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面调度的概念•场面调度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摄影机)调度。•演员调度是指在一个给定的场景中对演员的位置和活动的安排,是场面调度的本来涵义。•镜头调度是指以演员调度为基础的摄影机位置与运动的安排。第七节场面调度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二、演员调度与镜头场面调度•(一)演员调度•演员场面调度时起码要做到一点:人物的配置要使观众时刻都注视他所应该注视的人。•(二)镜头场面调度•镜头调度包括机位的变化、镜头的角度、拍摄距离、镜头的运动方法等。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1.机位机位是指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某一时间(段)所处的位置。机位确定了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方位、角度和距离。不同机位可产生正面、斜侧面、侧面及背面的构图变化。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1)正拍:对着被摄物的正面拍摄,易于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2)斜侧拍:对着被摄物的斜侧面拍摄,立体感和纵深感较强。(3)侧拍:侧拍是对着被摄物的侧面拍摄,善于表现景物的轮廓线。(4)反拍:反拍是对着被摄物背面拍摄,突出了陪体与环境。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2.拍摄角度拍摄角度是指改变摄像机与被摄物水平线的高低所选择的拍摄角度。不同拍摄角度可产生平视、俯视、仰视的构图变化。(1)平拍:与被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拍摄,具有真实感的拍摄角度。(2)俯拍:高于被摄物水平线向下拍摄,天少地多,前景大,后景小,纵深感强。被摄物顶部增大,下部变小,给人以压抑、低沉的气氛(3)仰拍:低于被摄物水平线向上拍摄,天多地少。突出前景,简化后景,下部增大、上部变小,善于表达高大雄伟的气势。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3.拍摄距离拍摄距离是指摄像机到被摄物的距离。用定焦距镜头,选择不同的拍摄距离,可产生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的构图变化。4.镜头的运动推、拉、摇、移、升、降等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三)轴线和机位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1.定义轴线是拍摄中依据被表现人物的视线方向、运动对象运动方向和人物之间的交流而假想的一条虚拟的线,可以简单理解成被摄主体之间的连线。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两个人对坐着进行交流,在两人之间画一条假想的直线,形成了关系轴线;汽车向前行驶,沿前进方向画一条虚线,称为方向轴线;两组球队进行比赛,由向对方进攻的点连成一条虚线,就是运动轴线。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2.轴线规则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应保持被摄主体位置关系及运动方向的一致,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度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3.依“轴”拍摄的镜头调度方法根据轴线规则,摄像机机位布局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1)外反拍俗称“反打”,或过肩镜头。在轴线一侧两个方向相对的拍摄角度。把两个人物拍入画面,画面可以形成前景和后景,具有明显的透视效果。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2)内反拍或称“正打”镜头。轴线一侧两个方向相背的拍摄角度.分别拍入两个人物,其效果是表现了画面外的那个人的视点。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3)平行机位在关系线一侧,摄像机的视轴互相平行,各自拍下每个人物的侧面像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4.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摄像机的机位在轴线的一侧可以选择三个顶端,这三个顶端如果用线条连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三角形的机位布局。这便是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又称为三角形布局。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三种基本机位可以组合成一个大三角形的布局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镜头的调度主要体现在9种不同的基本镜头形式之中。这9种镜头形式分别代表了9种不同的基本含义: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①1号镜头:1号机位通常称为主机位,1号机位的这个镜头也就被称为主镜头。从镜头形式方面看,它是全景系列镜头。从叙事功能看,它是关系镜头,是背景镜头、整体镜头。从性质分析,1号镜头是定位镜头。它确定人物在空间的位置,确定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与空间的关系。②2号、3号镜头:它们与1号镜头属于平行镜头。1号镜头是双人全景镜头,那么2号或3号镜头则是单人分切的镜头(分别拍摄A角和B角)。在镜头形式上,大多呈现为中景、近景或特写镜头。与1号镜头相比,仅仅景深、景别发生了变化。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③4号、5号镜头:从镜头的性质来看,它们属于外反拍镜头;以中近景系列镜头为主。在镜头的形式上,它们呈斜后侧构图形态,画面比较灵动、活泼。因为机位与轴线存在小于90°角的活动幅度,所以镜头中的影像具有参差感。而且,人物交流的视线彼此对应。4号和5号镜头承担着具体刻画人物或事件关系、动作、细节、特征、过程等任务,因此,它们是动作镜头的重要构成部分。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④6、7号镜头:“内反拍”镜头。与4、5号镜头性质相似,同样以中景、近景、特写镜头为主体,同样是动作镜头的重要构成内容;呈现为单人镜头,人物视线一概向外。因为是近景系列的内反拍镜头,人物脸部表情是表现的重点,镜头内容富有戏剧性。⑥8、9号镜头:属于骑轴镜头。人物居中,视线直接与观众接触交流。直接暴露人物内心世界。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5.越轴的处理越轴是指摄像机越过原先轴线一侧,到轴线另一区域进行拍摄。⑴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实现越轴。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⑵通过被摄体运动方向的变化实现越轴。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⑶当关系线和运动轴线同时存在时,可以运动轴线为准选择拍摄机位,而越过关系轴线。也可以关系轴线为准选择拍摄机位,而实现越过运动轴线拍摄。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⑷间隔一个在轴线上所拍的正面镜头或背面镜头来实现越轴。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⑸间隔一个景物的特写镜头实现越轴。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三、场面调度的方法调度方法常用的有:纵深场面调度,重复性场面调度,对比性场面调度,象征性场面调度等等。1.纵深场面调度纵深场面调度就是利用人或物做前景,后景人物在纵深处由后面走向前面,即由全景走向近景,或者由前景走向纵深,扩大环境,变为全景。纵深场面调度可以在一个镜头内产生不同的景别,这种方法也被称为“镜头内部蒙太奇”。纵深场面调度还经常用在长镜头中。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2.重复性场面调度一般指重复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可以起到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涵义的特殊作用。可以给观众造成情绪的冲击力量,还能使之由情向理的方向转化,使观众进入思考,获得新的认识价值。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3.对比性场面调度把相同或相反的事物加以比较或衬托,使对比的双方互相辉映,相得益彰,能够更生动,更鲜明地显示出各自的性格和特点。如将动与静、快与慢、明与暗、强与弱、冷色与暖色、前景与后景、开放与封闭等强烈的对比因素纳入到场面调度之中,以增强艺术的反差和对比度。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4.象征性场面调度导演借助场面调度寄托某种寓意或象征某种事物的内在涵义。把深层次的思想隐藏在浮露的形象之下,将一些不便直说的情理转化为婉转含蓄的形象,让观众去感知、去思索、去意会,从而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