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公园规划设计概述第一节城市公园概论1公园的概念2公园的功能与作用3公园的类型4公园的起源与发展1.公园的概念城市公园是为供城市居民提供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或公共团体经营的市政设施。唐学山园林设计P1802.公园的功能与作用(1)城市公园的文化、游憩功能(2)城市公园的经济功能(3)城市公园的景观功能(4)城市公园的生态功能(5)城市公园的防灾避险功能3.城市公园的分类1.美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2.德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3.日本城市公园分类系统4.我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1.美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1)儿童公园,(2)近邻娱乐公园,(3)运动公园(包括运动场、田径场、高尔夫球场、海滨、游泳场、营地等),(4)教育公园,(5)广场公园,(6)市区小公园,(7)风景眺望公园,(8)水滨公园,(9)综合公园,(10)林荫大道与公园道路,(11)保留地。2.德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1)郊外森林公园,(2)国民公园,(3)运动场及游戏场,(4)各种广场,(5)花园路,(6)郊外绿地,(7)蔬菜园,(8)运动公园。3.日本城市公园分类系统(1)儿童公园,(2)邻里公园,(3)地区公园,(4)综合公园,(5)运动公园,(6)风景公园,(7)动、植物园,(8)历史公园,(9)区域公园,(10)游想观光城市,(11)中央公园。4.我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1)综合性公园,(2)儿童公园,(3)动物园,(4)专类动物园,(5)植物园,(6)专类植物园,(7)盆景园,(8)风景名胜公园,(9)其他专类公园,(10)居住区公园,(11)带状公园,(12)街旁游园。(13)其他还有一些专题性较强、面积相对较小的公园:专类花园、药物园、岩石园等,这些小型专题园由于其小而精、有自己的突出特色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建立科学的分类系统,有助于正确地把握各类城市公园的性质,从而合理有效地进行建设与经营,以满足现代社会生活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4.公园的起源与发展公园的起源起始于西元前二千多年的幼发拉底河下游的一個名为Sumer的民族开始设立经营。中國与波斯的宮廷中皆有苑囿供王公貴族使用。4.1英国城市公园的发展19世纪之前的公园从18世纪开始,英国王室所拥有的林苑,狩猎场向市民开放,这些绿地与已经开放的公园成为英国城市早期开放空间的雏形。19世纪之后的公园背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产业革命带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导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代表性公园:摄政公园伯肯黑德公园摄政公园平面图1838年开放的摄政公园(Regent’spark)的成功导致了英国建造城市公园的热潮。伯肯黑德公园平面图1847年开放使用的伯肯黑德公园,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开放,标志了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4.2美国城市公园的发展1.“公园墓地”运动2.城市公园运动(thecityparkmovement)•19世纪中期最先在波士顿掀起了“公园墓地”运动。•墓地建设多选择在郊外景色优美的地方,同时结合了公园设计的手法,并且由宗教团体、市议会和联邦政府以及私人共同出资建造。公园墓地使得人们认识到了公园的魅力,从而拉开美国公园建设的序幕。“公园墓地”运动主要人物:城市公园运动(thecityparkmovement)马尔什(G.P.March)唐宁(A.j.Downing)奥姆斯特德(F、.L.Olmsted)19世纪中叶,在美国开展了一场关于建造城市公园的大讨论。一些专家在看到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城市的可能性时,也思考着如何保护大自然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问题。时间地点19世纪中叶美国马尔什(G.P.March)理论从认真的观察和研究中看到了人与自然、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地合作。时间地点1851年纽约造园家唐宁(A.j.Downing)事迹倡导修建纽约市第一个公园,即后来的中央公园。时间地点1858年美国纽约景观建筑师奥姆斯特德(F、.L.Olmsted)事迹主持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绿色草原”(GreenswardPlan)特点:1.公园绿地的建设走上了法律的轨道。2.通过政府发行“公园债券”筹集建设资金。3.公园建设与城市化同步进行。纽约中央公园纽约中央公园景色纽约中央公园景色南北战争结束后建成的布罗斯派克公园的设计延续了中央公园的自然风景式风格,更为强调休闲娱乐功能的开发,娱乐和体育文化设施比较齐全。是当时一座典型的综合性公园。布罗斯派克公园:纽约中央公园和布罗斯派克公园的建设引发了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4.3中国城市公园的发展(1)中国公园的起源(2)清末时期的公园(3)1949年前的公园(4)1949年后的公园(1)中国公园的起源周文王的囿“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孟子卷二梁惠王章句(2)清末时期的公园1868年上海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1885年上海张园的开放1890年上海的华人公园的开放1905年:无锡的“公花园”1868年上海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1885年上海张园的开放1905年:无锡的“公花园”(城中公园)1905年,由一些名流士绅倡议并集资,在无锡城中心原有几个私家小花园的基础上,无锡人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园。占地3.3公顷,具备现代“公园”意义和功能特征的公园,故称“华夏第一公园”。1949年前的公园1914年北京中央公园、北海公园、颐和园的开放兆丰公园(1914)法国公园(也称顾家宅公园,即今复兴公园)(1907)厦门中山公园(1927)长沙天心阁公园天心阁公园创建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是古城长沙最早供人游览的名胜园林。南京玄武湖公园(1911)1949年后的公园上海世纪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北京植物园成都活水公园广州越秀公园广州越秀公园第二节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l)贯彻国家在绿地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遵守相关规范标准。如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及相关文件等。(2)充分考虑到人民大众对公园的使用要求,丰富公园的活动内容及空间类型。(3)继承和革新我国造园艺术系统,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创造我国特有的公园风格和特色。(4)因地制宜,使公园与当地历史文化及自然特征相结合,体现地方特点和风格,使每个公园都有自己的特色。(5)充分利用公园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组织公园各个构成部分,使不同功能区域各得其所。(6)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满足工程技术和经济要求,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期建设计划及经营管理措施。(7)注意城市公园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奥姆斯特德原则(1)保护自然景观,恢复或进一步强调自然景观。(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形式。(3)开阔的草坪要设在公园的中心地带。(4)选用当地的乔木和灌木来造成特别浓郁的边界栽植。(5)公园中的所有园路应设计成流畅的曲线,并形成循环系统。(6)主要园路要基本上能穿过整个庭园,并由主要道路将全园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奥姆斯特德原则的要点:①强调公园的规划必须满足人的需要,满足环境的需要;②强调保护自然景观,强调自然式,并提出公园中乔灌木的应用及草坪、园路的规划布置。作业(调查分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分析一例你喜欢的现代公园例子公园的主题、设计要点、突出的表现方法、人文地理历史性的处理等方面入手总结你所分析的公园其优缺点。从总体到局部分析,不能只有大量图片。要求:统一用A4纸打印,注意文字和图片的排版;(张数不限)第X周上课时交;要求以宿舍为单位考在优盘里,下次课以抽签的方式抽取同学上台讲述。第二章公园设计程序、内容和方法设计建议对自然环境的渴望;与人交往的需求.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创造一处富余变化的环境;使用解说性标志;给无需修剪的树木以空间;设置曲折的道路;保留自然生长的植物;单独提供场地给(吃饭、读书、户外学习的)人;让人坐下来的区域;设置休憩区;对面有景的场所放置椅子等。与人交往的需求与人一起去的:目的是聊天或吃东西;来公园与其他人见面。与人一起去的容易向人描述;适合社会交往的座位安排方式;提供活动座椅;提供野餐桌;在视觉上有吸引力的穿行路线;相对可以固定的专用领地;。来公园与其他人见面相对开放的布局;椅子等布置在相对固定的设施旁;创建一个交通系统,人们可有一个潜在的交往区域。第一节城市公园规划布局(一)公园规划结构(二)规划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形式(三)公园布局形式的确定(一)公园规划结构1.景点与景区2.风景视线与景观序列(1)景点景点是构成公园的基本单元。具有一定的景观艺术审美价值,可给人以美感,这样的观赏点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景点。(2)景区由若干个景点组成,若干个景区组成整个公园,这是我国传统的“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手法。景区中的景点是相互关联的,各景点在景观构成和空间组织上的有机统一,组成一个完整协调的景观空间。一个公园内的各个景区都应有自己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一定的景观识别性,并服从于公园总的主题和特点;各个景区之间也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同样通过一条景观联系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共同构成整个公园的景观特色。杭州西湖的花港观鱼公园以“花、港、鱼”为观赏特色根据全园的景观布局,游览序列,全园共划分了6个主要景区,各个景区独具特色,并统一于“花、港、鱼”这一共同主题。(3)风景视线观赏点与景点间的视线,称为风景视线。有了好的景点,必须选择好观赏点的位置和适宜的视距,即确定风景视线。风景视线的布置原则,一般小园宜隐,大园宜显,小景宜隐,主景宜显,在实际规划设计中,往往隐显并用。风景视线布置手法:①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②欲显还隐的风景视线:③深藏不露的风景视线:①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采用“显”的手法,可用对称或均衡的中轴线引导视线前进。中心内容、主要景点,始终呈现在前进的方向上。利用人们对轴线的认识和感觉,使游人意识到轴线的顶端是主要景观所在。在轴线两侧,适当布置一些次要景色作为主景的陪衬。这种风景视线形式,一般在纪念性公园和平坦用地上有特定要求的公园应用较多。②欲显还隐的风景视线:利用地形、树丛等对主要景物进行障景的同时露出景物的一部分,逗引人们接近景点。这种风景视线的作法在我国传统的古刹丛林风景区中应用较多。③深藏不露的风景视线:将景点或景区深藏在山峦丛林之中,由甲风景视线引导至乙风景视线,再引导至丙风景视线、丁风景视线等。风景视线可以自正面而人,或从侧面迎上,也有从景物的后部较小空间内导人,然后再回头观赏,形成路转峰回、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空间变化。杭州灵隐寺、虎跑寺、昆明金殿风景区等在景区布置基本上都采取的是藏而不露的处理手法。(4)景观序列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的结构处理方式。一部戏剧、影视作品一般都有序幕、发展、转折、高潮、尾声的处理。城市公园的景点、景区在游览线上主次展开过程中,通常分为起景、高潮、结景三段式进行处理。也可将高潮和结景合为一体,到高潮即为风景景观的结束,成为两段式的处理。三段式、两段式的概念顺序表示。三段式:①序景--起景--发展--转折--②高潮--③转折--收缩--结景--尾景。二段式:①序景--起景--转折--②高潮(结尾)--尾景。(二)规划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形式1.规划布局的一般原则(1)根据城市公园的性质、功能确定公园的内容、设施与形式。性质、功能是影响规划布局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的性质、功能的公园就有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如纪念性公园,要求庄严肃穆,规划布局宜规则整齐,所以应采取规则式布局。城市动物园为配合动物生态的环境要求,体现动物和大自然的协调关系,常采取自然式布局。(2)公园中不同功能的区域和不同的景点、景区应注意各自位置的确定及空间的处理不同的功能区域,其所要求的立地条件不同,同样它的景观布置、设施内容也有所区别,所以其位置的确定及空间的处理都应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