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作文•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中有学问,比中有情怀,比中有智慧······•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关键词是“比”。在字典里,“比”的义项较多,材料中的“比”应当侧重于“比赛”“比较”“对比”等。但又不能只写“比”,因为“比中有学问,比中有情怀,比中有智慧”,后面的省略号则可由考生自己去拓展,如比中有“志气”“豪气”“理想”“信念”“精神”等都可以。•“比中有学问”,这里的“学问”提醒我们,应该明白比的意义在哪儿,为什么要去比;比什么,哪些应当比,哪些不能比;又怎么比等。•“比中有情怀”,这里的“情怀”可以是对自我的超越,对他人的关照,对家国的担当等。•“比中有智慧”,这“智慧”当放眼长远,立足现实,其最高境界当为“与自己比”,唯有不断地超越自已战胜自己才能超越他人。•高手过招,比的正是“修养、自觉、善良、担当”这样的心胸和境界。如果在立意中,能扣住其中某一个关键词深入下去,写出我们的真情实感,会达到最佳效果。立意角度参考:•比要适度;•比出情怀;•超过自我;•当比则比,不当比则淡然;•比的学问;等等。好题举例•1、万类霜天竞自由•2、当C罗遇上梅西•3、不以成败论英雄•4、京东与淘宝•5、将心比心•6、比中窥人•7、比比皆智•8、不比,何来精彩•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不足之处•1、立意不明确,中心不突出•要小切口,挖得深•2、行文要有切题意识•3、段句要有过渡意识问问自己:我全文是围绕题目展开的吗?我下文是承接上文而来的吗?我段与段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吗?还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比或不比,主动权在你•世界上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人也不会拥有一模一样的双手。同一事情总会存在着对立的观点。因为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对问题的见解自然各有表述。正如诗人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用不着和别人比较。活出自己的色彩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其实这样的感叹,中国各朝各代的文人骚客都有,他们不屑与呼风唤雨的大官重臣比权量力,他们坚持自己处世原则,图的是心安理得。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比肩”于官场,隐居山水之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写出了“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句子,若不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怎么会有如此宁静淡泊之心境。我想他是有桃花源的,不在这茫茫红尘中,只在他“落英缤纷”的心田里。•林徽因说:“真正的安静,不是远离城市的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古往今来,不与别人攀比,只问内心,单纯追求自我价值的名人数不胜数。最终也都获得了自己领域的成功。•不比,是一种人生途径。•有人说:“我们要常拿自己与他人比较,发挥自己的长处,改善自己的缺点。”《论语》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充分证明了在比较中我们能反思、进步。英国前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就是一位酷爱“比”的女强人。她自小在学校里成绩拔尖,几乎都是第一,哪怕是由于生病导致她下降到第二,她也会鞭策自己在下一次考试中获取第一。乔布斯的苹果也是从残酷的比较中不断创新的。不比较,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正如冰心所言:“你在角落里孤芳自赏,你的世界便小了。”•比较,或许是永远向上的车轮,它来自于内心原始的一种驱动力,促使你超越对手,超越自我,让你或产品成为你自己都想像不到的优秀。•比,也是一种人生途径。比或不比,这是你的一念之间。一念执着,决定你以后的高度。比或不比,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或许一个是秋天般娴静恬适,怡然自得;或许一个如夏天般炽热浓烈,酣畅淋漓。但你的人生节奏只有你自己能把握。或轻慢如高山流水,浅吟低唱;或急促悦耳,热情奔放。•但我想在学习或事业方面我们应当比。一般的时候,和自己比进步;好的时候,与强者比能力。在生活方面我们应当不比,你是你生活的主宰者,每份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当然生活是多元的,你可保持自我、活出本色;也可知己知彼、比出精彩。但人生即选择。比或不比,主动权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