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区域发展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区域发展分析※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区域发展优势二、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三、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区域发展优势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概念5个理论2、区域发展优势(1)概念及类型(2)优势的评判标准(3)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概念劳动地域分工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从个别区域的角度来看,表现为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即区域生产专门化。从相互联系的区域体系来看,它表现为全社会的生产专门化体系。前提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生产产品的区际交换与贸易,是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地域分工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规模随着产品交换和贸易的扩大而不断扩大。(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绝对利益原则: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地域分工原则:每个国家均按绝对利益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贸易进行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地利用。(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优点:使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缺陷:不利于落后国家和地区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地域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即考虑区域内部不同产品的成本比较以及区域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点:能较好地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缺陷:单用劳动时间来计算比较利益,并不全面,同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两国以两种产品相互贸易时,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率,在由比较成本决定的幅度内,取决于两国对彼此产品的相互需求,取决于一国对另一国产品的需求弹性。交换比率的变化将视两国消费者的倾向而自行调整,使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使足以出口,使贸易趋于平衡。只有在贸易平衡的交换比率下才是稳定的交换比率。(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假设用一定数量的劳动在英国能生产细布10英尺(l英尺=0.3048m),麻布15英尺;在德国能生产的细布也为10英尺,麻布则为20英尺。从劳动生产率看,英国和德国在细布的生产上是相同的;而麻布的生产德国高于英国。如果发生了国际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德国显然生产麻布有利;英国,相对地讲,生产细布有利。所以,英国以出口细布换取德国的麻布为宜。反之,德国则宜出口麻布换取英国的细布。(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在英国国内细布与麻布的交换比率为10∶15,在德国国内细布与麻布的交换比率10∶20。如果英、德两国间细布与麻布的交换比率为10∶15,德国只要出口15英尺麻布即可换得10英尺细布,可见利益全归德国,如果两国间细布与麻布的交换比率为10∶20,则利益全归英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看出,两国产品交换比率的界限是由各国国内的交换比率决定的,也就是说,10∶15和10∶20是用比较利益所决定的上下界限;另一方面,按10∶15和10∶20的交换比率,两国间的贸易显然不易展开。(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假设按10∶17的比率进行交换,英、德两国相互需求的程度相等,各自的出口足以支付其进口,贸易达到了平衡,此时,10∶17就是一个稳定的比率,即所谓相互需求的程度相等,比如英国对德国麻布的需要和德国对英国细布的需要都是这个比率的1000倍,那么,英国对德国的麻布需求为:1000×17=17000英尺;德国对英国的细布需求为1000×10=10000英尺。换句话说,德国以17000英尺麻布与英国10000英尺的细布进行互换,英、德两国各自进出口平衡。(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如果英国对麻布的需求不是1000×17英尺,缩减为800×17英尺,而德国仍需从英国获得1000×10英尺的细布,对比之下,德国对英国细布的需求大于英国对德国麻布的需求。因此,德国就必须付出较高代价,也就是说,英国就会抬高细布的价格。两国间细布与麻布的交换比率就会向有利于英国方面变动。假设细布与麻布的交换比率调整到10∶18,这时,德国因细布价格提高,需求缩减为900×10=9000英尺;英国在10∶18的情况下,英国对麻布的需求也许增加为900×18=16200英尺。至此,两国的需求程度重新相等。两国产品的输出又刚好互相抵消,贸易又达到平衡。(4)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核心:相对价格差异。商品分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的区别:采用供求理论体系,研究多种生产要素的禀赋、替代组合及价格联系(5)巴郎斯基的地理分工论地理分工: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绝对地理分工:完全不能生产而输入某种产品相对地理分工:生产成本较高而输入某种产品2、区域发展优势(1)概念及类型(2)优势的评判标准(3)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1)区域发展优势的概念及类型①概念:指某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在该区域更富有竞争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②特征:A、区域性;B、综合性;C、时效性。③类型:A、有形与无形;B、绝对与相对;C、局部与全局;D、空间与时间。(2)优势的评判标准一致性标准:地区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一致综合性标准:要对区域内部生产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后才能确定。(3)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A、先将各部门生产发展需要满足的条件逐一列出B、再将这些部门在布局上要求满足的条件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作比较C、与全国其它区域进行比较:优势产生于比较中二、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1、主导产业的概念及其意义2、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3、主导产业的确定方法1、主导产业的概念及其意义(1)定义: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意义的产业部门。(2)特征:A、能引导、带动国家和区域全部经济发展;B、是变化的;C、技术领先;D、应领先增长。(3)确定主导产业的意义:A、带动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B、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2、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1)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区域就业的作用增加价值出口潜力环境影响2、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2)竞争能力技术先进程度产品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税效果3、主导产业的确定方法(1)带动影响分析(2)特尔菲法——层次分析(3)主成分分析法(4)从三个不同层次选择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1)带动影响分析回顾影响,指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前瞻影响,指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的诱导作用。旁侧影响,指主导部门对地区经济的普遍影响,如对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2)特尔菲法——层次分析特尔菲法(Delphi)又称专家调查技术,采用匿名反复进行,轮番征询不同专家的预测意见,最后汇总得出调查后的预测结果。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它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算法。具体操作时,先将待选择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若干层(如目标层、准则层和措施层),为确定下层元素对上层元素的贡献程度,由专家通过两两比较重要程度的方法,对各层子元素对上层因素的重要性一一给予评分,构成判断矩阵。(3)主成分分析法设研究某经济问题涉及p个指标,构成的p维随机向量为X=(x1,x2,…,xp)。对X作正交变换,令Y=UX,其中U为正交阵,Y的各分量是不相关的,这就使得有可能从Y的主分量中选择主要成分,剔除对经济过程影响微弱的部分。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主导产业时,是在己选出的m个主分量Y1,Y2,…,Ym中,以每个主分量Yi的方差贡献率ai作为权数,构造综合评价函数F=a1Y1十a2Y2十···十amYm其中Yi(i=1,2,…,m)为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当计算出每个样品(产业)的主成分得分后,可由主成分得分衡量每个样品在第i个主成分所代表的指标方面的程度及地位。(4)从三个不同层次选择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从国际、国内比较中选取那些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具有较高增长率的产业部门。依据产业性质判断它们的发展,是否有利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主导产业选择中区域经济条件的限制。三、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1、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及原则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方法1、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及原则(1)优化目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产业结构的先进性1、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及原则(2)原则①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②有利于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③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④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⑤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的优势,减轻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⑥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方法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线性规划方法实现(1)因子筛选(2)优化模型的建立A、产出最大化目标B、消耗最小化目标(3)计算结果及其分析复习题1.劳动地域分工、绝对优势说、比较成本说、资源禀赋理论、地理分工论。2.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优势有何不同,把有利条件转化为区域优势必须具备哪些前提?3.区域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4.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