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政法学部11级法学2班“论学生舞弊”主题班会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诚信考试,踏实做人二、活动目的:考试舞弊的现象在生活之中屡见不鲜,但是舞弊不是一个好的习惯,更不是一件好事;考试舞弊虽然可能让我们通过考试,但是舞弊带来的后患确实无穷的,为了让同学们正确地对待考试,端正考风,所以我们组织开展此次主题班会。三、时间、地点:2012年3月20日4:00pm第四大节5-302四、活动范围:11级法学2班全体同学,辅导员杨莎老师五、主办单位: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六、承办单位:政法学部11级法学2班七、活动流程:1.前期准备:由策划人负责收集关于学生舞弊的相关材料,如舞弊后果等。生活委员负责采购宣传展板布置教室等相关用具。团支书韩裕雷负责提前三天通知活动范围内所有人员开会的时间地点,班长石奇任主持人。22.活动宣传:由宣传委员负责纪律会议情况,并制作档案留作记载。3.活动秩序:1)、全体班委提前十五分钟到达会场,开始布置会场。2)、会议开始前,由当日值日生负责点到并做好缺勤记载。3)、主持人石奇致辞,并宣布会议开始,请辅导员杨莎老师讲解考试舞弊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诸如事关评优评先评奖学金等。具体讲解可参照活动准备的相关材料。4)综合讨论阶段,同学们可自由讨论关于考试舞弊的相关事宜,并可自由发表自己对考试舞弊的见解。此阶段由心理委员负责,关于讨论范围可视情况参照材料。如果出现冷场情况,班委酌情解决。5)、主持人对此次班会进行小结,强调考试舞弊的危害性,并宣布散会。6)、会议结束,班委留下进行小结,清理会场。附注:论学生舞弊现象的一些材料:1).考试舞弊是一个陈旧而又沉重的话题。从古至今,舞弊与考试便形影不离、密不可分。高校作为一所学堂,考试舞弊便如考试本身一样难以避免。而按照人才培养要求,考试舞弊是害人害已、误国3误民,且为教育体制和社会大众所不能容忍的。必须集包括高校、教育部门在内的全社会之力,教管并举,堵疏结合,最大限度地扼制考试舞弊现象的发生。一、考试舞弊的危害考试舞弊不仅冲击着考试体制,毒害着考试环境,而且腐蚀着舞弊者本人、影响着周围人群的思想与心理。大学生承担着未来人才兴国的重任,必须认真分析和严肃对待高校学生舞弊所带来的危害。1、破坏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考试作为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衡量手段,首要的前提是考试必须是公正的,所有考生都在同一环境与条件下应试。舞弊行为不仅破坏了考试的严肃性,对认真、刻苦学习的学生也是不公正的。当舞弊者所取得的成绩获得承认时,非舞弊者所取得的成绩便会贬值,本该优秀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荣誉等也可能会被这些人攫取。2、破坏考风、影响学风。考风是学风的最直接反映。舞弊行为不仅直接破坏了学校的考风,对学风建设也极具负面影响。由于舞弊行为“被抓住的永远是少数”,舞弊获益者的大量存在,势必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既然好成绩有这么好的获得途径,我为什么还要那么艰辛地拼命去学?长此以往,则学风差了;学风差了,考风岂有独好之理?3、对舞弊者本人的影响。舞弊,无论成功与否,对舞弊者本人都具有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影响。一旦产生舞弊的想法,考生便会因害怕发现而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考试的发挥。如果舞弊被抓,考4生会感到羞愧和沮丧,更要面对家长的责备的学校纪律的严惩,承受着巨大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而舞弊成功则往往会使其加重功利意识,助长不劳而获的欲望,淡化法纪观念、集体主义精神、团队意识,丢弃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和创新欲望。4、对教学环节的影响。考试成绩除了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老师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依据之一。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调整。而舞弊行为在掩盖学生学习问题的同时,也掩盖了老师在教学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5、对诚信理念的践踏和对信用体系的冲击。舞弊这种不劳而获的思想和弄虚作假的意识,所体现出的自私自利的道德状态和短视功利的处事原则,与大学生的身份格格不入。它不光直接毁弃了舞弊者的诚信意识和信用观念,更因为大学生的特殊身份而让社会大众对整个社会的诚信理念和信用体系产生怀疑与动摇。二、考试舞弊的原因考试舞弊尤如毒品一样,明知有害却又欲罢不能,欲禁还休。作为一种久治不愈的顽疾,舞弊的存在势必有其必然的理由。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上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的现象屡见不鲜;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学术剽窃、学术腐败频现报端;每到考试时,网络上、食堂里、墙头甚至厕所到处都是“枪手”的广告……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与生活环境,无疑会对分辨力和抵御力不5强的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诱惑和不良影响。2、学生自身因素。其一,平时成绩不错,但想获取高分。当考试中遇到不会的题目时,为不让复习所下的功夫白费,便加入舞弊者的行列;其二,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考前感觉没有完全把握通过考试,作弊可能“更保险一些”;其三,平时没学习,根本没有正常通过考试的可能。反正是死,不如铤而走险赌一把;第四,受考场氛围影响,或纯粹受功利主义和虚荣心驱使,只要有人作弊,我就可以作弊。3、授课环节的问题。大学生兴趣广泛、精力旺盛,对知识信息、尤其是当今时代各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比较渴求,而目前高校的一些课程内容,从教材、教学计划乃至授课方法等都是多年不变,学生当然没有兴趣花大量的精力去学这些他们认为过时的或用不上的东西。4、考试环节的问题。首先是考前辅导内容太细、太具体,客观上为学生舞弊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是试题的类型。有的老师直接采用做过的习题、书中的例题等简单组合出一套考题,学生通过舞弊可以很轻松地获得高分;第三,考场纪律不严或执行不力。一些考场在开考前不清场、不宣布和强调考场纪律,甚至在发现学生有舞弊动机后也不及时提醒与警告,以抓住舞弊行为为荣,专等考生舞弊行为的发生。5、纪律不严或惩处不力。在对考试舞弊的处理过程中,职能部门往往受到来自各方的说情、干扰甚至恫吓等压力,加上对舞弊学生的恻隐之心,本着“教育为主”的原则,往往对舞弊学生降档处理,在6客观上对舞弊行为形成了一种包庇和纵容。6、就教师方面对学生舞弊的一些影响:做一个老师本身的任务就是授道解惑,把“舞弊没错”这样的观念讲给学生,这是不是在告诉学生任何事情都该利益为上的好,为了“高分”就可以不择手段。是不是可以想想,多少年之后“黑道”上的哥们是不就多了一个。——杨文这种事情很难说,如果考试的东西没一点用处,考试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这样的考试就可以容忍舞弊行为,而如果所考的东西就是本专业的学科知识,那么这种情况下老师还让学生去作弊,这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了。到头来,学生没学到东西,肯定还是要恨老师的。——李特千说万说,还是考核标准惹的祸。如果不是以升学率来考核老师,而是以师德品行来作为晋级的依据,老师也不齿于教学生作弊吧,如果不是单纯的以分数来考核学生,而是以考评综合素质来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学生们也不必把那几个无意义的数字当做命根子吧。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教育的考评机制入手,任重而道远。——西铭现在的师生关系变的太功利化了。在以前,教书育人是分不开的,要想学书先学做人。而现在的教师教学生纯粹是为了提高升学率,为了考高分,很多老师本身的人格都有问题,何以成为孩子们的师者呢!——张欢7老师误导学生,误人子弟难道仅仅是在“叫学生舞弊”这一事件上吗?细想想,从小到大,你的老师难道没有过在学校领导检查教师上课考核时事先告诉孩子们如何配合他去演一场戏?你的老师难道没有告诉你们舍弃中午的午睡时间美其名曰“为你们好”,让你们没日没夜地做作业?你的老师难道没有规定如果早晨迟到五分钟就去操场跑五圈?你的老师难道没有在你们没有带作业没有带笔记时狠狠责骂你们?很不幸,这些情况,我遇到的老师们都占全了。遭遇考核让学生演戏,这会让小学生从小就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舍弃午睡让学生放弃健康;迟到和忘掉作业就会被体罚,这些难道不会影响学生的品质,让他们形成错误的思维?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问题,不仅在“容忍学生舞弊”上。——胡倩教师要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风骨,要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高雅情操。诚信立教,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公平育人。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得失,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8“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教师要懂得自己的首要职责是引导学生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不是追求为一己私利而读书。教师要培养学生“落叶——树叶撒下的泪滴,既已落下,何须再弯腰拾起;与其肩负苦涩的回忆,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的情怀,要引导学生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雅情操。教师名利之心太重、私欲之心太浓,怎能培养出胸怀宽大、志存高远、无私奉献的学生呢?3)、从心理学上来看学生舞弊现象:一、学习动机与考试舞弊学习动机是引起并维持学习活动的心理过程。学习动机不同的学生在各项评价中发生舞弊的概率不一样。Newstead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考试舞弊后面的主要原因。学习动机从内外唯独可以区分为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是由外在诱因,诸如社会的要求,考试的压力,父母的奖励,伙伴的认可,评优秀学生,获得荣誉称号和奖学金、报考理想的学校,求的理想的职位,追求令人向往和羡慕的社会地位等激发起来的。表现为心理上的压力和吸引力。内部学习动机是由学习者对学习的需要、兴趣、愿望、好奇心、求知欲、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及其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义务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等内在因素转化来的,具有很大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学习活动有着更大,更为持久的影响。由于外部学习动机受外在诱因的影响,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与内部学习动机相比,具有较强的9指向性和较大的可变性,外在诱因发生了变化,外部学习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变化,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调节,则有可能表现为患得患失,影响学习效果。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是对人们外在行为表现进行解释和说明的过程。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会使个体感到自豪,觉得是因为自己的聪明导致了成功。相反把成功归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则会对未来类似活动上的成功不敢肯定,产生担心的情绪情感体验。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引起无助、忧郁的情绪体验。相反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则会对未来类似活动的成功期望不至于过低,会继续努力,这将有助于保持乐观的情绪体验。对学习结果进行不同归因的大学生,在考试中发生舞弊行为的概率也不一样。依据归因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对学习成功进行内部、稳定归因的学生学习努力程度会提高,发生舞弊行为的概率会减少。而对学习成功进行外部、稳定归因的学生,其学习的努力程度会降低,而为通过考试或获得好成绩,其发生舞弊行为的概率会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归因方式训练,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及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控制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减少舞弊行为的目的。积极归因的训练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真归因法与误归因法。真归因法是指针对学生不准确、消极的归因,诱导其做出准确、积极的归因,此模式已得到教育界普遍的认可和广泛的运用。误归因法的指导思想是,如果学生对自己症状原因的合乎实际的、无偏的知觉对他是10有害的,那么它就是一种恶性的、不良的归因,不妨用一种不那么符合实际但却有益的归因来代替它。积极归因训练的具体方法有强化矫正法、替代强化法等。求学满意度与考试舞弊求学满意度,又称为求学满意程度,它取决于教育需求主体对教育服务的预期同其实际所感知的教育服务水平的对比。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师教学、教学设施、校园环境、学生感受到的关心与温暖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