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横机织物与产品的编织工艺本章知识点1.普通横机编织部分的基本构造,平式三角和花式三角编织的织物结构与走针轨迹。休止编织的概念与编织方法。横机成圈过程的特点。2.电脑横机的成圈与选针机件、三角系统、编织与选针原理。针床横移与换梭工作原理。3.纬编基本组织和常用花色组织在横机上的编织工艺。波纹组织、嵌花织物的结构特点与编织方法。4.衣坯的起口方式。减针与放针的几种形式与成型编织原理。平面衣片成型、立体成型和整体服装的编织工艺。第一节普通横机的编织原理属于平行纬编机,针床呈平板状分类:机械式:手摇(家用)、电动(工业用)电脑机号:E3—E18.用途:羊毛衫衣片、手套等产品。普通横机与圆纬机比较:优点:(1)结构变化多;(2)翻盖品种方便;(3)可编织半成形、全成形产品,节约原料。缺点:(1)成圈系统数少;(2)生产效率低(路数少)。一、编织机构工作原理由针床、织针和三角座和三角、给纱机构、导纱变换器;针床横移牵拉机构组成。(一)织针和针床1、舌针——短踵针、长踵针和长踵长舌针三种。2、针床(针板)——针槽、压针条、栅状梳栉,前后针床配置角度为90°~104°.2.针床针槽、栅状齿(沉降弧在上搁持)、压针条(防止织针外窜)(二)三角座及其三角1、三角座:压针三角调节装置1、2、3和4;起针三角开关6和7,起针三角半动程开关8,拉手9,手柄10和毛刷架11。2、三角:平式三角花式三角平式三角:由起针三角1和2、挺针三角3、压针三角4和5、导向三角6组成。花式三角及其工作原理花式三角(嵌入式)的工作原理:采用针踵长度不同的舌针,在机头的每个行程中,按花色要求使三角沿垂直于其平面的方向进入、半退出或完全退出工作位置,以达到成圈、集圈和不编织选针的目的。A位置——三角完全进入工作,长短踵针均参加编织。B位置——三角退出一半工作位置,底平面高于短踵上平面,只有长踵针参加编织。C位置——三角完全退出工作位置,长短踵针都不参加编织。二级花式横机的三角(1)三角:增加横档三角,横档三角的高度为集圈高度(2)织针:长踵针、短踵针二级花式横机的三角的几种走针轨迹(1)起针三角1退出一半,挺针三角4进入工作短踵针——不编织,长踵针——成圈(2)起针三角1退出一半,挺针三角完全退出工作短踵针——不编织,长踵针——集圈(3)起针三角完全进入工作。挺针三角退出一半短踵针——集圈,长踵针——成圈•特点:除能编织平式三角所能编织的各种组织外,还可以通过起针三角和挺针三角工作状态(即进出位置)的选择和织针的排列,形成相应的花式效应。(2)织针:长踵针、短踵针、长踵长舌针三级花式横机的三角结构与作用:(1)三角:在二级花式横机三角的基础上,将挺针三角分成三块,分别为上挺针三角1(活动的)、下挺针三角2(活动的)和横档三角3(固定的)。三级花式横机的三角的几种走针轨迹(1)当上挺针三角退出工作时,长踵——成圈、短踵针——成圈;长踵长舌针——集圈。(2)当下挺针三角退一半,上挺针三角全部进入工作时,长踵针——成圈、长踵长舌针——成圈,短踵针——集圈。•特点:花式三角系统的走针轨迹变化较广。局部编织或休止编织:(1)定义:是通过使持有线圈的某些织针暂时停止工作,待需要时再使其重新进入工作的一种编织方法。(2)三角结构:•起针和挺针三角与平式横机三角相同。•导向三角分成左右两块1、2,增加休止针复位三角3。•压针三角的上部也比普通三角要少一块,以便使休止的针在压针三角的上面通过。(3)编织原理:•编织时,用手将需要休止的针推到压针三角的上方,复位三角3退出工作。•当要使休止的针进入工作时(图5-9⑶),复位三角进入工作,机头运行方向前部的导向三角退出工作。(4)特点:•可以进行局部编织和持圈收放针的编织;•形成立体结构等特殊结构和花式效应。二、给纱与针床横移1、给纱的特点:•机头换向时吸收多余的纱线,使张力恒定;•机头换向时可以变换导纱器,以采用不同原料和花色的纱线进行编织。2、针床横移:控制后针床相对于前针床移动半个针距和整个针距或若干个针距。可以用于编织波纹组织或2+2罗纹等织物的起头。三、成圈工艺与分析(一)成圈过程与圆纬机相似,分为退圈、垫纱、闭口、套圈、弯纱、脱圈、成圈和牵拉。1、特点:(1)前后针床织针同时开始退圈,并同时到达退圈最高点。(2)两针床的织针直接从导纱器得到纱线。(3)压针时,前后针床织针同时到达弯纱最低点。它属于无分纱同步成圈方式。(二)走针轨迹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a点起针:α-α’前针床针头运动轨迹;β-β’后针床针头运动轨迹;x-x’轴中心线。∵三角对称,∴α、β轨迹线的交叉点是在中心线x-x’上。如果交叉点偏向任何一方的床口线,说明前后三角座各对应的工艺点不对称,有滞后或超前现象,反映到生产中,就会产生疵点。2、b点是集圈点,旧线圈停留在针舌上。3、c点是挺针最高点。4、d点与c点高度相同,c-d为一停顿平面,目的是为了减小织针换向时针踵与导向三角的冲击。5、e点是喂纱点。6、f-g是闭口阶段,织针带纱、闭口。7、g-h为套圈阶段。8、i点是弯纱最低点,它决定线圈长度的大小(织物密度)。9、j点是舌针仍处于成圈三角底部的成圈位置上,略有轻微回退。10、k点以后,织针脱离压针三角底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