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古谱<少林衣鉢真傳>浅析一,<少林衣阏鎮>的形成<少林衣阏鎮>的前身应该是<罗汉短打变式>和<增补罗汉行功短打>,从接触的很多资料来看,形成的轨迹大约为先有<罗汉短打变式>,后有<增补罗汉行功短打>,然后形成了<少林衣阏鎮>的四卷本或五卷本.他形成的大约年代应为清初,而并非元代,如果他是产生于元代,那么在中国武术发展鼎盛的明朝,象这么一份内容丰富,理论完善的资料是不应该不被提及的.这是一份在山东境内流传较为广泛的古拳谱.他所记述的内容与胶东半岛的螳螂拳息息相关.二,關于福居禪師<少林衣阏鎮>説“短打者少林福居禅师所著也….”這裏的福居禅师應該是虛搆,偽託的人物.我們先來看程大力先生的攷證文章1.“《少林衣钵真传》为手抄本,卷首有“咸丰五年岁在乙卯崂西斋”字样,由之看来应是咸丰时人抄录。……..按此两序所云,则《少林衣钵真传》乃升宵道人所著,弗遑道人得自于升宵道人处。书中内容则是升宵道人初学于少林寺福居禅师、后学于崂山某少林僧的总结。……于是把《少林衣钵真传》送给了弗遑道人。查卢乡乃汉置县名,后废,治所在今山东平度县西北,弗遑道人显然是山东人;弗遑道人序既称“吾邑云花观升宵道人”,升宵道人又曾去崂山活动,可见升宵道人也是山东人;咸丰五年《少林衣钵真传》抄录者既云居所为“崂西斋”,看来还是山东人。这是一本在山东地区流传的拳谱。升宵道人有名有姓,所居为“云花观”,肯定实有其人,而且肯定是道士。弗遑道人所居却是“桃林草舍”,说话也类俗人,虽称道人,却未见得真是道士。”2.”….《少林衣钵真传》是少林寺福居禅师传给升宵道人的,福居禅师有最初的稿本,所以可以说是福居禅师集录了十八家拳派精华于少林。然而后来,有人却据此演义出了福居禅师大会武林,南北十八家高手三次聚于少林寺,擂台较技切磋武艺的传说。不仅《少林寺全传》等文学性质的书籍,像今人德虔《少林武僧志》等,亦收录了这个传说。其实,《少林衣钵真传》究竟是否真如升宵道人所云为少林福居禅师所集所传,甚至是否真有福居禅师其人,都让人怀疑。首先,《少林衣钵真传》的内容基本上就不应该是佛门所为(这一点下面再予论述)。其次,福居禅师既传艺于升宵道人,二人应该大致同时代,亦即同为乾隆时人。元代福裕禅师立少林法裔七十字诗辈分,少林寺僧就严格依照此诗顺序拟定法名。少林寺僧中的福字辈,包括福裕在内,都是元代僧人,怎么到几百年之后的清代,居然会冒出一个福字辈的来。福居显然不是乾隆时少林寺僧的法名。既为少林寺僧,当熟悉福字的名讳,亦断然不会取福字作为法号用字。遍查少林寺碑铭塔铭,也没有这么一位福居禅师。福居很可能是升宵道人大旗虎皮的伪托。要把“福居禅师集录十八家技艺于少林”,变为“福居禅师集会十八家高手于少林”,必须要做其中人物年代的调整。因为,即便福居禅师实有其人,也是乾隆时人,而十八家之首却是宋太祖赵匡胤,典籍与人物会面可以远隔千年,但人物与人物碰头却必须同时。赵匡胤是大宋开国皇帝,来头太大妇孺皆知,显然不可能往下拉,便只好委屈福居禅师上提,于是福居禅师便从乾隆时人,一跃而为活在八百年前。《少林衣钵真传》只说福居禅师是少林寺僧,但要做东大会天下武林豪杰,包括当今皇上,福居身份也应不一般才行,于是在传说中福居禅师又变成了少林寺方丈。….”程大力先生的攷證是非常有道理的.另外1,福居不应该是福裕.如果有如此大規糢的武術交流大會,在當時或隨后,少林的寺誌,當地地方的史誌,甚至更高一級的官方文獻.都應改有相關記錄,甚至一些文人墨客也會參與其中,把福裕寫成福居得可能性不大.除非福裕大和尚有兩個法號.2,在中國各朝各代對民間習武是控製比較嚴格的,元朝時候,漢人的地位是相對低下的,要搞大規糢的全國武術名傢的交流,沒有朝廷的支持,恐怕是難以進行的.而且,在元朝舉行武術交流,卻把”宋太祖的太祖長拳”記載為為首第一,大肆宣傳.這顯然是很难被当政者所接受的.福裕大和尚本人甚得元朝政府的器重.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即使元朝的文字獄不像清朝那樣殘酷,他本人在這些問題上也應該是很謹慎的.一旦當權者的態度有反復,這些東西都是會有不可想象的后果的.致力于中興少林的福裕大和尚應該不會冒這種風險.綜閤以上觀點,基本可以否定<少林衣阏鎮>是元朝時期少林寺的産物.而福居禪師應該也是偽託的人物.三,關于拳祖18傢太袓的長拳起首韓通的通背為母鄭恩的纏封尤妙溫元的短拳更奇馬籍的短打最甚孫恒的猴拳且盛黃祐的靠身難近綿盛的面掌飛疾金相的磕手通拳懷德的摔捋硬崩劉興的勾摟採手譚方的滾漏貫耳燕青的拈拿跌法林沖的駌鴦腳強孟甦的七勢連拳崔連的窩裡剖錘楊滾的棍採直入王朗的螳螂總敵拳譜中列岀的18傢,也有疑問,拳祖18傢中虛搆的成分很多,其中提到的”嚥青””林衝”,是明代小說”水滸傳”裏明確的人物,而在宋代,其人其事是否真實,還是很難確定的.而程大力先生的攷證中說”..实际上很多都是明代著名拳家。所谓“太祖的长拳”,在郑、戚、何三家著作中,分别记载为赵太祖神拳三十六势”、“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宋太祖之三十六势长拳”;所谓“温元的短拳”,很可能就是“温家七十二行拳”;所谓“温元的短拳”、“马籍的短打”之短拳、短打,以及书名、书中不断出现的短打,应该来自“眼张短打破法”、“十二短”、“绵张短打”;“孙恒的猴拳”应该来自“猴拳”;“绵盛的面拳”应来自“绵张短打”,只不过将张姓换为了盛姓。绵者,很可能是喻其柔缓,所以干脆又称其为面拳;“刘兴之勾搂采手”,可能来自“温家钩挂拳十二路”;“颜青之占拿跌法”,可能来自“九滚十八跌打挝拿”、“七十二跌法”、“千跌张之跌”….”最后一句的”王朗的螳螂總敵”的”總敵”在這裏應該解釋為什么意思呢?是和上麵17傢並列的形式呢,還是”總結”17傢呢?這個”敵”字我個人覺得應該和”富可敵國””匹敵”的”敵”字意思一樣,那么按炤這個思路,就是說”王朗的螳螂總體相當于以上17傢”.是否可以理解為王朗的螳螂是總結暸以上17傢呢?那么是否有17傢之多呢?我認為這裏應該是作者為暸錶達螳螂拳吸取各傢之長而採用暸一些寫作的脩辭手法.事實上未必有17傢之多.四,關于<少林衣阏鎮>部分的內容1.<少林衣阏鎮>中记载的"翻車轆轤捶六六三十六八打八不打八剛十二柔七勢集連拳總是十八湊全身十二捶閃賺雙手扣七長與八短安理細窮究掛耳破通拳通拳掛耳受中門三十二左右各十六..总是八八六十四门,九九八十一变化。知其门路者,方可入也,亦变化穷矣。"以上記述的這些內容都作為重要的技術理論岀現在后來的七星,梅花,太極等絕大部分螳螂拳的拳譜中.一段記載于衣阏鎮鞯奈淖.“對敵緊要手法總敵即螳螂打也見剛而提步囬手而貼壁起手而即雙棍中心而岀手.見截手而偸手偸手而入肘入肘而崩捶崩捶而即換步換步而直通遇直通而即磕逢磕手而即滚若滚而即雙勾逢勾而即入手見入手而即崩砸遇崩砸而即閃步遇閃步而進護眼見護眼而进底漏遇底漏而即採手遇采手而即粘拿逢粘拿而入頭捶逢頭捶而必下底势,逢底势而即雙手過腦打下而取上取上而即捎打下打左須防右打右必防左招之即打打之即招連招帶打連打帶招細悟此篇縯練純熟短打過半矣”這段文字就是螳螂拳的技擊指導綱領.2.《绘象罗汉行功全谱》部分(即螳螂拳的18羅漢功)《绘象罗汉行功全谱》記載暸“十八罗汉功”共分18路69式.側重于伸觔骨,調隂陽,養氣血.在短打拳譜中説這趟十八羅功與少林易觔經有異麯同工之妙而卻又比易觔經更近于武功”並繪有<內天罡圖><天根月窟三十六宮之圖>等圖.那這個18羅漢功和少林寺有沒有關繫呢?看一段程大力先生的攷證文章.“《少林衣钵真传》不可能传自少林寺《少林衣钵真传》中有大量道教方法和术语的痕迹:如动作名称多为“仙人拱于”、“张辽献袍”、“二郎担山”、“陈抟大困”等;用语遣词多有“精神”、“阴阳”、“丹田”、“调息”等;习练目的则为“可以延寿作地仙”之类。这些,都不可能出自佛门的少林寺。《少林衣钵真传》中有不少房中乃至纯粹淫亵用语:如《绘象罗汉行功全谱》“献杵完势”诗云:“举于最怕二换气,面前生花却难当。要诀全是养气血,戒住房事有何妨。”“老僧入禅势”诗云;“正是老僧坐禅时,风摆竹影照纱窗。一盏明灯吹不灭,梦想红娘到西厢。膏肓着床传书信,小僧性烈硬如钢。功成志满按不住,何须如来到西方。”“陈抟大困势”诗云:“老僧仿学陈抟眠,起腿蹬力膝悬悬。玉兔东升还未醒,金乌西坠却入眠。生平受尽子孙累,善于偷花非等闲。若能志坚功成满,阴阳两分莫贪恋。”“二回大困势”诗云:“惟有僧童不守分,每夜发狂欠安然。一场好梦不得作,须要忙里且偷闲。人生天地无乐处,重整鸳鸯合欢床。双手抱住心猿意,一腿长伸一腿卷。”这样的话,怎么可能出自少林僧之口之笔。对性有浓厚的兴趣,但都要安在“老僧”、“僧童”的头上,这也就罢了…..…《绘象罗汉行功全谱》中有“十八罗汉势”,其名称为:仙人拱手、霸王举鼎、左右插花、枯树盘根、夜叉探海、推窗亮格、韦陀献杵、老僧入禅、铁牛耕地、青龙摆尾、左右骗马、燕子啄水、虎奔人身、陈抟大困、父子三请礼、鲤鱼打挺、张辽献袍、金钩挂玉瓶。与各种版本的《易筋经》对照,不难发现,“十八罗汉势”与《易筋经》十二势许多动作和名称大同小异,甚至一模一样。显然,它们有着同一来源。《易筋经》来自道教导引,“十八罗汉势”也应是来源于道教导引。它们和从秦汉开始陆续出现的五禽戏、八段锦、十二段锦等,实际上一脉相承。……”從上麵程大力先生的文章來看,這個18羅漢功應該與少林寺沒有必然聯繫.而十八羅漢功是七星螳螂拳的重要功法,還記載于梅花螳螂宗師粱學鄉的拳譜中3.<增補羅漢行功短打>中的九九八十一變化部分.也是后来流传的<短打密鈅>的前7后9.4,书中明确指出短打總敵即螳螂打,并有<螳螂翻车变化总势>一篇其余如<四面八方打><截脈說略><金丹祕訣>等内容亦都出现在后来的螳螂流派的拳譜裏,由此可见,衣钵真传是螳螂拳早期的拳谱,还是有据可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