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唐宋之变-(共44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走进宋代陈寅恪:“华夏民族之历史,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赵宋之世也。”汤因比:“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黄仁宇:“历史进入了宋朝就好像从古代进到了现代”。名人印象你的印象重文轻武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理学兴盛国穷民富积贫积弱冗官冗兵复习课(两个课时)960-1127唐五代十国618-907北宋907-979南宋1127-1279辽、西夏金、西夏时空定位中央二府三司制租佃关系普遍不抑兼并王安石改革一、基础梳理文化政治陶瓷之路理学活字印刷、指南针发明并外传火药广泛运用个性化书法宋词、话本、南戏五大官窑文人山水画、风俗画地方收钱权兵通判谏院科举制与少数民族政权并存对峙城市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思想文化上:经济上:政治上:制度加强。宋的边境战争一度频繁,但密切。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农业、手工业、商业超过了前代,中国的封建经济。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新高峰,在世界处于地位。总特征:中华文明走向领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民族交融高度繁荣南宋成熟一、基础梳理二、真题感悟年份考点立意18·I·26宋代民营手工业18·I·41宋代乡约制度18·Ⅲ·25宋代科举考试社会阶层流动17·Ⅲ·27同一历史事实有不同记载,史学理论16·Ⅰ·26史学理论:重史传统对皇权的约束16·Ⅱ·26宋代土地政策不抑兼并的结果15·Ⅰ·26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影响东南社会地位15·Ⅰ·40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重视思辨)15·Ⅱ·26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农业技术进步)14·Ⅰ·26宋明理学:本善习远14·Ⅱ·26北宋交子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13·Ⅰ·25理学成为统治思想13·Ⅱ·25宋代不抑兼并导致自耕小农衰退频考:政治:科举制约束皇权经济:不抑兼并经济重心思想:理学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热点:公平正义基层治理三农问题起源发展鼎盛成熟先秦秦汉隋唐宋元唐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日本学者内藤湖南1910年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提出“唐宋变革论”:唐代是中国中世的结束,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始。“唐宋变革论”经济之变政治之变“唐宋变革”思维导图文化之变《旧唐书》所载从唐肃宗到唐代末年之间的人物,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出身于寒素者不及七分之一,如果以宰辅的家世作比较,两者的比例更加悬殊(80%∶7%)官员身份变化:《宋史》所载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均摘自梁庚尧《宋代科举社会》以为主以为主寒门庶族门阀士族三、微专题突破突破1:唐宋政治变革士族政治痕迹浓厚纯粹的官僚政治政治特点:需要注意的是,科举考试在唐代虽有较大发展,但在面向社会、公平竞争等方面还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它保留了察举制的残余,推荐在科举考试中仍然占有突出地位。——杨宁一《新视野、新知识》963年,宋太祖下诏:“礼部贡举人,今后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为杜绝朝臣请托,宋政府在科举考试中推行“锁院制”,即主持考试的知贡举(考官)确定下来后,马上进入贡院(考场),不得出外,不得与外人交通,食宿都得在贡院之内。”——吴钩《宋朝的科举制度和唐朝有什么不同?》科举制度的变化:仍保留察举和推荐禁止公荐,推行锁院制,完善科举制(18·Ⅲ·25)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的原因。1、科举制度完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2、吸取唐末五代十国武人拥兵作乱的教训;3、重文轻武的国策。祖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天、誓约、条贯、道理、祖宗法、史官(修史)、共治政体(政治权力结构的设置)、经筵(陪侍帝王读书论学)、君臣共商国是、公议(公众评议和舆论)。宋朝皇帝所受10道束缚——吴钩《皇权的限度,以宋代为例的考察》宋代权力结构图制约君主专制的力量来自文官政治,纵观宋史,君主专制被控制在较低的程度。完善的文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唐宋政治变革小结政治特点:从士族政治痕迹浓厚逐渐转变为纯粹的官僚政治。官僚集团:世家大族逐渐被寒门出身的文官集团所取代。选官制度:科举制日趋成熟。从唐朝开始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宋代得以最终完成。在经济结构上,传统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土地转移和流通的频率加快,租佃契约关系得以确立。这种变化诱发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地主取而代之,平民社会的因素开始显现,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宋代经济革命,一般是指农业革命、货币革命、科学技术革命、能源革命、交通(水运)革命、商业革命、市场革命以及都市化方面的重大变化。——摘自胡志宏《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三、微专题突破突破2:唐宋经济变革李瑞华:唐代开元以后,均田制被破坏,土地私有制发展。宋代地主土地私有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居绝对的优势地位,从而奠定了租佃经济的物质基础。(1)农业革命高德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庶之十分严格。而到了唐中叶以后,由于均田制度崩坏,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导致土地的加速流转,加上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世族地主世代相袭的地产大多转入新兴的庶族地主之手。经过唐宋变革,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为庄园主打战),佃客(为庄园主耕种)等作为贱民不存在了,中国进入了“齐民”(平民)为主的社会。国有土地(均田制)世族地主土地自耕农经营(1)农业革命土地经营契约租佃经营(庶族)地主土地私有土地政策不抑兼并土地形态限制兼并唐朝宋代(自耕农-国家)(佃客部曲-庄园主)(佃农-地主)田庄规模集体经营【学术争鸣】“不抑兼并”的影响?蔡绍荣:北宋的不抑兼并不是一项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策,它严重损害了自耕农经济,是对生产力发展的反动。杨宁一:在租佃契约关系下,佃户尽管有沉重的地租负担,但基本摆脱了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因此,可以说租佃制是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于千千:不抑兼并使得国家、地主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呈现了有效率的状态,激发小农的生产积极性,并努力提高其生产效率。消极:导致自耕小农衰退,国家农业收入减少。积极:契约关系使农民对国家和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民自由度提高,调动其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全面发展。(13·Ⅱ·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18·I·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2)手工业革命宋朝是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宋代是否具备原始工业化的某些条件?(原始工业化:即工业化之前的准备阶段)煤铁革命雇佣劳动?学术争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间:秦汉?唐朝?宋代?(次之)明清?(主流)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你如何评析宋朝发生商业革命这一观点?(可以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理由充分,逻辑表达)(3)商业革命赞成,宋代出现商业革命城市的变化?货币的变化?商路的变化?政策的变化?不赞成,宋代并没有出现商业革命(宋代和16世纪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1)从发展水平和范围看宋代:西方:(2)从影响看宋代:西方:不赞成,宋代并没有出现商业革命(宋代和16世纪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1)从双方发展水平和范围看宋代——工商业的发展仍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对外贸易仍以官方贸易为主,官营手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比较狭小;西方——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从影响看宋代——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推动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西方——商业革命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资本主义和资产级力量的成长。(15·Ⅰ·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的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南移的影响(4)重心变化:趋于平衡最终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南迁先进技术劳动力南方相对稳定自身潜力重视开发对城市发展?对海外贸易?对人口分布?对文化教育?对生态环境?对民族关系?原因多重角度看影响(南方沿海城市发展)(海外贸易兴盛)(南方人口膨胀)(文化重心南移)(南方开发过度)(民族交融)唐宋经济变革小结农业革命:从限制兼并到不抑兼并;从土地国有制的崩溃、士族地主衰落到庶族地主私有制发展;从自耕农经营、田庄集体规模经营向契约租佃经营转变;手工业革命:原始工业化萌发(雇佣、煤炭革命等)商业革命:城市革命、货币革命、交通革命经济重心之变:从趋于平衡到完全南移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唐宋变革的主要力量是士大夫。这个来自民间社会、但又能够集政治精英、社会精英、文化精英为一体的士大夫群体,有力地推动了唐宋之际的思想变革,他们主导了一种新型儒学的兴起和发展。——朱汉民《宋代士大夫与唐宋学术转型》根据材料和所学,用唯物史观分析影响唐宋文化变革的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政治变革科举制完善士大夫群体宋代思想文学艺术的繁荣经济变革手工业、商业市民阶层文学:六朝至唐初流行四六骈文,唐中叶变为散文体的古文,诗文由重形式变为重自由表达;唐末兴起的词,宋元发达的曲,打破音律,表达更加自由,曾经属于贵族的文学一变而为庶民之物。艺术:六朝隋唐盛行彩色壁画,五代两宋渐改为屏风画;金碧山水就衰,白描水墨转盛;作为宏伟建筑装饰品、贵族道具的画,变为平民出身官吏在流寓之际也便于携带、展览的卷轴。乐、舞的变化也同样是从适应、服务于贵族生活,转以迎合平民趣味为趋归。——牟发松《“唐宋变革说”诸问题述评》突破3:唐宋文化变革三、微专题突破根据材料,概括唐宋文艺的主要变化(4分)贵族文化庶民文化(市民阶层)(雅)(俗)长短句、自由表达(雅俗共赏)哀江南赋序(南朝庾信)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对仗,工整、律令、和谐(雅)骈文唐诗宋词贵族文化市井文化奔放恢宏、敦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