俗的审美品位,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课文结构分析本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西湖七月半时游览的五类人。其一,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其二,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其三,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其四,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其五,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这五类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看月的目的、形式、态度以看月划分,“月”在这里有何深刻含义?“月”代表了作者所追求的高尚操守、清雅格调,这样的风雅高洁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有些人本不能领会其中的真意,不过是哗众取宠,做附庸风雅之态,眼中有月,而心中无月,甚或只做观月态,眼中也无月。而真正的文人雅士是不屑于做出种种姿态的,月自在其心中。小结五类人的不同划分,正是作者对世态人情的一种总结。前四类层层递进,将那些俗不可耐,又附庸风雅的豪门富户以观月为名,各怀动机的情形生动地刻画出来。虽短短数语,却无一不生动传神。而最后一类人,才是真正的观月者,他们是不需要故作姿态的,与前对比,高下立判,雅俗自分。第二部分即第二段,写杭人游湖的热闹情状。杭州人游湖习俗是什么?巳出酉归,避月如仇。七月半之夜为何齐至赏月?“好名”(喜欢这个名目)。七月半是中元节,在民间也被称为鬼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晚明时,杭州西湖的各大寺院在这天晚上都要举行盂兰盆佛会,为信徒们诵经拜忏,以超度其祖先亡灵。杭州人有七月半游湖的习俗。观月时的形态逐队争出,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结果: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兴尽席散时的状况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族拥而去。岸上人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小结世俗之人游湖,不过“好名”而已,赶舟贴面,热闹一番,即刻散尽,完全不能体会西湖月夜的清雅。第三部分即第三段,写文人雅士享受西湖月夜的清雅情趣。雅士们游湖赏月的时间:人尽散去之后此时的月色夜景: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观月游湖时的活动:饮酒赋诗,浅唱高歌俗人与雅士游湖观月的不同时间目的状态效果世俗之人二鼓前好名热闹赶舟贴面,一无所见文人雅士人皆散后追求雅趣清净赏美景,通知音,得雅趣小结席尽人散之后,方是文人雅士游湖观月的最好时机,在各处隐匿着的雅士们纷纷走出,一起饮酒唱和,玩赏美景。此时所见湖山月色,一派清净光洁,这也正是作者清高雅洁情怀的象征。这一切正反衬出附庸风雅者的庸俗不堪。文中的今昔之感、家国之痛作者宁愿为野人也不愿去走在异族朝廷做官的捷径,这是他立身之处。清政府身为异族入主中原,所推行的文化政策,在明末士人眼中,不过是笼络文人之心的一种手段,如同附庸风雅的达官贵人一般,只是为了博取好的名声。文中雅俗对比中,表现了作者的清高之姿,也寄予了他的家国之痛。艺术特征文笔洒脱明快:为众多人物、风景摹象,短短数语,各尽其态语言简洁风趣。如说杭州人“避月如仇”。用对比的手法,使之相形相照而各自特征愈趋鲜明。美学内涵含蓄幽深的特点是因为:世事变幻会影响一个人的心境,从而影响他看问题的视角。惨痛经历使作者别具冷隽的气质,别寓怀抱。张岱文学修养很高,比如他借“避月如仇”的“仇”字巧寓不满和矜高。这一字里就蕴含了很多意蕴,由此增加了文章的含蓄幽深。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两文相似的审美情趣课文是于夜深之后看西湖,看月色,此文则是在雪中去湖心亭看雪看西湖,都是不同流俗的情调,都反映了作者孤冷清高的情怀。关于小品文小品文是散文的一种流派,传达对生活别出心裁的感触或思考,形式简短、活泼自由。其实小品文历史非常悠久,古代文学性的序、跋、书信、纪传等都属于小品文,代表作家有袁宏道、王思任、张岱、郑板桥、梁实秋、林语堂等。一些女性作家的小品文也别具特色,如《柳如是尺牍》洒脱清远,有林下风范;张爱玲写人物的文字往往用墨不多而风神毕现。课后作业第一题:在作者看来,七月半看月之人有五类:一是“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的达官贵人;一是“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名娃闺秀;三是“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的名妓闲僧;四是“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的市井之徒;五是“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的文人雅士。通过对各类游客的看月情态的刻画,嘲讽了达官贵人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赶凑热闹的俗气,标榜了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致。第二题张岱钟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七月半游湖,而且选择在人尽散去的二鼓以后,就表现了张岱不入世俗,对熙熙攘攘的社会和变化无常的世人的冷淡甚至厌恶,他追求的是一种冷寂的孤高。他对世人的冷眼旁观,体现了他对世俗民情的关注,这虽然没有政治性的目的,更多是禅性的感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题《西湖七月半》以一种诙谐的手法,写出了游湖的五种人,他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文字富有作者的生活化、个人化情调,显得清新自然。语言雅俗结合,寓谐于庄,富有调侃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