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基督教的历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基督教的历史一、基督教的来源基督教(Christianty)是指以信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它包括天主教、新教或是耶稣教与东正教三大流派,是当代世界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之一。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基督教徒的总数已经达到15亿,其中天主教徒为8亿多,新教徒5亿,东正教徒2亿,总人数居世界宗教之首,已接近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世界各大洲无不有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与十字架。基督教到底分布于世界多少国?可以说无法统计,至少在150多个国家民族中有基督教组织,其余国家民族中大多数也有各种形式的基督教活动。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基督教会、教皇与信徒的影响远超过其他任何宗教,也是一般的政治或经济势力集团所不能比拟的。据统计,《圣经》是世界上被译成语言最多的书,大约达到古今语言1000余种。其实基督教并非原本就是欧洲的宗教,它的前身可以说是诞生于现在中东巴勒斯坦的犹太教,是由古代希伯来人所创造的。为什么这种古代希伯来人创立的宗教能够有这样的发展?这或许是最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还是从它的历史来看它的今日,从历史主义观念出发,这是理解事物本质最重要的方式之一。1世纪初期,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中流传一种相信救世主的宗教,这种宗教先是在社会下层中间形成。当时犹太人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地位极为低下,受尽苦难,盼望能有救世主出世。这些人相信上帝耶和华将派救世主“弥赛亚”(也就是古希腊语中的“基督”)把人们从苦难中这就出来。这种信仰深入人心,发展迅速,但是尚未形成教会。2世纪到世纪,基督教开始形成教会,并且从下层人民向上层社会发展,其教义也发生了大的改变,以顺从、忍耐为主要宗旨。392年基督教取得罗马帝国国教地位,从此,一直是西方文化的中心。从宗教改革之后,基督教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方面它的地位继续得到巩固,成为西方各国主要宗教或是主要宗教之一。虽然中世纪的政教合一的局面已经不存在,但基督教仍然是重要的社会政治势力。另一方面,基督教自身的教义不断变化,教派越来越多,内部思想分化也日益严重。15至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扩张,基督教被当做殖民者教化野蛮民族的精神武器,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使之成为世界最大宗教之一。有人在形容西方殖民主义扩张时说,基督教们一手持剑,一手持《圣经》来到殖民地,这并非完全夸张。综观基督教主要历史发展可以看出,这个起源于中东地区的古老宗教在罗马时代融入西方文化之后,与希腊精神相结合,成为西方的信仰。继而又随着这种文化的发展而向东方与世界扩展。我们必须承认,基督教有它的内在精神法则,唯有这一法则使它能如此。古代犹太教是基督教的前身,要理解古代犹太教,必须先理解犹太人的先民希伯来人的神──耶和华。二、前基督教时代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首领摩西带领犹太人走出埃及来到西奈半岛,开始建立犹太教,到公元前9世纪前后犹太教这是创立,这里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具有系统神学理论的一神教。在此之前,古代有宗教与原始宗教中也曾有一神教,但是没有相应的神学理论体系。犹太教认为世界是由唯一神创造的,所以世界的万物是有序和谐的,人作为神的创造,也就具有理解这个世界的可能性。人与神之极爱你建立了一种契约关系,人是可以选择的,而不是命定的。在犹太教的教义中,有关于承认法律主权、尊重人格等方面的内容。犹发现摩西太教首先实行一夫一妻制,保护妇女权益,这与其他宗教教义也是不同的。这些思想对基督教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也间接作用于西方文化精神。公元前334年,犹太人被亚历山大王所征服,当亚历山大所开创的大帝国灭亡后,犹太人被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所统治,最后,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历史时期中,犹太教不但没有灭绝,反而影响越来越大。公元前4世纪,雅典人实际上已经对传统宗教不再感兴趣,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家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宗教(这里其实是指那些原始宗教,因为在当时现代意义上的宗教还没有产生,或是说没有取得主导地位),取得了人类理性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胜利。这种胜利留给世界文化以丰厚的遗产,包括政治领域里的民主制度,思想领域中的理性精神以及尊重科学的观念等等,时至今日这仍然是西方文化最重要的成果。但为时不久,到了希腊化时代,即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结束(公元前332年)到奥古斯都即位(公元前30年),希腊理性与犹太教相遇,这一次,却是犹太教的宗教战胜了希腊人的人文主义,或像一个希腊化时代的词汇所说,这是一种融合(syncretism)。这种融合不是逾越或是征服,也不是两者之间的对立,冲突或是互相取代,这是双方在思想结构中经过磨合,进而产生互动与互补,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在罗马人的统治下,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发展出基督教,从此之后,基督教成为了西方文化的核心,同时基督教也侵染了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理性精神,使自己更符合西方文化传统与时代的要求。根据基督教教会记载,上帝耶和华降圣灵于圣母玛利亚,感灵而生耶稣。耶稣又称基督耶稣或是耶稣基督,他在《圣经》中有许多名字与称呼,如圣子,基督、神的儿子等等,他自己最喜爱的称呼是“人之子”。耶稣是圣灵之子,同时也是亚伯拉罕的第42代孙(另一种计算方法为第21代)。耶稣出生之际,恰逢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也就是罗马第一个皇帝屋大维,公元前27年到公元14年在位)命令所有的犹太人都要报名入册。圣母玛利亚与丈夫约瑟一起来到犹太的伯利恒城登记,耶稣降生于伯利恒的马厩之中。出生8日之后,按犹太人规矩行了割礼,取名耶稣,为“主是拯救”之意。耶稣出生于一个信仰混乱、社会矛盾尖锐的时代,犹太人的一神教信仰更是与罗马人的思想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这种历史条件为耶稣创立自己的宗教提供了机会。耶稣本人是一伟大的宗教活动家,虽然他真正传播自己宗教思想的时间可能极短,但是已经成功地组织了宗教活动,聚集了众多的信徒。耶稣与犹太公会(Sanhedrin)之间形成对立,,罗马总督与犹太上层人士指控耶稣亵渎上帝和自立为“犹太人之王”,于是把他送交给罗马行政官彼拉多(Pilate)。公元前33年4月3日,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圣经·新约》所说,耶稣于3日后复活,40天后,升入天堂。耶稣不仅复活,并且要重新降临,对世人进行审判。耶稣死后,由他创立的宗教在艰难困苦中存活了下来,经历了三百年的奋斗,最终成为罗马国教。当然,在这一漫长的历程中,基督教遭受过无数的迫害,特别是在284年--305年间,戴克里先对基督教进行了最残酷的迫害,但令人称奇的是,恰是在这一时期,仍然有新人加入这一宗教。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与莱西尼阿在米兰联合发表了“米兰敕令”,使基督徒可以保持信仰,不受干扰,发还了原先被没收的财产。君士坦丁受到基督徒们的拥戴,并且统领所有的教会。君士坦丁于325年召集各地300名主教在尼西亚举行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普世主教会议”,制订了教会的法规,实行主教制,按帝国行省划分教区,但是罗马、亚历山大里亚和耶路撒冷主教比其他主教有更大的权力。大会还规定,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为正统的信仰,三者无先后大小之分,圣子与圣父的本体是同一的,而不接受这一信条的阿里乌斯教派则被开除出教。392年,罗马帝国狄奥多西宣布将基督教立为国教,帝国所有居民一律为基督教徒,严禁异教活动,所有参加非基督教崇拜的活动,全部是背叛行为,被视为异教行为。狄奥多西死前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交给他的两个儿子。基督教会也分化为东西两派,东派主要是希腊语区,西派则是拉丁语地区。330年君士坦丁堡成为帝国首都。两派斗争激化。381年教会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第二次公会议,规定君士坦丁堡地位仅次于罗马。451年的查尔西顿会议又规定,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具有同等的教务权力,但双方一致不能取得和谐,1054年终于公开分裂。三、基督教的中兴时代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基督教会受到蛮族国家的排斥,曾经处于困难境地。这些日耳曼蛮族最早接触的是基督教的阿里乌斯教派,他们大多数加入了这一教派。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与他的3000名战士在兰斯大教堂接受罗马基督教洗礼,这是蛮族中第一个接受罗马基督教的国王,从此,罗马基督教会开始在法兰克王国各地传教。511年,法兰克王国教会在克洛维的支持下,召开宗教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所有法兰克王国的所有居民,必须就近到罗马基督教教堂做礼拜,不得违反,这样才使得法兰克人成为了正统的基督教徒。查理大帝继续执行基督教化的国策,查理在建成大帝国的时期,大军所到之处,强迫所有居民必须信教,必须缴纳基督教的什一税。所谓什一税是基督教的宗教税收,根据《圣经》中的有关论述,农牧产品的十分之一是属于上帝的,所以基督徒应当将此收入捐给教会,用于教会和教士的费用。查理大帝从779年全面征收什一税之后,欧洲各国也都纷纷效仿,给人民造成重大负担。宗教改革运动中,反对缴纳什一税成为重要内容。直到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才逐渐废除这一税制。查理大帝时代,教会开始享有特权,如教会可以免除税收、任何官员不得进入教堂内逮捕人等,以后教会的权势越来越大。英国早在3世纪就传入了基督教,597年,教皇格列高利一世派遣教团进入英格兰,在坎特伯雷开始传教。大约在7世纪中期,罗马基督教成为英国的统治性宗教。随后,罗马基督教进入中欧地区,斯拉夫人接受基督教,德国人成为了基督教传播的主要力量,他们大批迁移到东欧与北欧地区,大约于10世纪到11世纪期间,中欧与北欧地区也普遍被基督教所控制。在天主教积极传播的同时,东正教也努力扩大势力,9世纪起,君士坦丁堡向北欧与东欧地区传播东正教,为了扩大影响,还将《圣经》译成斯拉夫文。988年,东正教传播取得重大胜利,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宣布皈依基督教,并且确定东正教为国教。过去东正教的领导权集中于四大牧首,即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这四个牧区的牧首。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之后,俄罗斯成为东正教的另一个中心,莫斯科索性脱离了君士坦丁堡,自立为俄罗斯正教。以后,东欧国家的教会群起而效之,纷纷脱离君士坦丁堡自立。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灭亡,从此之后,东正教的中心开始移向俄罗斯。相对来说,西欧的基督教发展更为顺利,从6世纪中期1起,基督教权力不断上升。通过与世俗政权相结合,教会获取大量的土地与财富,这使得罗马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占有者,占有土地的面积几乎达到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8世纪中期,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了报答罗马教廷支持他篡位,向罗马教皇赠送大量土地,罗马教皇国得以成立。罗马教皇国成立后,与世俗政权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教会与王权互相利用。同时,基督教教会制度也逐渐完善起来,大主教区管辖着相当于行省的广大地区,权力极大。9世纪前后,大小教会、修道院已经遍布各地。修士与教士并列,是基督教的两大类神职人员。教士们的职责是教化信徒,管理宗教事务,而修士们则脱离现世生活,以修行的方式取得灵魂的自救。修道院出现以后,大批的修士们集中于此,集体生活,与佛教的寺庙相似,通过修持来完成宗教使命。意大利人本尼狄克在罗马与那不勒斯的卡西诺山顶上,创立了西欧基督教自己的修道院,主持制定了《修士守则》,建立了本尼狄克修会,(即本笃派修会)。西欧修道院与其他宗教组织有相近的一面,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特点在于,并不一味主张苦行、而以自食其力、参加劳动来纯洁灵魂,达到净化精神的目的。修行者不能结婚,实行禁欲主义,过独身生活。日常生活以农业劳动等为主,其余时间则诵读经典,学习宗教教义。这种修道院对于西方文化的发展与保存有重要意义,一些文化水平高的修士们对于西方文化经典有较深入的研究,他们记录了相当多有意义的西方文化史料。教会的势力极为强大,政教合一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统治方式。12世纪到13世纪,教会建立起了军事武装组织骑士团---十字军进行东征。12世纪与13世纪之交,教皇英诺森三世将教会权力推向顶峰,意大利、英国、瑞典、丹麦和葡萄牙等国全部都臣服于教皇,宗教与世俗社会的一切权力归于教皇,权势之大无以复加,这是教会统治的全盛时代。14世纪之后,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基督教的势力也逐渐衰退。四、宗教改革运动从16世纪开始,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罗马教廷的衰落、基督教神职人员腐败、宗教制

1 / 8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