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堡太极拳特点和拳架的区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趙堡太極拳特點和拳架的區分——来自宝岛台湾前辈的总结2016-02-15网络從王圪當遷居到趙堡鎮的陳清平祖師,他的主要弟子有張應昌(為陳清平祖師的師父張彥之子)、和兆元,牛發虎、李作智、李景顏、任長春、張敬芝及武禹襄等人。這些弟子在陳清平祖師的啟發指導下,後來因其各人的武學修養及性格上,逐漸各自演化成數種風格各異的趙堡太極拳。相對於陳家溝所傳之太極拳,目前,只剩下大陸所稱的這就如同陳氏太極拳,有老架、小架﹝即陳氏太極拳新架,現大陸已經更改稱為小架,但還是有人稱為新架﹞之分的道理相同。那陳氏太極拳有老、新架之分,趙堡太極拳有分嗎?答案是肯定的,甚至分得更多,但現卻也有很多人誤解,例如趙堡太極拳就是和氏太極拳,而王公晉讓所打的小架是屬於陳氏太極拳的小架等等諸如此類的錯誤觀念,甚至現也有很多人,包含學過太極拳的人都對趙堡太極拳的特色有所不了解,因此,我將趙堡太極拳的特色以及各種拳架加以介紹。剛開始接觸過趙堡太極拳時,常常對於老師在教拳時的一些講法,什麼低架、不要打高架、和式架打五遍等等專業名詞是有聽沒有懂,什麼低架、高架、和式架、大架甚至是忽雷架聽的是一蹋糊塗,更不用說什麼了解趙堡太極拳的特色,而後,慢慢去搜集各種資料,由網路去獲得一些資訊,再加上自己的學拳經驗,請教我的老師蕭治傅老師、前輩師兄姊們,和其他門派的老師,才真正了解到這些專業名詞的拳架,並試著從此間領悟的導入自己的拳架上,雖然功力算沾不上邊,但在看了那麼多的資料與紀錄影片裡,卻講了一口好拳,因此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談。趙堡太極拳的特色均由這些拳架上而來,所以要瞭解趙堡太極拳的特色,就必須要先瞭解這些拳架的特點以及其用途。但問題來了,這些拳架參閱了不少書籍和網路資訊,竟有二十幾種拳架之多,而卻沒有一個真正整合的詳細整理資訊,即使有的,也只歸類幾大種類,各別帶過,不然就是來個文言文,搞到最後,還是不知道趙堡太極拳的特色。而一般古人特別喜歡把拳譜、拳經或是什麼秘笈都要寫成文言文,讓自己也讓後代看得很深奧,理解的很困難,我在這裡將一些資料整理出來,並加上我的經驗以及請教各門派太極拳名師前輩,試著將這些文言文翻成比較白話文一點,並試著將將趙堡太極拳的各種拳架整理如下。由於趙堡就拳架的種類上繁多且雜,為了讓各位能更仔細的了解趙堡的各種拳架,我將之分為三大類:第一大類:練法拳架此派的拳架特色跨越趙堡所有的分支流派,每一種趙堡太極拳,都可共用其拳架練法,可依個人體質的不同,功力、程度的不同而有所選擇,不管哪一種趙堡太極拳的套路皆適用,既可不失各分支流派的特色,又可依個人不同的狀況而來練習趙堡太極拳。第一種:高架我最喜歡的拳架,原因無它,因為此拳架照著字面上解釋,就是站著比較高,一般稱的馬步或是站樁會比較高,架子會比較高,由於架子比較高,就某方面來說運動量比較小,因為站樁比較高也比較不會累,以養生、健身為主要之目的,但練拳練到一定程度後,也會慢慢回到高架的程度去練習內功、技擊以及應用。第二種:低架又叫做盤功架,為適合練功最好的拳架,馬步與站樁為最低,但注意一點,在怎麼低,大腿也不能低於膝蓋以下,正確的站樁小腿與大腿必須保持九十度直角,一但低於九十度就是錯誤的站法,此時在腿勁上無法形成一個拔勁,此拳架主要用在增加功力上,有些功力高深者在大腿與小腿九十度的情況下還能膝蓋碰地,頭碰地,如有名的和家靠,但此拳架不適合用來練內功發勁及技擊。第三種:大架不管是步法、腰跨或是動作擺動幅度,均要求要大,要能伸長開來,讓筋骨能充分的舒緩開來,要柔和緩慢,舒開大方,眼、手、身、步法四象確實明確,常會搭配低架來練習,增長功力快又確實;也可以搭配高架練習,變成養生健身的拳架。第四種:小架步法、腰跨或是動作擺動的幅度就為最小,因為拳架小,所以轉換快、速度緊湊、變化靈活,因為動作小,所以說好練也好練,但要練到精細就不容易了,為適合練習技擊和內功,常很多會搭配高架練習,成為適合健身養生之拳架。第五種:中架適合初學者,因為此拳架的馬步與站樁的位置在高架與低架的位置上,為適中的位置,步法、腰跨或是動作擺動幅度的大小也介於大、小架之間,而易於初學者去體會了解。第六種:走架此拳架的特色在於邊打套路邊走邊練的架子,在於活步靈動,順勢自然,鬆柔圓輕,走時不可隨便亂走,手、身、步法都必須合乎拳法上的規範,在練習上如行雲流水,風行不止。第七種:車輪架簡單的來說,此拳架的特色就是劃圈的圓形運動,在趙堡叫作軸輪運動,圓大而舒長,柔順流暢而自然,如圓規般,腰或足為圓心,手為軸徑,畫出一個個的圓,大圓中有小圓,小圓套大圓,小圓中又有小圓,平面圓、三維圓、立體圓等等,就是畫圓就對了﹝現我也只能解釋,還不能體會﹞。第八種:內功慢架為主要在練內功、內勁時的拳架,特色就是要求慢,緩慢柔和,但要慢,動作卻不能有所中斷或是停止,要有如行雲流水不中斷般,外形與一般拳架幾乎一樣,但主要在練習內功的要領。第九種:功夫架雖在楊興靖體系此拳架為忽雷架最終拳架,但我卻認為可以應用在所有套路中,不管是哪一種武術,此拳架為所有拳架最終實戰拳架,講求的是實戰技擊,沒任何規則,把你所學到的隨機應用,迅速變化,像我老師蕭治傅老師所說:「都在求活命了,你還在要求怎麼打,學師公的,不囉唆,就地正法。」第十種:飛架傳說中的拳架,據說這套拳架為不輕易傳授和在公開場所表演的拳架,在趙增福、趙超的武當趙堡大架太極拳一書上有寫到:『其特點為動作快捷,圓活連貫,內勁為主,神意為先,有形似無形,無形似有形,內涵豐富,變化無常,純任自然,實用性強。「打不露形」是太極拳技擊的最高表現,飛架就是這種境界的自我鍛鍊,因此必須具備相當功力並達到較高層次時才能演練。據傳,先輩練此架時,以香計時,燃完一根香的時間要打夠一百遍,其功力與精神,可見一般。』此種的描述本人還真未見過,即使連黃飛鴻的佛山無影腳我看也沒到那境界,我看不要說不輕易傳授或是在公開場所表演,能練得成的就算是神了,那可是很難練得成的吧?不過若要說真的有接近那境界,王公晉讓已達到接近那境界,渾身以內勁為主,神意為先,有形似無形,無形似有形,反璞歸真,看王公在打拳架,還真看不出他在打拳,但內行的都知道,只要一摸到王公身體,保證你就精彩了,一出拳有如旱天炸雷,據傳與歷史記載,太極拳很多前輩也達到此境界,例如:陳清平、李景顏、楊虎和謝功績等祖師前輩高人。第二大類:分支流派拳架在文章的一開頭就已提過,雖說蔣發將趙堡太極拳單傳七代至陳清平祖師,陳清平祖師講之發揚光大,散撥到各地,主要弟子有張應昌、和兆元,牛發虎、李作智、李景顏、任長春、張敬芝及武禹襄等人。這些弟子在陳清平祖師的啟發指導下,後來因其各人的武學修養及性格上,逐漸各自演化成數種風格各異的趙堡太極拳,這些後來成為趙堡的各個分支流派,雖說用「架」來稱呼,但卻是可以稱為門派的代表套路。第一種:代理架又叫和氏架、代理架、三合一拳架,在趙堡當地稱為趙堡街架,又稱為和氏太極拳,由和兆元傳下來。在和兆元之孫和慶喜之後才廣傳,是趙堡太極拳裡面傳播最廣,習者最眾的一支。和慶喜有二位鄭姓弟子鄭伯英、鄭悟清等人,在抗日時遷居西安,打破趙堡不出街的傳統,從此傳播至各地。目前不少趙堡街架傳人都出自這二位老師。目前比較有名的赵堡街架傳人有,任勝旺,戚建安,李培軍,王長安、呂克書,王海洲、張廣漢等和兆元後人–和學儉,和有祿、香港紀秀昌女士、宋薀華及趙增福等人。台灣以高雄蕭治傅老師曾到大陸王海洲交流,回台後傳授予弟子;台中亦有同好到香港向紀秀昌老師學習。此拳架也叫做代理架,那什麼是代理架,「代理」兩個字若對台灣的愛好而言可能會比較難懂,好像是代理人一樣,但若改成「帶裡」,相信就會有很多人看的懂了,此拳架最初要求是練習由外型帶動到裡面的內功,而最終是練到由裡面的內勁來帶動外面,所以叫做「帶裡」,代理架。第二種:騰挪架此拳架著重於閃、攅、騰挪等身法,輕靈圓活、步法靈活,以柔克剛的運勁方式,在於全身性的靈動變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由陳清平祖之子陳景陽、任長春等人所傳下,任長春弟子杜元化曾著書-太極拳正宗。第三種:領落架由牛發虎,張敬芝等人所傳,重視趙堡太極拳十三勢中的領、落二種手法,所以稱為領落架,何謂領落二法?就是上領下落,此拳架的特點在於著重於拳架的上下起伏,又稱三合一太極拳,三合一即拳架、推手及散手三者合而為一,所以又叫三合一拳架,目前比較有名的傳人為趙堡的侯秀春,尤其侯春秀拳架又有人稱為趙堡太極拳成架,以冷、脆、快、狠出名,屬於中架,在當時和西北二鄭:大架鄭錫爵,小架鄭伯清為三足鼎立。第四種:衩(ㄔㄚˋ)拖架又名矮椿架,由李作智所傳,極重下盤功夫,練功要求褲襠需擦地而過,難度很高,且傳播不廣。第五種:忽雷架又稱忽靈架、圪顫架、活步方圓架。由李景顏所傳,其弟子以其子李火焰、張國棟,楊虎等人最有名,其中以楊虎一支傳人最多,台灣的王公晉讓其師為陳應德;杜毓澤前輩其師為陳銘標,都是楊虎的弟子。忽雷架在走架中隨著功夫純熟而逐步加圈,要求快猛彈抖發勁如雷般一閃即逝,並重視磋腳,由於行架起落輕靈沉穩,發勁驟然爆發、身形抖擻,加上勁達腳底挫碾地面(螺旋勁)嚓嚓有聲,如寒冬打顫,又如春雷乍響,迅猛爆發,所以當地人就給此太極拳取了「忽雷架」。目前大陸以楊虎的曾孫楊與靖,張國棟後人張隨勝,陳應德系統的傳人宋清河、王盾等人為代表,台灣則以王公晉讓及杜毓澤前輩系統傳人較多。第六種:跟棍頭架什麼是跟棍頭?在大陸的意思就是棍子,圓圓的棍子,那打拳架上哪裡有棍子?就是手摟,此拳架的特色就再於手有如跟著的圓棍子一般,棍,為武器之母,棍子可上下翻轉,左右掃擊,整個拳架上有如是一根棍子在打拳架一樣,又有如棍子的頭上綁著東西,可以揮舞,也猶如手部拿著一個棍子,旋轉纏絲發勁,在大陸有一派說法是謝功績的拳架即為跟棍頭架。在這一大類裡面有個很難分別的地方,那就是在趙堡太極拳分支流派上有另一種說法,邢喜懷將趙堡太極拳演變為代理、領落、騰挪三種架子。其後,和兆元以代理架為最,張應昌已領落架擅長,李景顏以騰挪架冠其首。但我曾仔細研究過看過侯春秀演練的拳架,比對任勝旺,李培軍,鄭瑞、王海洲、呂克書李慶成、宋蘊華、原寶山、趙增福、和有祿、和學檢等等和氏架大小的名師影片紀錄,發現這幾個名師依自排開打出來的拳架,除了大、小、高、低架的不同之外,幾乎是同樣的套路,換言之,將上述任何一位名師打的拳架,若腰跨、步法、動作振幅都統一,你會發現,套路拳法都一樣,單單從拳架外表很難分辨出是哪一趙堡太極拳流派分支的太極拳流派,因此也有一種說法是從內勁上的應用去分別,若能與之交手過,就能分辨的出代理勁、領落勁和騰挪勁。另外,有兩派的拳法也是屬於趙堡太極拳的分支流派,但是屬於外傳而後成立的門派:武氏太極拳和孫氏太極拳,在這只大概提一下,不詳細列出。第三大類:模糊拳架第一種:溜架此拳架比較奇怪,不被趙堡太極拳所承認之拳架,卻又是趙堡傳人所承認的非正式拳架,原因是,趙堡太極拳以前選擇門徒慎為嚴格,甚至蔣發單傳到陳清平七代,中間雖有兩次外傳,但卻也只是少數,而陳清平雖說廣收門徒,但還是有不是門徒的在旁邊看,當老師的也不教,自己在旁邊照著學模學樣「溜來溜去」所溜成的拳架,所以,就有其特色,動作不齊全,姿勢不確實,要領不明確,涵義不清楚,甚至有幾個資質比較高的,最後還會融入自己所別領悟的加進去,變成自己的一套。第四大類:自創練習用拳架此拳架的特色在於由各趙堡太極拳的名師,依照自己的經驗與教拳時的理論,將自己的拳架分成好幾種拳架,以利於學生可以學行與進階,但個人在整理時發現,這些拳架都是循序漸進的一種方式,一種套路,依程度不同而分好幾種不同的拳架的練法,而現有的資料上,杜元化的7層功夫為最早有此理論的成立,而張國棟系的11層練法,應該與楊虎系10層練法有關,不過不曾聽過杜系或作者本系王公晉讓系有這種說法,也許是日後再推演出來,由於此系只是在練習忽雷架或是各系內自己稱呼的拳架,而非趙堡太極拳公認的拳架,個人認為此類拳架為練法階段的拳架,所以我只介紹各名詞與整理現趙堡太極拳忽雷架各派練法階段的拳架名稱,而各特色就不介紹了。第一種:杜元化系一圓即太極上下分兩極進退成四象開合是乾坤,出入綜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