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13、牛郎织女(第一课时)【教材简析】《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具有传奇色彩。作者在情节安排上曲折尽致:牛郎孤苦伶仃,幸逢织女,组成家庭,过上美满生活,这是一喜;王母勃然大怒,抓回织女,拆散家庭,践踏人间美好,这是一悲;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化为牵牛星和织女星,而喜鹊相助,搭起鹊桥让他们能有一年一度的相会,这儿又悲喜同在了。在这样的曲折情节之中塑造人物,更显形象鲜明,感人至深。文章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教学要求】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在默读理清课文脉络,抓住课文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精读课文,着力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精读课文,着力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1、直接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民间故事《牛郎织女》。2、(出示)民间故事: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它们大都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自由读、师读)(板书:民间故事)3、这个故事是以两位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的?一个是(牛郎)一个是(织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故事又表达了劳动人民什么思想感情呢?二、初读全文,知情节。1、自由读,要求:(1)读准、读通(2)思考:课文讲了牛郎织女什么故事?这故事表达了劳动人民什么思想感情?2、交流主要内容:(1)同桌交流:牛郎和织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指名交流、指点(板书:相识结合拆散相会)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妇,过上了美满(男耕女织)的生活。后来,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他们被王母娘娘拆散,只能隔着天河遥遥相望。最后他们化成了牛郎星和织女星,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3)这就是故事的情节,多么曲折(真是一波三折)。(板书:情节)3、在这个故事中,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板书:老牛、王母)在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动物、植物往往也会说话、有感情,被“人化”了。文中的老牛在我们心目中就是一个人。三、再读课文,知形象。1、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板书:形象)咱们先看看牛郎、织女各是怎样的人?自由读§1~5,找一找句子,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牛郎【】,织女△,圈圈词语,写写感受(关键词)。2、交流1,知牛郎:(1)可怜、孤苦伶仃:孤儿;哥嫂待她不好:吃剩饭、穿破衣、天不亮就上山放牛;连名字都没有。(2)心地善良:(1)照看老牛很周到:总是、挑最好的草地、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喝最干净的溪水。(读句子)(2)“也很亲密”因为牛郎对老牛好,所以老牛也把他看成自己的亲人。(侧面衬托)(可以不说)(3)尽管只是一头牛,但牛郎把它当成亲人来悉心照顾,心眼多好!(4)能否结合§1,再来说说牛郎的心地善良?(放牛是哥哥嫂子派给他的活,他们对牛郎好吗?面对哥嫂的虐待,他不抱怨,不怀恨,不偷懒,吃苦耐劳,把活儿干得很出色。这不也是心眼儿好的表现吗?(齐读)3、交流2,知织女:(1)织女是个怎样的人?(勤劳能干或心灵手巧、善良勇敢)(2)勤劳能干:织得一手好彩锦、织的彩锦装饰天空就是灿烂的云霞(心灵手巧)(3)有没有注意§5中的这句话,再读读,觉得织女怎样?(出示§5两句话自由读)(4)学生交流: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看中牛郎心眼好、能吃苦、留下来做他的妻子,很善良。(5)引导:①牛郎什么身份(凡人、可怜的孤儿,身份卑微的放牛郎、穷困潦倒)而织女什么身份?(天上的仙女、王母娘娘的外孙女、高贵的公主)一个是人间的穷小子,一个是天上的仙女、高贵的公主,两人身份多么悬殊。但织女不嫌弃,反而看中他的勤劳善良,这说明织女很善良。(善良)(5)重点引导“勇敢”。①再读“决心”句:还读出什么?(勇敢)②变红“决心”:说明意志很坚定,不可动摇。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③你们知道留在人间与牛郎在一起意味着什么吗?(背叛:身份悬殊、天上人间、违犯天规、受严厉的惩罚;受苦:放弃天上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与牛郎同甘共苦,历尽艰辛。)(引读)但织女还是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⑤在织女眼中,荣华富贵不重要,受到惩罚也不怕,她向往什么?(自由、爱情)天庭冷漠、不自由,连下到人间也是趁王母喝醉酒后偷偷下来的。她更向往人间的自由与真情,哪怕吃苦与受罚,她也要大胆追求,多么勇敢!(板书:勇敢)(齐读)所以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4、体会爱情之美:(1)引读:大胆追求的结果是——“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2)老师这儿有一段黄梅戏的唱段,请同学们边听边感受他们的美满生活。(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歌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你看他们一个耕田一个织布,日子虽苦心中却甜蜜。三年过去了,他们又有了一儿一女。生活过得——挺美满。(齐读§6)5、知老牛:(1)牛郎织女的结合,还与一个人有关。(老牛)(2)读读文中写到老牛的片段,哪几段?(§2、3、7)想想他具有什么特点?(3)交流:善解人意、忠心耿耿、知恩图报(板书:知恩图报)§2老牛“亲密句:(读)温和地望着他,可能在想些什么?§3老牛说话(读):没有老牛的指点,牛郎娶不到织女这样好的妻子。老牛在这里,就是红娘、月老、媒人。§7:这张皮后来派上了大用场——牛郎披着它上天追赶织女。你们看,老牛至死都不忘报恩,真是忠心耿耿。6、知王母:(1)人说,天上一天,人间三年。西王母醒来的那一刻,灾难便降临了。(自由读§8~10)你觉得王母怎样?括句子、圈词语、写批注(2)交流感受(问多人):残暴绝情、心狠手辣、自私、无情、凶狠(板书:心狠手辣)(3)扣词句、说理由:句1:再说天上,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厉惩罚。圈哪些词?(变红)想象说话:王母暴跳如雷,会怎样说?(柳眉倒竖、咬牙切齿、气急败坏地说:“好你个织女,敢违犯天规,简直就是无法无天。我非把你抓回来好好收拾你?”)全然不顾织女是自己的外孙女,全然不顾织女在人间找到了幸福,不讲亲情。指名读。句2:§9一段:扣一连串动词。讲体会:两个孩子是她的重外孙,她居然不顾骨肉亲情,将孩子狠狠一推、拽着就走。句3: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这被她这么一拔、一划,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一对有情人就这样被硬生生地拆散了。(4)这西王母其实就是封建专制者的代表,他们绝情自私,心狠手辣,全然不顾人民的幸福乃至生死。7、鹊桥相会:(1)引读“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这边,织女在天河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1)“日子久了”(变红)(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甚至永远)他们就这样在岸边等着,望着。(想象说话,体会决心)他们心里会说些什么?(※割舍不下的是对他们的牵挂;※哪怕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我对你的爱永不变;※哪怕把我变成陨石,哪怕把我变成星星,我也要和你隔河相望。※天河将我们分开,但隔不断我们的心。※虽然我们分离了,但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这是他们的(决心)。(2)正如黄梅戏《牛郎织女》中唱的:纵然把我化成泥,心与人间不分离;纵然把我化成灰,织女仍是牛郎妻。(齐读)(3)他们的坚定不移的意志,他们忠贞不渝的感情终于感动了上苍。学生接读出示(配乐):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每逢这一天,喜鹊确实比平时少了许多,据说,它们都到天河那搭桥去了。(4)这故事,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修改,被加工。善良的人们不愿意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以悲剧结束,在末尾还要加上这么温暖的一笔,让喜鹊来帮忙,让这对有情人能每年相会一次。这座桥还不如说是老百姓在心中架起的一座“鹊桥”。它告诉人们: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纵然每年只能相聚一次,纵然千言万语来不及倾诉,纵然漫漫长夜孤独而难熬,这对有情人始终相信(出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多么美好的感情,多么无奈的爱情)四、总结课文,知情感。1、同学们,这就是民间故事。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爱憎分明的情感。(板书:情感)对封建专制者、对恶势力的痛恨,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愿有情人终成眷属,长相厮守。愿人们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五、作业1、抄写词语2、诵读: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译文:彩云织出各种巧妙的花样,流星传递着牛女的愁恨。纵然那迢迢银河宽又阔,鹊桥上牛郎织女喜相逢。团圆在金风白露的七夕之夜,胜过了人间多少凡俗相会。含情脉脉似流水,美好时光恍如梦,怎忍心回看鹊桥上归去的路?只要是真情久长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译文:牵牛星啊相隔得那样遥远,银河那边洁白的织女盼你。她摆动着细长柔软的手儿,梭儿札札不停地穿过布机。整日整夜她织不成一段布,相思眼泪如雨珠点点滴滴。银河流水清清亮亮可以见底,织女牛郎就相隔这点点距离。可正是那清亮的一水之隔,彼此相望不语聚不到一起。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