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第八章营运资金管理第八章营运资金管理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掌握营运资金的有关概念,在理解现金管理的目的与内容基础上,了解现金计划的编制方法和现金日常管理的有关内容。掌握应收账款政策的制定和存货管理规划的一些基本方法。本章重点:理解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营运资金(即短期资产)的概念及,掌握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营运资金管理决策和日常控制的基本方法。本章难点:营运资金管理决策,包括如何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信用政策,如何确定存货的经济批量、再订货点、保险储备等。各节内容营运资金概述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131142第一节营运资金概述一、营运资金的概念与特点(一)概念营运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上的资金。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流动资产。特点: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2、流动负债。短期负债最主要的形式是短期借款和商业信用。特点:A.筹资速度快,容易取得;B.筹资富有弹性,成本低;C.筹资风险高。•营运资金管理在公司财务管理学及公司理财的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包括短期资产的管理和短期负债的管理,但重点是对短期资产的管理。(二)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认真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的需要数量;•2、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节约使用资金;•3、加速营运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4、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三、营运资金政策营运资金政策包括营运资金持有政策和营运资金筹集政策,它们分别研究如何确定营运资金持有量和如何筹集营运资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营运资金持有政策1、意义•(1)合理的资产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2)合理的资产组合,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收益。•(3)资产组合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一个重要依据。•(4)合理的资产组合,有利于加强资金管理。2、资产组合的类型企业的流动资产数量按其在生产经营中的功能主要可以分为如下三部分:•(1)正常需要量。(2)正常保险储备量。(3)额外保险储备量。根据流动资产在资产组合中所占的比重,企业的资产组合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适中型的资产组合。这种资产组合就是在保证流动资产正常需要量的情况下,再增加流动资产的正常保险储备量,以应付意外事件的发生。采用这种资产组合的企业,一般来说,投资收益率一般,风险也一般。(2)保守型的资产组合。这种资产组合是指企业在安排流动资产数量时,在企业流动资产正常需要量和正常保险储备量的基础之上,再增加额外保险储备量。因此,这种资产组合通常流动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这样企业的风险较低,但是,通常企业的投资收益率也较低。不愿意冒风险的企业经营者通常采用这种资产组合方式。(3)冒险型的资产组合。这种资产组合是指企业只安排流动资产的正常需要量,而不安排保险储备量。这种资产组合可以提高企业的投资收益率。但是,同时也增加企业的风险。一般来说,处于高速成长中的企业,如果其经营者敢于冒险,可以采用这种资产组合,以使企业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实现高速成长。3、资产组合决策企业的资产组合对企业的收益与风险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在企业在资产总额和筹资组合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增加流动资产的比重,就会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但同时也会减少企业的投资收益;反之,如果增加非流动资产,减少流动资产,就会增加企业的投资收益,但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资产组合决策时,就应当在收益与风险之间权衡利弊,选择最佳资产组合。(二)营运资金筹集政策营运资金筹集政策,主要是就如何安排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而言的,一般可以区分为三种:•1、配合型筹资政策配合型筹资政策的特点是:对于临时性流动资产,运用临时性负债筹集资金满足其资金需要;对于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运用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筹集资金满足其资金需要。配合型筹资政策是一种理想的、对企业有着较高资金使用要求的营运资金筹集政策。2、激进型筹资政策激进型筹资政策的特点是:临时性负债不但融通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还解决部分永久性资产的资金需要。激进型筹资政策是一种收益性和风险性均较高的营运资金政策。3、稳健型筹资政策稳健型筹资政策的特点是:临时性负债只融通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另一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资产,则由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作为资金来源。稳健型筹资政策是一种风险性和收益性均较低的营运资金筹集政策。第二节现金管理一、现金(一)现金的含义现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可以直接作为支付手段。(二)现金的流动性现金是变现能力最高的资产,拥有足够的现金对于降低企业风险,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和债务的可清偿性有着重要意义。(三)现金的盈利性现金属于非盈利性资产,其盈利能力也非常低。二、现金的持有动机和成本(一)现金的持有动机•1、交易性需求。指企业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以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2、预防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指企业需要持有现金以满足由于意外事件而产生的特殊需求。•3、投机性需求。投机性需求指企业持有现金用于把握低价购买机会的需要。•除以上三种原因持有现金外,也会基于满足将来某一特定要求或者为在银行维持补偿性余额等其他原因而持有现金。(二)现金的成本1、管理成本。2、机会成本。3、短缺成本。4、转换成本。三、现金管理的目的与内容(一)现金管理的目的现金管理的目的,就是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权衡选择,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企业必须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使现金收支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时间上相互衔接,以便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现金的同时,尽量减少企业闲置的现金数量。现金管理就要在降低企业风险与增加收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二)现金管理的内容•1.编制现金预算。•2.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3.现金的日常管理。四、现金预算的编制现金预算是企业财务预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现金预算应当在对企业现金流量进行合理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其主要目的是利用现金预算规划现金收支活动,充分合理地利用现金,提高现金的利用效率。现金预算的编制方法主要有现金收支法和调整净收益法两种。现金收支法实际上就是编制各个月份的现金收支计划,以确定各月份的现金余缺。利用现金收支法编制现金预算的主要步骤是:•(一)预测企业的现金流入量•(二)预测企业的现金流出量•(三)确定现金余缺五、最佳现金持有量企业必须合理确定企业的现金持有量——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主要有现金周转期模式、成本分析模式、因素分析模式和随机模式等。(一)现金周转期模式现金周转期模式是从现金周转的角度出发,根据现金周转期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1、现金周转期是指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开始,经过生产经营过程,最终又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在企业的全年现金需求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现金周转期越短,则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就越小。现金周转期的计算公式为:现金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现金周转率计算公式为:现金周转率=360÷现金周转期现金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现金周转的速度越快,在全年现金需求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企业所需的现金持有量就越小。2、最佳现金持有量在企业全年的现金需求总量确定后,可以根据现金周转期或者现金周转率来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其计算公式为:最佳现金持有量=年现金需求总量/现金周转率或者:最佳现金持有量=(年现金需求总量/360)×现金周转期•现金周转模式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方法简单明了。(二)成本分析模式成本分析模式是分析持有现金的相关成本,分析预测其相关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予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例变化,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方向变化。(三)因素分析模式因素分析模式是根据上年现金占用额和有关因素的变动情况,并对不合理的现金占用进行调整,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在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也比较简便易行。一般来说,现金持有量与企业的销售收入呈正比关系,销售收入增加,企业的现金需要量就会随之增加。因素分析模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如下:最佳现金余额=(上年的现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占用额)×(1±预计销售收入变化的%)•因素分析模式考虑了影响现金持有量高低的基本因素,计算比较简单。六、现金日常控制和管理企业在确定了最佳现金持有量后,还应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遵守国家相关制度法规,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现金的日常控制管理,以保证现金的安全、完整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用,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1、现金管理制度•2、银行存款管理制度(二)现金日常收支管理•1.力争现金流量同步。•2.严格控制现金的支出。•3加速收款。•4使用现金浮游账量。第三节应收帐款管理一、应收账款及其管理的目标•(一)定义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赊销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二)应收账款的发生原因1、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赊销。2、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二、应收账款的成本•(一)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因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而失去将资金投资于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收益,也可以说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平均资金占用额×资本成本率•(二)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发生的耗费。•(三)坏账成本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是指应收账款因故不能收回而发生的损失。三、应收帐款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对商业信用进行规划和控制而确定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制定合理信用政策是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一)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公司用来衡量客户是否有资格享有商业信用的基本条件,也是客户要求赊销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制定公司信用标准,应从三个基本方面入手:⑴充分了解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⑵考虑公司所能承受违约风险的能力。⑶认真分析和掌握客户的资信程度。•信用标准一般包括:1、信用品质。2、偿付能力。3、资本。4、抵押品。5、经济状况(二)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顾客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政策。•1、信用期限:指企业提供给客户从购买货物到支付货款的限定时间。客户必须在信用期限内支付货款,超过信用期限就属于违约。•2、现金折扣政策向客户提供现金折扣,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应收帐款的平均收款期。另外,现金折扣也能招揽一些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客户前来购货,借此扩大产销业务量。现金折扣实际上是对现金收入的扣减,企业决定是否提供以及提供多大幅度的现金折扣,应权衡提供现金折扣后所得的收益和现金折扣成本。(三)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指公司为催收过期的应收账款所应遵守的原则、程序、对策和方法。收账政策须通过制定完善的收账方针,采取有效收账措施予以解决。(四)综合信用政策的制定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必须综合考虑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者的变化对企业的销售量、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都会产生影响。良好的信用政策可以促进企业产品销售,减少应收账款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企业制定信用政策应当遵循以下步骤:•1.调查不同的信用政策对产品销售量的影响程度。•2.分析不同的信用政策所产生的应收账款成本。•3.比较不同的信用政策方案,选择最佳信用方案。四、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一)应收账款追踪分析•(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三)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第四节存货管理一、存货及其管理的目标(一)概念及种类•1、概念: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