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成本控制第一节成本控制概述第二节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第三节质量成本控制第一节成本控制概述成本控制的意义成本控制的分类成本控制的原则成本控制的程序成本控制的意义狭义◆成本控制的含义广义◆成本控制的作用成本控制的分类◆按控制的时间分类-事前、事中、事后◆按控制的原理分类-前馈性、防护性、反馈性◆按控制的手段分类-绝对成本、相对成本控制◆按控制的对象分类-产品成本、质量成本◆按控制的时期分类-经营期、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全方位的成本控制全员的成本控制2、讲求效益原则厉行节约广开财路核算信息成本3、分级归口管理原则4、责权利相结合原则5、例外管理原则确定例外的标志:重要性一贯性可控性特殊性成本控制的程序第一,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或标准第二,分解落实控制的目标第三,计算并分析成本差异第四,进行考核评价第二节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概述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的类型及其计算分析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一、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概述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成本差异的处理三方面内容。成本标准的制定与成本的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成本的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与成本的日常核算相联系。二、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标准的涵义☆成本标准的种类☆成本标准的一般公式☆直接材料成本标准的制定☆直接人工成本标准的制定☆制造费用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标准的涵义成本标准,是指按照成本项目反映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成本标准不同于预算成本,成本标准是一种单位的概念,它与单位产品相联系;而预算成本则是一种总额的概念,它与一定的业务量相联系。成本标准的种类◎理想成本标准◎正常成本标准◎现实成本标准实际中广泛采用成本标准的一般公式的用量标准该成本项目的价格标准该成本项目标准成本某一项目其中: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标准的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计划单价×消耗定额价格标准用量标准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小时工资率×工时定额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定额+)+)=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定额=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通常,企业通过编制“成本标准单”来反映企业的产成品标准成本具体构成。甲产品的成本标准单(ex1)成本项目价格标准用量标准标准成本直接材料A材料6元/千克4千克24元B材料8元/千克5千克40元小计64元直接人工3元/小时2小时6元变动制造费用5元/小时2小时10元固定制造费用7元/小时2小时14元单位产品标准成本94元三、成本差异的类型及其计算分析成本差异及其类型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成本差异及其类型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成本差异类型:◇按成本差异构成内容不同进行分类-总差异、料、工、费差异◇按成本差异形成过程进行分类-价格差异、用量差异◇按成本差异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行分类-纯差异、混合差异◇按成本差异是否可以控制进行分类-可控差异、不可控差异◇按成本差异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有利差异(F)、不利差异(U)0,有利差异,记为F0,不利差异,记为U价格实际标准标准实际用量价格差异用量差异成本差异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成本差异的构成:A(实际用量×实际价格)B(实际用量×标准价格)C(标准用量×标准价格)价格差异(A-B)用量差异(B-C)成本差异(A-C)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价格标准)用量标准用量实际(用量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价格差异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用量差异【例2】某企业生产A产品,每件产品的材料标准消耗量为8公斤,每公斤的材料标准价格为1.2元。又已知本月购进直接材料20000公斤,实际支付款23000元,本月生产耗用14520公斤,共生产A产品1760件。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直接材料用量差异=(145201760×8)×1.2=528(元)U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4520=726(元)F2.12000023000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98(元)F差异分析用量差异:工人操作水平;采购材料质量价格差异:采购部门负责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效率差异工价格标准人)工时标准工时实际(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实际工时实际产量)工价格标准人工价格实际人(价格差异直接人工【例3】某企业生产A产品,每件产品耗用标准工时0.5小时,每小时的标准工资率为6元,本月实际耗用直接人工792小时,实际支付人工成本5148元。其他相关资料参阅[例2]。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792-1760×0.5)×6=528(元)F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148792×6=396(元)U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528+396=132元F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一般由生产经理负有主要责任!效率差异原因分析1、生产技术2、生产环境3、停工4、材料质量5、设备故障6、生产计划不合理7、生产准备时间过多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耗费差异+效率差异用标准分配率变动性制造费)工时标准工时实际(费用效率差异变动性制造实际工时实际产量)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费用耗费差异变动性制造【例4】承前例2、例3的资料,又已知该企业预计应完成产品1890件,制造费用预算为3150元,每小时变动制造费用为1元。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35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633.6元。根据公式计算如下: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633.6/792-1)×792=-158.4(元)F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792-1760×0.5)=-88(元)F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耗费差异+效率差异=-158.4-88=-246.4(元)F用标准分配率变动性制造费)工时标准工时实际(费用效率差异变动性制造实际工时实际产量)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费用耗费差异变动性制造原因分析预算估计错误材料价格变化工资调整等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预算差异+能量差异=耗费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两差异法◎预算差异◎能量差异三差异法◎耗费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预算差异=耗费差异能量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两因素法分配率标准)工时标准工时预算(用能量差异固定性制造费预算费用实际费用用预算差异固定性制造费其中: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计固定制造费用/预计产量的标准工时标准工时=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实际:(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预算:(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预算差异能量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两因素法【例5】资料承前例2、例3和例4。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为2866.4元即3500-633.6(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为2205元即3150元-1元/小时×1890件×0.5小时/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3150/(1890×0.5)-1=2.3333(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2866.4-2205=661.4(元)U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2205-1760×0.5×2.3333=2205-2053.3=151.7(元)U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预算差异+能量差异=661.4+151.7=813.1(元)U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三因素法用分配率标准费)工时标准工时实际(费用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用分配率标准费)工时实际工时预算(费用能力差异固定性制造预算费用实际费用费用耗费差异固定性制造-实际:(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预算:(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耗费差异能力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三因素法标准:(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效率差异如前例:能量差异为151.7,若进一步分解,则:能力差异:(1890*0.5-792)*2.333=356.949效率差异:(792-1760*0.5)*2.333=-205.304第三节质量成本控制研究质量成本控制的意义质量成本的构成质量标准的选择在传统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的构成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持或提高产品质量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产生的各种损失的总称。质量成本预防和检验成本损失成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外部质量损失成本质量标准的选择★传统质量观★现代质量观传统质量观认为恰当的质量标准,应是可接受的质量水平,简称AQL,AQL允许生产并销售一定数量的缺陷产品。美国学者提出日本学者提出质量标准的选择现代质量观包括零缺陷模式和健全质量模式两种。零缺陷模式要求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降低到零。健全管理模式认为即使实际产品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仍会因产品的生产而产生损失。在传统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传统的质量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寻找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适宜质量水平;二是寻找在最适宜质量水平下的最低质量成本。确定最优质量成本可以采用边际分析法和合理比例法。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现代质量成本控制内容※质量成本的计量※作业管理条件下的质量成本控制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现代质量成本控制内容在健全质量模式下,由于紧缩了缺陷性产品的定义,只要产品生产偏离目标价值,就存在损失成本。因此,质量成本的最优水平存在于产品达到目标价值之处,不必像可接受的质量标准下需要在各种质量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选择。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的计量质量成本按其表现形式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显性质量成本和隐性质量成本。显性质量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从企业会计记录中取得数据的成本。隐性质量成本是指由不良质量而形成的不列示在会计记录中的机会成本对于显性质量成本可以直接计量,对于隐性质量成本可以采用乘数法和市场研究法计量。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作业管理条件下的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可以分为预防和检验成本与质量损失成本两大类,与之对应的作业也可以确认。因此,可利用作业成本法应将这些作业区分为增价值作业和非增加价值作业。一般来说,内部质量损失作业和外部质量损失作业及其相关的成本均为非增加价值作业,应尽可能减少或消除;预防作业因其能增加产品价值应作为增加价值作业予以保留;检验作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预防作业而必须的,应作为增加价值作业,另一类则是与增加价值无关的其他检验作业。本章思考题标准成本与预算成本有何相同与不同?如何制定标准成本?对于变动成本而言,数量差异有哪些?价格差异有哪些?两差异法和三差异法有何联系与区别?如何控制质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