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佛教初传与中国佛教的特点一、佛教初传中国1.佛教传入的路线陆路(包括南北两道):南道由敦煌越过沙漠,经鄯善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昆仑山北麓,到达于阗(今和田),再向西北前进到达莎车。北道是指由敦煌北上到伊吾(今哈密),经由吐鲁番到龟兹(今库车),然后再到疏勒(今喀什一带)。海路:经由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到达广州。印度来华的僧人大多通过南北陆路到达内地,走海路的较少。2.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代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受《浮屠经》。(《三国志》卷三十《魏志》注引《魏略·西戎传》)《后汉书·楚王英传》: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诏天下有死罪可用绢赎,楚王英亦奉黄绢、白纨五十匹。明帝诏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孔望山江苏连云港市郊孔望山摩崖石刻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东汉桓、灵时期的佛教石刻艺术。造像内容的佛教部分有佛、菩萨、弟子、力士和供养人等,以释迦牟尼佛的本生和本行故事为题,如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涅槃、初转法轮等。“汉明求法”《四十二章经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即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在十四石函中,登起立塔寺。于是道法流布,处处修立佛寺。远人伏化,愿为臣妾者不可称数。国内清宁,含识之类蒙恩受赖,于今不绝也。(《出三藏记集》卷六)白马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相传汉明帝遣使西求佛法,用白马驮回佛像佛经,因以名寺3.佛教传入中国的社会背景佛教传入时期的中国,已经是具有高度发达的经济与文化的国家。思想意识领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宗教思想:没有定型的宗教4.佛教立足中国,融入中国文化的原因一、佛教的可塑性、调和性(pk基督教)二、汉人的开阔胸襟、善于摄取外来文化的能力(pk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二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1.中国佛教依附于封建统治“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高僧传》卷五《道安传》)。统治阶级把教团纳入自己管辖范围僧官制度:后秦设僧正,北朝立沙门统,南朝立僧正、僧主等。唐代受祠部和鸿胪寺管辖,又设左、右僧录等僧官。寺院经济的依附性2.中国佛教思想对传统意识的调和性东晋孙绰: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内外名之耳。(《喻道论》,《弘明集》卷三)刘宋宗炳:孔、老、如来,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也。(《明佛论》,《弘明集》卷二)颜之推: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积为异,深浅不同。(《归心》,《颜氏家训》卷五)何承天:佛经者,盖九流之别家,杂以道、墨、慈悲爱施,与中国不异。大人君子仁为已任,心无忆念。且以形像彩饰,将谐常人耳目。(《全宋文》卷23)六朝时期,僧侣谈玄习儒;儒生周流三教成为风气。张融《遗令》:“死后三千买棺,无制新衣,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3.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性格所决定,在中国传播与发达的主要是大乘佛教“自度度人”“不断烦恼而得涅槃”→入世精神修持简便易行→居士佛教丰富的学术文化内容→文化发达4.宗派佛教的建立,是中国佛教成熟的标志与成果从隋代开始建立的宗派,各以一定佛典为典据,来进行独立的理论发挥。宗派佛教首先以“教相判释”(“教判”或“判教”)来组织教理体系。各宗派在“教相判释”的基础上,对佛教的基本理论如缘起理论和修持方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宗派佛教推动了中国佛教发达的宗教哲学和宗教学术。法华宗三论宗律宗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禅宗中国佛教各宗派远传到三韩、日本和越南,对这些国家的佛教以至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特别是日本,传入、保存了许多宗派,又创造出一些新的宗派,相延流传至今。中国宗派佛教的发展,丰富了佛教学术的内容,对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5.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民众间低俗的信仰实践是其重要内容在社会的广泛阶层,特别是在民众中,传播着以实际救济为主要内容的信仰潮流。观音信仰(《法华经》)、净土信仰(弥陀净土、弥勒净土)、舍利信仰、经典信仰(《金刚经》、《法华经》等)、寺塔信仰佛教这一外来宗教,移植到中国土壤之上,逐步适应了中国经济基础与各方面的需要,也逐步适应了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实际。佛教成为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成为中国人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