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手足口病消毒隔离技术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东省手足口病消毒隔离技术方案(试行)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托幼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消毒隔离工作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和《山东省疾控机构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考核标准(试行)》,结合我省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一、目的(一)指导和规范我省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确保消毒隔离处置科学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二)指导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学校和家庭等重点场所消毒隔离工作,促进消毒隔离工作持续改进,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三)指导我省手足口病疫点疫区终末消毒处理,评价疫源地消毒效果。二、消毒隔离原则(一)做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一是熟悉科学的消毒原理,家庭成员间交流传播消毒知识。二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相互督促,相互检查。三是制订家庭防病预案,把住病从口入关,尤其注意勤洗手、会洗手。(二)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措施,对接诊的门诊、病房等场所以及相关用品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引导住院病人、陪护人员勤洗手、勤换衣、勤洗澡等做好个人疾病预防,防止院内感染发生。(三)托幼、学校等机构要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椅、餐桌、楼层扶梯等)、游乐设施、食饮具、寝具及书本等要做重点清洁消毒。清洁消毒后的物品尽可能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晾晒。(四)家庭消毒。一是家里没有病人,本地没有发生流行,对于居住的环境、居室里的空气,以及使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处理,没有必要每天进行消毒。二是家里虽然没有病人,但本地已经有疫情,家庭成员有可能把病毒带回家,此时需要进行预防性消毒,例如用消毒剂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常开窗通风等,采取适当消毒措施。三是病家消毒。本地流行时,家庭已经有病人,或者有病人进入家庭,按疫点消毒要求处理,由专业人员实施。(五)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时,疫点疫区现场消毒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及时有效地的进行,应避免盲目消毒,防止过度消毒,尽可能采取无害化处理,能采取物理方法达到消毒效果的不必采用化学方法。三、疫点消毒隔离处理原则(一)疫点的随时消毒(填写附录1)1、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三分开”是指:①分住室(条件不具备可用布帘隔开,至少要分床);②分饮食;③分生活用具(包括餐具、洗漱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是指:①消毒排泄物(粪便);②消毒生活用具;③消毒双手;④消毒衣服、被单;⑤消毒患者居室;⑥消毒生活污水、污物。2、除做好病人的随时消毒外,应做好病人陪伴和护理人员的卫生防护,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二)疫点的终末消毒程序1.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用过氧乙酸或含氯制剂时,须戴防护眼镜。2.消毒专业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定疫点、疫区,迅速对疫情消毒、隔离做出初步评估。3.制定消毒实施方案。划定可能存在污染的区域范围、确定需要消毒的区域、物品和原则。划定污染物种类、确定需要消毒的对象、消毒方法。4.在消毒处理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将对环境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5.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时,疫点疫区现场消毒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实施现场消毒。6.对本次消毒的流程、消毒剂使用、消毒面积等填写终末消毒的记录。(填写附录2)7.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要进行人员卫生处理,自觉采取必要的隔离。8.必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消毒前和消毒后采样检验,进行效果评价(填写附录3)。四、消毒方法根据发生的疫情事件可能受到污染的范围和区域进行现场调查评估,制定消毒工作技术方案,选择合理的消毒剂、消毒方法,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实施现场消毒。(一)空气:室内空气的消毒可采取通风换气法,经常打开门窗,使室内空气对流,每天通风换气至少1~2次,每次通风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紫外线照射法只适用人不在现场时使用,采用紫外线灯直接消毒法,可以固定照射也可以移动式照射,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在有人情况下,条件许可选用空气净化消毒机进行消毒。化学消毒法:利用化学消毒剂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具有作用快速、效果可靠、节省等优点。一般采用化学气体熏蒸法和化学气溶胶喷雾消毒法,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强氧化剂、含氯消毒剂及臭氧等。熏蒸法: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薰蒸2h,即可开门窗通风。喷洒后,应在无人的情况下紧闭门窗,消毒后,应开门窗通风,人才能进入;用2%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min。(二)地面、墙壁及一般物体表面: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min~60min。(三)衣服、被褥、毛巾等: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min,或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或阳光下暴晒。(四)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g或2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五)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min,也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六)食物:生吃的瓜果、蔬菜类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min。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min,或用20%漂白粉乳剂浸泡2h,也可焚烧处理。(七)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min。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八)生活用具、玩具等: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作用时间30min。(九)纸张、书报:可采用过氧乙酸或环氧乙烷气体薰蒸,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min,无应用价值的纸张、书报要焚烧处理。(十)手与皮肤:手消毒可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聚六亚甲基胍、洗必泰、新洁尔灭等复配消毒液)揉搓作用1~3min。(十一)厕所:厕所的四壁和地面的消毒,方法同(一)。粪坑内的粪便可按粪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或加其他含氯消毒剂干粉或溶液(使有效氯作用浓度为20000mg/L),搅匀作用12h~24h。(十二)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有效氯1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min以上。(十三)水消毒1、饮用水(应急时):用有效氯3~5mg/L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min2、生活污水:用有效氯5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120min。五、评价原则(一)过程评价是否在发现疫情后及时对所有必须消毒的物体按规定的方法采取了有效的消毒措施。(二)效果评价实验条件允许时,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效果评价(填写附录3),当消毒前后自然菌的杀灭率≥90%时,判定消毒合格。六、选择、使用消毒产品的原则(一)使用合格产品。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法规、标准、规定的消毒产品。(二)按需选择。消毒产品的种类很多,其用途、用法、杀菌能力以及对物品的损坏程度都不尽相同。应根据消毒物品选择消毒产品,如用于手部消毒的消毒剂。(三)使用前详读说明书。根据消毒对象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选用合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一般情况下,消毒液浓度高、作用时间长,消毒效果增加,但也易造成物品的损坏。多数消毒液既可以浸泡、擦试消毒,也可以喷雾处理,可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四)一般消毒剂具有毒性、腐蚀性、刺激性。消毒剂仅用于物体及外环境的消毒处理,切忌内服。不同的消毒剂的毒性、腐蚀性及刺激性不同,使用时均应注意。(五)有效期内使用。消毒剂标签上标注有有效期,大多数消毒剂有效期为1年,少数消毒剂不稳定,有效期仅为数月,如有些含氯消毒液。有些消毒剂原液比较稳定,但稀释成使用液后便不稳定,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消毒液,稀释后不能放置时间过长。有些消毒液只能现生产现用,不能储存,如臭氧水、酸性氧化电位水等。附录1疫点随时消毒工作记录附录2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附录3疫点终末消毒效果检验记录附录1疫点随时消毒工作记录编号患者姓名:传染病诊断名称:诊断日期:消毒地点:通知消毒单位:联系人:电话:通知消毒日期:年月日时最后一次消毒日期:年月日时消毒处理对象:消毒日期对象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min)消毒方式备注:1.消毒剂名称:卫消字()第号有效成分含量:生产日期/效期:2.应用浓度的配制:执行消毒单位:执行消毒人员:疫点代表:填表日期:附录2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编号:患者姓名:传染病诊断名称:确诊日期:转移类别:住院转院迁居痊愈死亡消毒地点:通知消毒单位:联系人:电话:通知消毒日期:年月日时完成消毒日期:年月日时消毒处理对象:对象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min)消毒方式备注:1.消毒剂名称:卫消字()第号有效成分含量:生产日期/效期:2.应用浓度的配制:执行消毒单位:执行消毒人员:疫点代表:填表日期:附录3疫点终末消毒效果检验记录编号:患者姓名:传染病诊断名称:确诊日期:转移类别:住院转院迁居痊愈死亡消毒地点:通知消毒单位:联系人:电话:通知消毒日期:年月日时完成消毒日期:年月日时消毒处理过程:见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消毒效果记录:样本名称消毒前样本消毒后样本编号采样时间结果编号采样时间结果完成检验时间:检验单位:检验人员:复核人:填报日期: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