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汇报目录1.十一五城镇化发展回顾2.历史与区域视角下的安徽发展3.安徽工业化与产业发展4.安徽城镇发展现状5.城镇化与城乡发展战略6.城镇空间布局7.城镇规模与职能8.乡村地区发展9.次区域发展指引10.其它内容1.十一五城镇化发展回顾区位图•总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827万人(09年6795万人)•常住人口:5957万人(09年6131万人)•城镇人口:2573万人(09年2581万人)•城镇化水平:43.2%(09年为42%)•GDP:12359亿元•三产比重:14:52:34•城市:16个地级市现状图主要成效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省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5.5%提高到2011年的44.8%,年均提高1.5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7.5个百分点缩小到6.5个百分点7.56.52)城镇体系不断优化省域城市群体系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城市群“一圈一带一群”竞相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格局。沿江城市发展势头强劲,皖北、皖西城市发展普遍提速,皖南旅游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县城和小城镇也呈现出快速扩张势头。3)城镇功能明显提升指标比率城市供水率96.06燃气普及率92.04城市污水处理率8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城镇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22个市和大部分县城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部分城市适时调整了行政区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5)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北、合肥、淮南6个市先后被确定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芜湖市实行了“一元化”户籍制度,铜陵、马鞍山市率先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4)城乡一体化取得进展•全省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的2.89%上升到2010年的3.08%。•城市发展迅速。2011年,我省16个省辖市城区人口占全省29.6%、行政区域面积占全省19.1%,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51%、地方财政收入占65%、工业生产总值占6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的57%,拥有近90%的高校和技术研究中心。82历史与区域视角下的安徽发展•地理:五大板块①淮北平原②江淮丘陵③长江圩区④皖西山区⑤皖南山区•文化:三大区域①皖北:中原文化②皖中:长江文化③皖南:新安江文化历史分析结论一:开放的地理空间和多元的地域文化淮北平原江淮丘陵长江圩区皖西山区皖南山区皖北:中原文化皖江:长江文化皖南:新安江文化南京坯县寿县安城徐州周口苏州扬州开封南昌洛阳杭州安庆合肥历史视角:培育强大的中心城市,构筑开放的空间结构,形成多元的地域文化历史分析结论二:始终缺乏强大的中心城市•汉朝:亳州、炎县、和县•晋朝:周口、徐州、南京•唐朝:开封、扬州、苏州、南昌•宋朝:开封、洛阳、扬州、南京、寿县•元朝:开封、杭州•明朝:南京•清朝:安庆•建国:合肥和县区域分析结论一:在全国的地位略有上升•从比重情况看:近年来,安徽省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略有上升,从2006年的2.63%上升到2010年的2.83%。•从排名情况看:近年来安徽省GDP总量在全国的排名略有上升。2008年GDP年增长率有很大提升,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2位。•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为89%,全国排名第一。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出口仍然偏弱:外贸依存度为10.3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消费仍然偏弱: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7047元,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1708元)。全国平均水平:62%区域分析结论二:增长动力主要依赖投资经济区:非均质化区域•湖南3+5城镇群,湖北1+8城镇群,江西:环鄱阳湖城镇群•相互关联性不强,各自寻找各自的经济板块结论三:中部六省经济区各自相对独立,安徽东向联系明显安徽与区域间人流关系分析安徽:向东联系武汉“强弱强”特征安徽定位为华东板块重要产业基地,具有双重属性:出口导向和内需导向。结论四:四大经济板块开始出现,安徽融入华东板块163工业化与产业发展结论一:安徽处于第二次工业化的上升通道二产比重开始超过三产,二三产共同发展。开始差值先不断增大,而后又有所降低。工业化加速,二产增速加快,增速超过三产三产比重开始上升,二三产共同发展三产比重高于二产,差值趋于稳定三产高于二产且差值减少二三产比重差额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前工业化工业化前期后工业化农业0安徽所处阶段发展阶段:安徽处于M型曲线的上升通道结论二:整体经济发展相当于江苏2003年水平GDP人均GDP亿元元安徽2010年123592010年20887江苏2003年124612004年20852徐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2002年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江苏借鉴:•工业集中•城市集中(三大都市圈)•对接上海•培育服务宁波长三角家电制造基地:西门子、伊莱克斯、方太、帅康、奥克斯、春兰无锡上海泰州顺德中山、珠三角家电制造基地:美的、格力、康佳、创维、格林柯尔、TCL胶州半岛家电制造业基地:海尔、海信、奥柯玛青岛滁州合肥芜湖合滁芜家电制造基地合肥:美菱、荣事达、海尔、三洋、长虹、格力滁州:康佳、科西华、扬子芜湖:美的、日立家电制造业异军突起•09年冰箱产量1565万台,全国第一•洗衣机1000万台,全国第二;•空调1022万台,全国第二。服装制鞋业加速转移案例:百丽鞋业,空间分布:宿州日化及食品类不断增强案例:联合利华,空间分布:合肥休闲娱乐产业逐步集聚案例:方特,空间分布:芜湖问题:(1)化工产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2)缺乏创新与品牌推动的所导致的产业再转移化工产业沿江转移初现结论三:内生产业占主导,转移产业在形成结论四:工业化不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制造业就业贡献比皖江安徽中国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上海天津23%20%28%43%43%38%49%41%38%36%2009(2008)制造业就业对城镇单位就业的贡献率比较224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现状•水平低:201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49.68%,安徽43.2%•增速快:2000-2010年全国年均增速1.3%,安徽1.5%结论一:城镇化水平低,增速快,向特大城市、县城集聚明显•城镇人口出现向特大城市、向县城集聚的趋势•4个特大城市:合肥(310)、淮南(109)、芜湖(147)、蚌埠(104)•5个大城市:淮北(86)、马鞍山(74)、阜阳(82)、六安(60)、安庆(76)•10个中等城市(含两个太和县、阜南县城)•59个小城市:县城结论二:异地城镇化特征明显,不稳定的非完全的城镇化特征明显异地城镇化明显•2010年(六普数据),净流出人口为912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约为13%。外出半年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2%。(阜阳、六安等市达30%)•外出人口以省外流动为主导,长三角地区占主要比重。2008年户籍人口(6741万)农村人口(4262万)城镇人口(2479万)农村劳动力(3015万)农村非劳动力(1247万)农村从业劳动力(非农产业1422万,农业劳动力468万)剩余劳动力转移(1125万)省外转移(810万)省内转移(315万)短时间转移(230万)向城镇转移(85万)2009年末城镇人口(根据城镇化水平逆推得出2581万)机械增长自然增长(17万,6.45‰)1、省辖市区占40.8%,其中合肥市区占19.4%2、在本县内:55.9%3、其他县的占3.4%2008年人口城镇化结构图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等测算整合而成不稳定的非完全的城镇化特征明显•省外:70%•省内流动:20%•稳定城镇化:10%结论三:全省城市发展差异明显第一类:合肥、芜湖人口经济双增长(城镇化工业化双轮驱动)第二类:安庆、黄山、六安、宣城(城镇化快于工业化)第三类:淮北、阜阳、马鞍山、铜陵、池州(工业化快于城镇化)第四类:蚌埠、淮南、宿州、亳州、巢湖、滁州(工业化城镇化都相对较差)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合肥芜湖安庆黄山六安宣城淮北阜阳马鞍山铜陵池州蚌埠淮南宿州亳州巢湖滁州一类:双升二类:人口增经济降三类:人口降经济增四类:双降人口比重2000人口比重2009经济比重2000经济比重2009基于长途汽车交通流量:•一级节点:合肥;•二级节点:阜阳、宿州、芜湖•人口向合肥集中趋势明显总量分析节点分析合肥、芜湖发展最突出•商品流、资金流向合肥、马芜铜集中趋势明显银行资金流及主要金融中心分析•资金主要流入地:合肥、芜湖、铜陵•流出地:宿州、阜阳、亳州、安庆存款区位商/贷款区位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结论四:全省分区发展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差距大问题1:皖北与皖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皖北与皖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增大。•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皖北城镇人口集聚程度不断下降。当前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问题2: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匹配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省市区域年份人均GDP元城镇化率%日本19551607855.5浙江20021697850.0-54.0江苏20031683046.8全国20061616543.9安徽20091640842.1问题3: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不匹配1)南北差异明显安徽各市总人口分布安徽各市人均GDP趋势面分析2)中心城与县城的人口经济错位行政区和经济指标关系问题4:行政板块与经济板块不匹配小马拉大车,大马没车拉335安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战略城镇化方针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现状特征加速工业化加速城镇化,双轮驱动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的不匹配城市发展差异大,分区发展差异大加强集聚促进统筹分区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鼓励省内异地城镇化差别化发展政策行政板块与经济板块的不匹配稳定城镇化与非稳定城镇化不协调城镇化战略发展阶段核心问题安徽特色发展方针•推进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发展,促进城镇化提速提质。•实施分区差别化发展政策,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鼓励省内异地城镇化,引导人口合理有序迁移。工业结构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因素情景2008-20152016-20202021-2030高方案(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延续现状速率116107227稳步提高2114144246大力提高3184172268基准方案(依据安徽省861计划)延续现状速率4-795202稳步提高591132221大力提高6161160243低方案(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延续现状速率7-6434121稳步提高83471140大力提高9104199162•工业结构所需劳动力:基准方案(332)—劳动力高方案(231)—劳动力低方案(176)需求总量:739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稳步提高(241)—稳步提高(87)—稳步提高(36)提供总量:364万人预测至2020年回流300万,2030年回流450万。(1)回流人口预测方法一:劳动力与就业的供需模型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表:不同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模式下城镇就业岗位的需求增量(万)年份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GDP与江浙沪人均GDP之比安徽省净流出人口(万)安徽省回流人口规模(万)2009100630.30992--2020363000.456403602030715000.51490510(1)《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根据(1)中江浙沪人均GDP的增速(6%)计算而来。预测至2020年回流人口约为360万;2030年约为510万。前提1:外出人口与人均GDP具备相关性前提2:安徽发展速度快于江浙沪发展速度方法二:人口与经济增长规律回归模型表:基于人口与经济增长回归模型预测回流人口现状20202030户籍人口(万)682774007800外出人口预测基数(万)9111000回流劳动力劳动力与就业供需模型---305487人口与经济增长回归模型310510推荐300500常住人口95767007300(2)常住人口规模预测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