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课件(打造精品免费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学习目标孟子(约前372~前289)走近作者孟子名,字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并尊称他为,《孟子》是记录孟子、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轲子舆战国孔孟亚圣仁政民贵君轻孟子名轲,邹人(今山东邹县),三岁时父亲逝世,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家以后,便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子不学,断机杼。昔孟母,择邻处;童年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滕国,滕国太子对孟子的“仁政”十分感兴趣,于是孟子便在滕国实行他“仁政”的思想。遗憾的是,滕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政”思想。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孟子的思想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c、“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的仁政思想一、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二、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三、反对不义的战争。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府孟林亦称亚圣林,位于邹城市东北孟子墓碑孟庙亚圣殿→←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亚圣府孟子后裔居住的地方孟府仪门→孟庙康熙碑亭→←孟母林神道时代背景: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读准下列字音王好()战hào弃甲曳()兵yè数()罟()不入洿()池ɡǔwū衣()帛()鸡豚()狗彘()之畜()túnzhì庠()序xiánɡ饿殍()piǎoyìcùbó然而不王()者wànɡxù移其粟()于河内sù申之以孝悌()tì•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之:主谓间。/助词,无意。于:对于。焉耳矣:语气词连用。河:古义:黄河凶:古义:荒年,年成不好移:动词的使动用,使……迁移于:到、往粟:谷子,泛指谷类亦然:也是这样亦:也,然:代词,这样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察:考察、了解之:的无如:没有像之:主谓之间/这样加少:更少。加:更。也: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移其民移其粟民不加多民不加少尽心无如寡人之用心※梁惠王尽力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困惑?梁惠王:河内凶,移民移粟,河东亦然。感到困惑背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增添人丁,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想一想,梁惠王为什么会如此在意本国人口的多少问题?1、字词句重点:寡人之于国也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寡人之于国也(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察邻国之政(邻国之民不加少)2、特殊句式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于之对于往、到取独的介宾后置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好:喜好。•请:请允许我。•以:用•喻:比喻。•填然:击鼓声。•鼓:击鼓,名→动。•之:音节助词。•兵:兵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曳(yè):拖着。•而:修饰连词。•走:逃跑。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开始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或:有的人。•而:表顺承•止:停止。•以:凭借、用、拿。•笑:耻笑。•何如:表疑问,怎么样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原因,那么孟子有没有正面回答呢?阅读与思考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原因,那么孟子有没有正面回答呢?孟子没有正面回答梁惠王的问题,而是回答“请以战喻”。用设喻的方式,这样既不容易激怒对方,又便于启发对方。阅读与思考成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做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在课文中,该成语的运用意在说明什么?该成语的含义是什么?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耳:罢了,语气助词•是:这•亦:也•走:跑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特殊句式是亦走也:重点习惯句式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2.直不百步耳3.是亦走也判断句“有的……有的……”“只……罢了。”“这是……呀。”第三部分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如:如果•此:这,指示代词。•无:通“毋”/“勿”,译为“不要”•望:希望,指望。•于:比,介词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如何理解“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一句?这句话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违:违背,这里指耽误。胜:shéng尽,完。食:吃也:句末语气词。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数(cù):密。罟(gǔ):网。洿(wū):深。以:按照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此)王道之始也。”是;这样养:供养生/死:活着的人/死了的人。动—名丧(sāng):为动用法为----办丧事。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百姓对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养生:古:供养活着的人憾:遗憾。王道:为王之道,之:的始:开端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养民的主张,三组排比)合理地发展生产,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这是使民增多的初步措施,也是实施仁政的开始。“王道之始”: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不入洿池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之:的•树:名→动,栽种;•之:音节助词/代词,指宅•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以:把、用、拿。•衣:yì,穿,名→动•帛:丝织品;•豚:小猪;彘:大猪;•之:的•畜:动词,喂养、畜养。•无:通“勿/毋”,不要•失:错过;耽误。•其:代词,它们。•食:吃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以:把、用、拿。•孝:尊敬父母•悌:敬爱兄长;•义:道理•颁:通“斑”•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于:在•之:的•夺:耽误•其:代词,它的。•可以:可以凭借•谨:形→动,认真从事•庠、序:古代的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申:反复陈述;•之:代词,老百姓百亩的田地能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学校的教育,宣扬孝敬长辈的道理,头发斑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了。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然:这样•而:表转折,却王:wàng,名→动,为王,统一天下•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还不曾有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蓄,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教民的主张,四组排比)“王道之成”养育教化百姓(治贫也治愚)是使民增多的措施,也是仁政的内容。养民教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谨庠序,申孝悌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食:动词,吃;名词,食物•而:表转折,却•检:制止、约束•涂:通“途”,道路•莩:饿死的人•发:开仓赈济•岁:年成•也: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诸侯贵族)“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下层百姓)一方面揭示出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梁惠王仍然不爱民(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反驳)以及君王对待臣民应有的态度。※哪两句使用对比手法?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情况?目的何在?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是:这•何:什么•异:区别、不同•于:与•而:表修饰•兵:武器•罪:名→动,归罪归咎•斯:那么,就•至:到达,这里是归顺•焉:语气词,了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那么天下的百姓便会投靠您了。”狗彘食人食

1 / 1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