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数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专业基础,了解数学课程与教学的进展与动向,并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相关教学软件,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或运用专业知识与有关人员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且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本要求是:1、政治立场坚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敬业、博学、求实、创新”,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为科学研究、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2、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宽广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学术交流;能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二、研究方向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三、学习年限我校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三年。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对于没有达到学校培养要求,完不成学业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得超过四年(含休学)。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含政治理论课、外国语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非学位课程(含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学术活动、实践活动、补修课程(同等学力和跨专业研究生须补修)组成。学分要求:公共课8学分、基础理论课6学分、专业课不少于9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跨专业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实践活动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研究生实际修读学分应以个人培养计划中选定的课程学分为准,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个人的学分,否则不准参加论文答辩。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参见附表。说明:1、外国语课我校第一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其他语种是招生情况而定。外语基础较好,符合学校相关规定的研究生,经个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核,报研究生处批准,可以免修,但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外语课程考试。2、非学位课程研究生根据学校签订的校际协议或经研究生处审核可以跨校修读非学位课程,修完规定学时,课程考核合格,经研究生处审核后,可获得相应学分。3、补修课程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大学主干课程2门,补修课程不能代替本专业的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考试及格为准。未补修或补修未通过考试者不准答辩。五、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研究生考核方式一般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方式可采用笔试(开卷或闭卷)、口试或口试与笔试结合等形式。1、学位基础课、专业课和非学位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的考核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学院具体组织。学位公共课和非学位公共选修课的考核由研究生处和相关教学单位共同组织。学位课程的考试时间每科不少于2小时,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达60分为合格,达到合格要求的可获得学分,否则不得学分。不合格课程一律重修。同一门课程重修不得超过一次。2、学位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与其他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且闭卷考试分值不得少于总分值的50%。3、非学位课由任课教师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具体的考核意见,报学院分管领导审批。4、考试和考查成绩均按百分制评定。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由指导教师和数学科学学院写出评语,考核成绩可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合格即可获得学分。5、研究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核者,须在考核前提出缓考申请,经任课教师同意,数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学位公共课须经研究生处批准),方可缓考。擅自缺考者,该课程成绩记为0分,并按学校规定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6、研究生若违反考核纪律或考试作弊,该课程考核成绩无效,并按学校规定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六、培养环节1、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学校开展研究生培养的基本依据,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导师组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指导研究生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并经学位点负责人审核、院领导批准、报研究生处备案后实行。2、中期筛选中期筛选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以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在筛选过程中,对不能按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不到中期筛选要求的研究生应进行淘汰或分流。中期筛选应在第四学期初进行,4月中旬完成。3、学术活动学术活动包括科研成果与学术报告(1)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保证培养质量,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合法学术刊物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不包括增刊、专刊、学术会议论文和一般论文集)或出版专著一部(位列前两位)或具有已通过鉴定的省级以上(含省级)应用成果(位列前三位),且第一署名单位为聊城大学,否则不准答辩。(2)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关注和了解学术前沿,在校期间研究生要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且要提供证明材料并获得相应学分,否则不准答辩。4、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等。(1)教学实践工作量不少于36学时,时间一般在第二学年。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课堂授课、辅导、批改作业、辅助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其中给本专科学生授课学时数一般不少于20学时。教研室主任和指导教师对研究生的教学时间及效果进行考核,写出评语,教学实践以“合格”为通过并获得相应学分。入学前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并已经取得助教职称者,经导师审核,院长签署意见,报研究生处批准,可免修教学实践。(2)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研究问题,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手段与途径。本学位点的研究生按照个人兴趣、地域等进行自由组合,形成5人左右的社会实践小组,选取1名组长,并将分组情况汇总上报至学院分团委,由分团委根据社会实践的地域情况指派带队教师进行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寒暑假完成,研究生在第六学期前应该完成实践活动,结束时要写出一份4000字左右的高质量的实践报告,并填写一份由实践单位盖章审核的社会实践考核表,实践报告不得有任何抄袭现象,否则不予认定学分。实践材料经学院审核无误后方可获得1学分。实践活动各环节考核要有据可查,否则不予认定相应学分。5、学位论文开题研究生最迟于第三学期期末确定论文题目和研究内容。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制定论文工作计划。各学位点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论文的开题具体时间,如条件成熟,也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进行。毕业(学位)论文从通过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至少需要满一年时间。否则,不准参加论文答辩。6、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校组织各培养单位就研究生论文的撰写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各学位点要根据硕士生的论文开题报告,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确保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中期检查须在论文作者申请答辩6个月以前完成,否则学校不受理答辩申请。7、毕业资格审查和学位授予资格申请第六学期4月份,研究生要向学校提出毕业申请,学校将按照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审查毕业资格,全部完成培养方案要求和个人培养计划任务的研究生方可取得论文答辩的资格。经毕业资格审查合格者,方可获得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8、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等具体工作按《聊城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办理。七、培养方式1、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确保培养质量。研究生中期筛选、论文开题、论文中期检查等有关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重要事宜,须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并形成决定。2、以课程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培养方法,配合导师的检查和指导,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3、根据方案的要求,从每个研究生的原有基础和具体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发挥其特长,注意培养其学术个性。4、对研究生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既要使研究生具有比较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能力。5、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让学生了解最新学术信息,把握本学科的发展与研究动向。八、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是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使研究生了解学科国内外发展情况及最新成果,开阔研究生视野,将研究生带入学术前沿;对研究生选题、写好学位论文都是有益的。学位点为研究生提供阅读书目或期刊目录。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自学相关文献,并于论文中期检查前写出文献阅读报告或做出相关学术报告,由导师进行审核,并将书面审核意见交给研究生秘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数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学位课程公共课0002000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270一考试0002000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36二考试00010001第一外国语基础英语3216一、二考试00010002专业英语140二考试基础课00000001教育心理学专题研究354一考试00000003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354二考试专业课01000001数学教育学概论354一考试01000002数学课程论354二考试01000003数学教学论354三考试非学位课程专业选修课01000004数学方法论236三考查01000005数学学习论236三考查01000006数学软件及应用236一考试01000007论文选读118三考查01000008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118三考查01000009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118三考查01000010数学史选讲236三考查公共选修课00010006英语听说236二考试00010007英语翻译与写作236二考试00010008日语(二外)272一考试00030001计算机应用与技术236一考试00030002管理公文与申论专题研究236一考试00030003科学活动与科研方法236一考查跨专业选修课与所选课程编号一致跨一级学科选修课程(研究生自选或导师指定,此处不再单列)以所选课程的学分、学时及开课时间为准学术活动00040002学术报告1一至六考查听取10次00040003学术讲座1一至六考查做2次实践活动00050001教学实践136三至四考查00050002社会实践1一至六考查完成1篇报告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补修课程01000332实变函数54考试01000333近世代数54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数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阅读书目或期刊目录序号书目名称(作者、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或期刊名称、主办单位1《数学教育学报》,天津师范大学主办。2《数学通报》,北京师范大学主办。3《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主办。4《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5《教育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6《学科教学》,北京师范大学主办。7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8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9顾泠沅等:《走向中间地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10顾明远:《比较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11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12曹才翰:《数学教育学概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13马忠林:《数学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14A·A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