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期期末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二、复习策略:1、按教材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展开有条不紊的系统梳理;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复习,主要针对第一步复习发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纠正、补救等方面的复习工作。2、要重视查漏补缺。要根据所教班级的情况,确定班级的复习计划,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习和练习。3、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复习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4、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可采用的一些形式:学生自己出题目练习,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去交流与合作等。尽力激起学生在数学复习课中的积极性和趣味性。5、综合复习、分层练习,做到在练中复习;在复习中练,纵横交错进行复习。三、复习知识要点(加强灵活背诵)(一):观察物体1、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的方法: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从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综合分析;最后确定立体图形。2、(请注意!)单凭从一个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不能确定这个立体图形的唯一形状,更无法确定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6=2,我们就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12÷2=6,所以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与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2、3、5的倍数特征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一个数每一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质数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15、49都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2、4是8和12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12、24、36是4和6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长方体有6个面(2)长方体有12条棱(3)长方体有8个顶点(4)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长方形(5)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相对的面(6)哪些棱的长度相等?相对的棱通过以上的观察和讨论可以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6个面正方体12条棱长方体8个顶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上下面:(长×宽)x2左右面:(高×宽)x2前后面:(长×高)x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³、dm³、m³。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³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V=sa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横截面面积×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横截面面积×长立方:1³=12³=83³=274³=645³=1256³=2167³=3438³=5129³=72910³=1000平方:1²=12²=43²=94²=165²=256²=367²=498²=649²=8110²=1001方=1立方米=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dm³=1000cm³1m³=1000dm³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1米=100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单位名称相邻两个进率长度米、分米、厘米10面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体积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0容积和容积单位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体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1L=1000ML1L=1dm³1ML=1cm³探索图形三面涂色:顶点(八个顶点)两面:棱长(n-2)×12一面:面(n-2)×(n-2)×6没涂:(n-2³)(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三分之二的分数单位是三分之一。分数与除法被除数÷除数=除数分之被除数a÷b=b分之a(b不等于0)2、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这样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性质。4、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所有题的答案都要是最简分数)5、通分把异分母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所有应用题(最简分数)(所有题)(五)、图形的运动(三)注意:旋转时(小旗等)是朝上朝下。(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则进行计算。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无论是简算,还是混合计算,结果都要是最简分数。打电话:规律——人人不闲着,每人都在传。①②③④⑤⑥⑦1248163264137153163127(七)、折线统计图1、单式折线统计图只有一根线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2、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两根线或两根以上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八)、数学广角——找次品方法:把所有物品尽可能平均地分成3份,用的次数最少。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244~72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6次四、复习的主要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统计、因数和倍数。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这部分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本学期的分数的简单计算内容更多、难度更大,不仅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还包括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分数单位是认识分数、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复习时,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和生活实例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引导学生梳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分数加减运算的简便算法在复习时也应加以强调。2、“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这部分是本册所学“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知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时,可让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借助钟表或风车的旋转,通过观察、操作,进一步理解旋转、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再通过看一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学生明确,描述旋转时一定要说清“绕哪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和“转动了多少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中,借助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的关系,进一步分清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并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计算。此外,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3、“统计”的复习本册中“统计”主要学习折线统计图,教材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编排。复习时,可先复习单式折线统计图,进而在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对照中,进一步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探索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的方法。此外,还可根据统计图提供的大量信息开放性地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进一步提高。4、“因数与倍数”的复习这部分内容涉及的概念较多,有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和合数等,这些概念较为抽象而且容易混淆,巩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明确他们之间的异同是复习的重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些紧密关联的概念系统整理,让学生在比较和区别中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此外,2、3、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等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复习时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力求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五、考试中常见检测题分块复习。分别是: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生活中的数学(解决问题)六种题型。建议我们所有的班主任老师分题型进行强化训练,再进行综合复习训练,复习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复习时建议老师们以复习教材为主,教辅资料为辅。(一)一快乐填空1、观察一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个面。2、有一个用正方体木块搭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几块正方体木块。3、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36的最小因数是(),最大因数是()。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5、7×6=42,()和()是42的因数,42是()的倍数,也是()的倍数。6、按照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非0自然数可以分为()、()和();按照一个数是否是2的倍数,自然数可以分为()和()。7、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8、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93,这三个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