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考点梳理考点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____。(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非生物生物温度(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竞争共生寄生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__________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__________和改变着环境。如蚯蚓能疏松土壤;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地衣使岩石不断地风化等。适应影响考点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_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片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环境跟进点拨:理解生态系统时不能把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分开来理解。如“一条河内所有的鱼是一个生态系统”,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动物跟进点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不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是光能。3.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2)食物链的特点: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人、分解者不能写入;写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起点是绿色植物,终点是最高级的动物;箭头指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箭头由生产者指向消费者,由低级消费者指向高级消费者,如:草→虫→鸟→蛇→鹰。吃与被吃跟进点拨: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作用)。(3)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如图1-2-1)。跟进点拨:确定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的方法: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即植物,终点是这条链的最后一个消费者;链中每出现一个分枝,则等于多一条食物链。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流动的。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在生态系统中,随着环境的变化,各种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和所占的_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当外界干扰超过此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2)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________(选填“强”或“弱”)。例如,一般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一些。食物链食物网数量比例限度强强考点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__________的总和就叫生物圈。2.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__的大部和__________的表面。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3.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4.____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森林海洋农作物绿色水库地球之肾生物圈重点实验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制订计划并实施】1.在铁盒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明亮两种环境(实验装置图如图1-2-2所示)。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将统计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跟进点拨:①鼠妇数量最好是10只,数量太少会引起偶然误差;②统计实验结果时,要统计各小组的平均值,这样可减小实验误差;③阴暗一边为对照组(所有条件都满足鼠妇的生活),明亮一边为实验组,形成有光和无光的对照,变量是光。考点精练考点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题再现】1.(2014广东)在我省生长着外来物种薇甘菊,它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严重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的关系是()A.竞争B.捕食C.寄生D.共生A2.(2015广东)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阳光、温度和水属于非生物因素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C.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只能适应环境D.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3.(2016湘潭)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AB【考点演练】1.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B3.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考点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考题再现】2.(2015广东)图1-2-3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B.牛和田鼠之间是竞争关系C.猫增多不会影响土蜂的数量D.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B3.(2016广东)图1-2-4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C【考点演练】1.下面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B.一片小麦C.一群大雁D.一堆蘑菇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是()A.生产者和消费者B.分解者C.阳光、空气和水D.食物链和食物网AD考点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考题再现】1.(2014广东)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B.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C.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D.每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D2.(2016广东)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C.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考点演练】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就是地球B.生物圈是指所有的生物C.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D真题强化考点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016宿迁)如图1-2-5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和生活在非洲的大耳狐,导致它们耳朵大小差别的环境因素主要是()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C3.(2016湘潭)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C.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D.蚯蚓能疏松土壤5.(2016海南)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境B.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D.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只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DC考点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2.(2016福州)以下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月季→蚜虫→瓢虫B.阳光→月季→蚜虫→瓢虫C.月季←蚜虫←瓢虫D.阳光←月季←蚜虫←瓢虫13.(2016海南)下列各选项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B考点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5.(2016海南)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海口的万绿园B.五指山的热带雨林C.琼海的万泉河D.昌江海尾的湿地公园16.(2016永州)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一般都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B.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C.“阳光→草→鼠→狐”可称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D.大气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绿色植物体内BC章节测试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蚯蚓能疏松土壤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AC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哪项能够说明生物适应环境?()A.蚁穴溃堤B.青蛙冬眠C.蚯蚓松土D.大树底下好乘凉7.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BB19.东星中学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对一块农田观察后,画了如图1-2-7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你分析,下面哪项是正确的?()A.这个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B.这个食物网是一个生态系统C.这个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D.蛇和鸟能够获得最多的能量C22.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1-2-8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D.5种动物中有2种肉食动物和3种植食动物B学习很辛苦,但并不痛苦;学习没有什么捷径,苦学才是根本;在你没有找到“不用重复就可以学习好”的方法之前,请不放弃“重复”这种最简单、最有效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