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题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史题集1中国古典园林史题集一、绪论部分1.园林概念: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殖,从而构成一个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P3)2.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或四个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相对应园林的四要素:山、水、植被、建筑。(P4)据此可将园林分为两种基本形式: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3.《古兰经》天园中的四条河:水河、乳河、酒河、蜜河。形成了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形式。(P4)4.F.L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其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面积348ha.E.霍华德的《明日之田园城市》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P6)5.现代园林之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古典园林表现于四个方面: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山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所——社会效益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P6)6.中国古典园林分类: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按隶属关系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P7)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人工山水园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个类型。(P7)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居多,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为“城市山林”宋后作为城市私家园林的代称。(P238)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规模较小的利川天然山水的局部或片段作为建园基址,规模人的则把完整的大自然山水植被环境范围起来作为建园的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P8)7.兴造天然山水园的关键在于选择基址,《园冶》论造园相地,以“山林地”为第一。中国古典园林史题集28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魏晋南北朝开始)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置在部城近郊、远郊的风景幽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前者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后者则作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P9)9.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的发展表现为极为缓慢的持续不断的演进过程,其原因为:1)、经济上以血缘家族的地主小农经济为主体,工商业经济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2)、政治上的君主集权,依靠封建礼制与官僚机构相结合的国家机器,有效地控制着全国的广大地域。3),儒家倡导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封建秩序、尊王攘夷的大一统思想,始终占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中国古典园林得以持续演进的契机便是这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再平衡,它的逐渐完善的主要动力亦得之于此三者的自我调整而促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而此时的西方呈现为各个时代的迥然不同的形式、风格的此起彼落、更迭变化,各个地区的迥然不同的形式、风格的互相影响,复合变异。(P11)10.中国古典园林分期:1)、生成期(夏、商、秦、汉)2)、转折期(魏、晋、南北朝)3)、全盛期(隋、唐)4)、成熟期(宋、元、清初)5)、成熟后期(消中叶到清末)(P12)1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涵蕴。这四大特点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它们的成长乃至最终形成,固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而从根本上来说,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理以及重整体观照、重直觉感知、重综合推衍的思维方式的主导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四大特点本身正是这种哲理和思维方式在园林艺术领域内的具体表现。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反映了这四人特点的形成过程,园林的成熟时期也意味着这四大特点的最终形成。(P13)中国古典园林史题集312.筑山即堆筑假山,包括土山、土石山、石山。(P13)园林内使用天然石块堆筑为石山的这种特殊技艺叫做“叠山”江南地区称之为“掇山”。(P13)选择整块的天然石材陈设在室外作为观赏对象的,这种做法叫做“置石”(又称峰石)。(P13)计成在《园冶》中提到: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P14)文震亨在《长物治》中提到“一勺则江湖万里”意为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写仿天然水景的全貌。李渔:“一拳代山,一勺代水”。13.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之比较:二者同为风景式园林,都以人自然作为创作的本源。但前者是理性的、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人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审美感情则蕴含于被再现的物象的总体之中;后者为感性的、主观的写意,侧重于表现主体对物象的审美感受和因之而引起的审美感情。英国园林之创作,原原本本地把人白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相应于拥护地的人小而呈现在人们的眼前。14.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园林的创作则是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人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它不受地段的限制,能于小中见大,也可大中见小。(P14)15怎样理解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建筑不论多寡,也不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的一面,甚至能够把后者转化为前者,从而在园林总体上使得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起来,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谐调的境界——天人谐和的境界。(P14)16.意境的涵蕴的三种不同的表述方式;1)、籍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人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2)、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然后籍助于山、水、花木、建筑所构配成的物境把这个主题表述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3)、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物境的特征做出文字的“点题”一一景题、匾、联、刻石等。(P19)17.直接借景可分为近借,远借、仰借、俯借和因时因地而借等多种方式。近借是指相临空间景物的借取。在有景可借的空间界面处作可透视或疏导视线的布置,可使邻近空间的景物通过视线的联系而纳入景观构图的画面之中。远借指当处于视线开阔处或远处有可资借取的景物时,将人流和视线引向远处的景物,并铲除其干扰视线的因素,或者采用筑台、建楼、利用高处地形布置视点的方式,把远处景色组中国古典园林史题集4织在景观构图之中。仰借是利用高,低处景物的自然高差形成的景观层次和人们抬头仰望的视觉特性,使高处物成为低处空间景色的借景,反之,则为俯借。因时因地而借是根据时间,空间、地物风情、气象及意境构思的不同,借助中国画的绘画表现技法,表现变幻莫测而富于诗意的景象情趣,是借助自然、地物与天候特质的构景方式。间接借景是一种借水面、镜面映射与反射物体形象的构景方式。这种景物借构方式能使景物视感格外深远,可有助于丰富自身表现及四周的景色,构成绚丽动人的景观。简史萌芽:灵囿(周文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园林囿:放养动物的场所秦:宫苑园林——阿房宫汉:上林苑——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方300里)三国:雀台(曹操)隋唐:写意山水园及文人园五代十国:南方发展宋:艮岳(宋徽宗)文人治国、私家园林元:外族统治时期,文化断裂明、清:皇家园林人发展,地区园林形成自己的风格,园林理论著作的出现二、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1.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P24)2囿: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始于殷末周初,是王室专门集中桊养禽兽的场所,与帝王狩猎活动有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囿起源于狩猎,也初具游观功能,相当于一座多功能的大型天然动物园,已具备园林的雏形性质了。《诗经》中“囿,所以域养禽兽也”。(P26)台: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囿里面的主要建筑物,台是山的象征。《吕氏春秋》中“积土四方而高曰台”。起到观天象、通神明的作用。(P27)3榭:原指台上建置的房屋,后指开敞式的园林建筑,既可在山间,也可临水边。囿和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个源头,前者关涉栽培、桊养,后者关涉通神、望天。(P28)文献记载最早的两处“贵族园林”:殷纣王“沙丘苑台”;周文王“灵囿,灵台,灵沼”。4.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源头:台、囿、园圃。(P28)中国古典园林史题集55.除社会因素外,影响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上发展的三个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1)、“天人合一”的思想,由宋儒提出,明代造园家计成提出的“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论点,就是天人谐和思想的承传和发展。2)、君子比德思想,源于先秦儒家,如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3)、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秦汉,如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P31)6.春秋战国贵族园林代表:(楚)章华台(吴)姑苏台(泛舟的开始)7.在园林里面开凿大型水体工程见于史书记载之首为楚国章华台。(P39)8.秦朝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阿房宫。(P42)9.兰池宫在生成期园林发展史中占着重要地位:1)、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乃是首次见于记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2)、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摹拟神仙境界,比起战国时期昭王筑台以求神仙的做法更赋予一层意象的联想,开启了西汉宫苑中的求仙活动之先河。(P46)10.汉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方300里户)。其中人工湖泊有:1、昆明池,有训练水军,水上游览,渔业生产基地,摹拟天象和蓄水库的作用2、影娥池,3、琳池,4、太液池,位于建章宫中,摹拟东海三仙山。(P48)汉上林苑的作用及特点:1)、上林苑足一个范围极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2)、上林苑内的建筑(宫、苑、台、观等)就其已知的数量而言,它们在这个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内的分布显然是极其疏朗的、便宜的“集锦式”总体布局,与秦代上林苑之建筑比较密集,复道、甬道相连成网络的情况全然不同;3)、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具备生成期古典园林的全部功能——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求仙、生产、军训等。此外,苑内还有帝王的陵墓。(P55)11.汉甘泉宫:兼有求仙通神、避暑游憩、朝会仪典、政治活动、外交活动等多种功能,类似于后世的离宫御苑。12.汉未央宫:出现前院后院。13汉建章宫:总体布局北部以园林为主,南部以宫殿为主,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它的园林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一池三山”遂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P62)14.兔园(梁园)是文献记载的用石筑山的首例。(P63)15汉袁广汉园:最早的私家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史题集6东汉濯龙园:西园“列肆”的做法,历史上最早的皇家园林内的“买卖街”。16“宫”与“苑”的差别:“宫苑”是汉代皇家园林的普遍称谓,一般情况下,宫、苑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类别。宫:以宫殿建筑群为主体,山池花木穿插其间,“宫”与“苑”浑然一体;也有把部分山池花木扩大为相对独立的园林一区,呈“宫”中有“苑”的格局,例:建章宫。这类皇家园林一般建置在都城或其近郊,山池、花木均有人工经营。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宫别苑,占地广,规模人。许多宫殿建筑群散布在辽阔的具有天然山、水、植被的大自然生态环境之中,呈“苑”中有“宫”的格局。(P64)17生成期园林的特征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而逐渐成长,持续了将近1200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殷、周;二、秦、西汉;三、东汉。生成朋的持续时间很长,但园林的演进变化极其缓慢,始终处在发展的初级状态。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