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妇女发展历史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男女不平等的起源;中国妇女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维新派关于妇女解放的措施以及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兴起。了解中国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她们的牺牲和奋斗。一、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1、男女不平等的起源在母系氏族社会中,男女的地位仍然是平等的,而且妇女在生产中的地位略优于男子,妇女在社会上普遍受到尊重。促使母系制解体和父权制的确立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偶婚的出现和向单偶婚过度;二是男女之间在生产中所处地位的改变,而后者是促使父权制确立的主要原因。2、封建礼教的形成及其对妇女的教化•汉朝是封建礼教形成的重要年代。从汉朝开始,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治理国家意识形态,形成了一套从上至下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严格的封建礼教。•“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丈夫”,天命不可违,只能服服帖帖地接受统治。•汉代刘向所作《列女传》和班昭所作《女诫》就是对妇女进行压迫性教育的一个开端。•到了唐代,宋若华著《女论语》共12章,把班昭《女诫》中的观点又大大发展了,明确主张妇女就应当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才符合贤淑女子的标准。•从汉代到清代长达2100年的历史中,影响最大的女教书籍有四本:•《女诫》(汉,班昭)•《女论语》(唐代,宋若华)•《内训》(明,仁孝文皇后)•《女范捷录》(清,王相母亲)•清朝王相把这四本书定为“女四书”,此后女四书传遍了绣楼,成为读书女子的启蒙教本。3、贞操观念的提出以及对妇女的危害•唐朝是一个思想观念比较开放的时代,对妇女的贞节观念也相对宽松。•宋代程朱理学形成后,贞节观念便严格起来了,尤其是程颐提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观点。•可见,到了宋代,贞节观念明显强化,并开始片面强调处女的贞节,一女不事二夫,认为寡妇改嫁就是失节。•到了元代,便渐渐地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了,夫死守节,差不多成为每个妇女应尽的义务,成为人们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明朝是奖励贞节最力的时代,寡妇守节,不但本身得到表扬,本家的差役可减免。•贞节观念到了清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贞节观念中最摧残人性的,莫过于未嫁尽节和室女守志。封建统治者的奖励,族人的威逼,使得无数寡妇和室女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品。4、对妇女肢体的摧残•封建统治阶级对妇女的压迫无非从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压迫,主要体现在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禁锢;二是肉体上的摧残,主要指缠足,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二、中国妇女运动的兴起1、资产阶级维新派关于妇女解放的措施•主要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在变法过程中,十分关注妇女问题,提出“男女同为人类,同属天生”,应该平等,妇女应该和男人一样上学、选举、做官,自己选择配偶,主张妇女人格独立、自由平等。2、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兴起•被称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邹容写了《革命军》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凡为国人,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辛亥革命期间的妇女直接参加了武装斗争,出现了一批女子军事团体。•辛亥革命时期开始的以参政为目的女权运动,标志着中国妇女运动的兴起。三、中国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她们的牺牲和奋斗•1、五四时期对于妇女问题的讨论以及妇女自身解放的成果•(1)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妇女问题的讨论•①反对贞节观念,提倡贞操平等。•鲁迅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闯将,是向封建文化冲锋陷阵的斗士。•②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2)妇女自身解放所取得的成果•①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冲击•②男女社交公开,大学开放女禁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冲击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准备了一支生力军,如宋庆龄、向警予、蔡畅、邓颖超等。第一个要求上大学读书的是甘肃循化女师学生邓春兰。尽管邓春兰第一个要求开放女禁,但第一个迈进北大校门的却是江苏的王兰。2、中国妇女的牺牲和奋斗向警予蔡畅3、中国妇女自身解放程度的提高在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妇女英烈和群众抛头颅,酒热血,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同时也逐步地实现了自身的解放。这表明,在中国,妇女运动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从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中实现妇女自身的解放。•缠足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习俗,你如何看待这个社会现象?它与今天的社会现实有哪些关联?本章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