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生活在北宋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花费19年的时间主持编纂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加强了同今台湾地区的联系,开始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跟随父亲孙坚、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后执掌江东,孙刘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偷袭荆州大大增加吴国的实力。222年称王,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字仲谋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年仅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东汉末年名将。初为猛将,以胆气称,后接任鲁肃之职,镇守陆口,乘名将关羽北伐曹魏、荆州空虚之时,偷袭荆州成功,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非复吴下阿蒙”等。八陡中心学校王子学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理解文章内容。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3、领会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读准字音卿岂邪孰遂即更qīngqǐyéshúsuìjígēng正确断句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岂(qǐ)欲卿/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严厉,谆谆告诫。(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责备。(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语气,调侃中带有自豪。文言词积累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即更刮目相待。7.肃遂拜蒙母。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事务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只是广泛浏览群书,不做深入研究了解,知道重新于是,就历史关键句子:1、蒙辞以军中多务蒙以军中多务辞(注意翻译顺序)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王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两门外语,可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孙权劝学孙权→吕蒙←鲁肃(善)↘(听)↓(证)↙关爱部下好学学有所进爱才敬才主题探讨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劝人要讲究策略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要爱才但不能忌才开卷有益;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比较阅读比较一下方仲永和吕蒙,你又有哪些启示?明道理谈启发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芬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荒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夜风云散哪……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哪…离合总关情碍…担当生前事碍…何计身后评。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