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和目标•学习内容本课程以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的内部运作系统为对象,介绍其设计、运行、维护与改进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目标–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掌握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思想与主要方法–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企业生产与运作过程的实际问题教材与参考书•《生产与运作管理》,冯根尧,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8•《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马士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生产计划与控制》,王丽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运营管理》,威廉·史蒂文森,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运营管理》,杰克·梅雷迪恩,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11顾客需要什么?我需要高质量的轿车。我需要经销商提供公平、可靠、令人愉悦的服务。“一个国家的人民要生活得好,就必须生产得好”。选自《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及对策》国民经济发展创新能力快速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现代管理模式信息化工业化大力发展新兴的信息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并提供优质服务是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精髓。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对生产系统的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就是对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系统所进行的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理论框架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生产运作系统的组织与设计第三部分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与修正学习过程一本书一页纸一句话··········第三章产品研究与开发第四章生产过程的规划与设计第五章生产运作系统设施规划第六章生产运作系统优化设计第七章质量管理框架第二部分生产运作系统的组织与设计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论第二章生产率、竞争力与战略第一部分绪论第八章生产运作能力规划第九章生产运作计划第十章独立需求库存管理第十一章从属需求资源管理第十二章作业排序管理第十三章项目进度控制第十四章先进制造方式与管理模式第三部分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与修正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论第二章生产率、竞争力与战略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论学习目标:(1).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2).区别制造与服务不同点(3).描述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与任务(4).概述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演变(5).介绍当前运作管理的一些新趋势生产(production)服务(service)运作过程(operationsprocess)运作管理(operationsmanagement)科学管理(scientificmanagement)行为科学(behaviorscience)运筹学(Operationalresearch)制造业(makingsector)服务业(servicesector)世界级制造方式(worldclassmanufacturing)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关键词1.1生产运作管理概述1.1.1工业企业的基本活动制定经营方针、目标⊙生产⊙理财⊙营销技术活动财务活动(利润分配)营销活动生产活动供应活动财务活动(资金筹措)三项基本职能:制造企业制造类企业3项基本职能的业务内容生产基础设施:建造与维护生产与库存控制:作业安排和原料控制质量保障与控制物料采购生产制造:加工制造和装配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和开发细化产品规格工业工程:高效利用机器、生产空间和人力生产工艺过程设置:设计安装生产工具和设备理财赊销与款项支付:应收款应付款记帐资金管理:货币市场外币业务资本管理:股票业务营销促销广告销售市场研究1.1.2生产概念的扩展1)生产的概念是以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马克思观念)转换输入输出外部环境条件(经济、政治、社会、自然)内部资源条件(人、财、物、技术)2)生产的本质:转换系统3)生产的特点①产品为有形产品②行业属于制造业③物质资料的生产4)服务业的兴起前工业社会农业、采掘业人同自然界做斗争工业化社会制造业人制造物品后工业社会制造业、服务业人与人交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系统主要输入资源转换输出汽车制造厂钢材、零部件;设备、工具制造、装配汽车汽车学校学生;教师、教材、教室传授知识、技能受过教育的人才医院病人;医生、护士、药品、医疗设备诊断和治疗恢复健康的人商场顾客;售货员、商品、库房吸引顾客、促销、交易满意的顾客餐厅顾客;服务员、食品、厨师充饥、享受服务满意的顾客表1.1输入-转换-输出的典型系统5)几种典型的转换系统有形产品制造提供无形产品的服务行业附属于生产过程的业务和服务过程分离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相关行业不断扩大把有形产品的生产与无形产品的服务都纳入生产的范畴“运作”——包括制造与服务在内的广义生产概念。6)生产特点与本质的扩展①有形产品→无形产品②制造业→服务业③物质资料的生产→制造与服务8)生产的新概念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7)生产与运作生产:production,有形产品的制造运作:operations,提供无形产品的活动生产或生产运作1.1.3服务业运作管理的特殊性服务业的分类1)按服务范围分类•业务服务•贸易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服务•公共服务3)按服务对象分类•对外服务•对内服务4)按服务提供的内容分类•信息服务•技术服务•营销服务2)按顾客的需求特征分类•通用型服务•专用型服务制造生产与服务运作的区别2)投入的一致性不同3)产出的一致性不同1)与顾客的联系程度不同5)生产率的测量不同6)质量保证不同4)工作的劳动含量不同生产概念示意图资源输入人力管理基础设备原料土地能源信息反馈生产运作过程13452产出产品服务顾客参与外部环境1.1.4生产系统的功能和结构1)生产系统的概念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产品对生产系统的需求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2)客户、产品、生产系统之间的关系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在企业战略的制约下转化为产品对生产系统的要求。4)有效的生产系统的功能①满足客户对产品提出的六项基准需求②适应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品种质量数量价格服务交货期产品对生产系统的需求创新质量弹性成本继承性按期交货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3)客户对产品及产品对生产系统的要求1.1.5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就是对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系统所进行的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生产运作管理的研究内容①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②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计划、组织、控制)③生产运作系统的评价与改进生产运作管理架构生产过程时空组织顾客产品开发与设计物资与库存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运作能力设计要求:Time—时间Quality—质量Cost—成本Service—服务Flexibility—柔性Environment—环境目标: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生产运作管理人员所需要的技能①技术技能专业技术管理技术②行为技能1.2生产运作管理的演进第四阶段,现代管理思想(1945—)一系列管理学派(管理科学派、行为科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第一阶段,早期管理思想(19世纪末以前)第二阶段,古典管理思想(19世纪末—1930年),以泰勒科学管理思想和法约尔一般管理思想为代表第三阶段,中期管理思想(1930—1945),以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和巴纳德的组织理论为代表年份概念和方法发源国别1911191119131914191719311927-19331934194019471950-19601970s1980s1990s科学管理原理,标准时间研究和工作研究工业心理学流水装配线作业计划图(甘特图)库存控制中的经济批量模型抽样检验和统计图技术在质量控制中应用霍桑试验,人际关系学说工作抽样分析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多种训练小组方法线性规划的单纯形解法运筹学快速发展,如模拟技术、排队论、决策论、数学规划;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网络计划技术(PERT和CPM)车间计划,库存控制,工厂布置,预测和项目管理,MRP和MRPⅡ等JIT、TQC和工厂自动化(CIM、FMS、CAD、CAM以及机器人等)TQM普及化,各国推行IS0-9000,流程再造(BPR),企业资源计划(ERP)、并行工程(CE)、敏捷制造(AM)、精良生产(LP)、电子商务、因特网,供应链管理等美国美国美国美国美国美国美国英国英国美国美国和西欧美国和西欧美国、日本和西欧日本、美国和西欧表1.21911年以来运作管理发展演进的重大事件1.2.1科学管理泰勒理论的基本思想是:1)利用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方法确定工人每天的劳动定额;2)按标准的操作方法训练工人;3)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度;4)明确划分管理职能,使管理工作专业化。他的杰出贡献是使管理由经验走向科学,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与泰勒同时代对科学管理做出贡献的还有弗兰克·吉尔布雷思(FrankGilbreth)、莉连·吉尔布雷思(LillianGilbreth)和亨利.L.甘特(Henry.Gantt)。1.2.2流水装配1913年出现了机器时代最重大的技术革新——福特公司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流水装配线进行生产。流水生产以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为目标,成为大批量生产的一种方式。运用流水装配线,力求实现劳动机械化,促进更细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福特公司在该装配线引入之后,装配一辆汽车的平均时间缩短为93分。1.2.3人际关系理论梅约-人际关系学说。基本观点是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尊重工人比只靠增加工资更能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工人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个人和社会作用的发挥,组织和社会对工人的关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20世纪40年代,马斯洛(AbrahamMaslow)提出需求层次理论;50年代赫芝伯格(FrederickHertzberg)提出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DouglasMcgregor)于60年代提出X理论与Y理论;到了70年代威廉.乌奇(WilliamOuchi)提出Z理论。行为科学派——企业文化——“源在美国,根在日本”——一种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可和共同遵循的,带有本企业特色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精神因素的总和。科学管理是以“物”为中心的“理性管理”(硬件),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灵性管理”(软件)。泰勒的科学管理强调工作设计的技术层面而忽视人的因素。欧美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美国注重“硬”的方面,强调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日本不但重视“硬”的方面,还特别注重“软”的方面。80年代,美国学者所著《企业文化论—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和《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1.2.4运筹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解决后勤组织和武器系统设计的复杂问题,促使运筹学向跨学科的数学化方向发展。战后,运筹学的优化方法广泛应用生产领域,为运作管理提供了许多定量分析的工具。50年代末到60年初,运作管理作为独立学科出现。爱德华·柏曼(EdwardBowman),罗伯特·法特(RobertFetter)出版了《生产与作业管理分析》(1957年);伯法(Belffa)出版了《现代生产管理》(1961年)。他们都注意到生产系统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以及生产运作为一个系统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排队论、仿真、线性规划在运作管理中的应用。1.2.5计算机技术与物料需求计划7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运作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制造业中,一个重大突破是物料需求计划(MRP)被应用于生产计划与控制。I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利克(JosephOrlicky)和奥利佛·怀特(OliverWight)在MRP的理论与应用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MRP进一步扩展为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其应用范围扩大到销售部门和财务管理,统一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在MRPⅡ基础上,把办公自动化、后勤、设备维护、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和电子通讯等结合起来,实现更广泛的管理信息集成,向更高层次的企业需求计划(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