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参考课件5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遂与永州山水结缘,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游记,借以抒发被贬的情怀。其中《永州八记》最负盛名。作者简介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永州八记》是一组游记作品,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字音字形清liè()冽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嵁()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佁然不动()y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xī犬牙差互()quánchímànkānméngcēncīchùcīhū整体感知1.听朗读录音或范读。2.小组交流(四人),依托文本注解、工具书落实字音、词义;教师巡视,师生交流。3.齐读课文,复述课文,体会景物蕴涵的作者感情。以:①全石以为底②卷石底以出③以其境过清为:①全石以为底②为坻,为屿。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②以其境过清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知其源差:①参差披拂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一词多义(介词,用)(承接,“而”不译)(介词,表原因)(动词,当“作为”讲)(动词,“成为”)(形容词,清澈)(形容词,冷清)(副词,大约)(助动词,能够)(形容词,长短不一)(动词,交错)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并归纳其用法。(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斗折蛇行(3)明灭可见(4)其岸势犬牙差互(5)日光下彻(6)影布石上(7)隶而从者(8)以其境过清向西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爬行那样或现或隐像狗的牙齿那样向下照映随从、跟从因为、凄清2.翻译下列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皆若空游无所依往来翕忽凄神寒骨3.熟读并背诵全文。(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在靠近池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来来往往非常轻快敏捷令人神色凄凉骨冷心寒3、翻译下列句子(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的。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那里。(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而去。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理清思路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独立思考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小石潭的特点:幽静。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2、找出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问题探究3、作者是怎样写潭水的?水中的鱼又怎样呢?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4、小石潭上的景物是怎样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乐是忧的另一种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1)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第二段: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怡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2)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第三段:(四)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第四段:全文共五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写小石潭的方位和概貌。第二部分(2~3),写小石潭中的游鱼和水源。第三部分(4),写小石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第四部分(5),介绍与自己同游的人。本文是按照游览顺序安排的:发现小潭(因闻水声,即觅小潭)潭中景物(水、石、树、鱼)潭中气氛(气氛、感受)文章结构小石潭记发现小石潭及景物(全貌)游鱼岸势:环境潭水卷石树蔓(潭上景物)发现: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侧面写水清澈:皆若空游无所依。动静结合静:动:“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愉悦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潭上景物:感受:抑郁忧伤移情于物同游人:六个人描写了小石潭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的抑郁忧伤的感情。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总结全文:《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以写景取胜。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手法,通过形象的比喻,对潭水、岩石、藤蔓、竹树、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隐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景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生动写出了小石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文章主旨1、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A、如鸣佩环,心乐之B、卷石底以出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之一的柳宗元,此文写于柳宗元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柳河东全集》唐八大散文家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八记》B4、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C、“寂寥”、“凄”、“寒”等次其实都是写心静的,暗示自己的遭遇,留露出一种孤独感。D、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1、“皆若空游无所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参差披拂”,加点词义为:随风飘荡。()√3、“往来翕忽”,加点词义为:忽然()×4、“隔篁竹”加点词义为:成林的竹子()√李白《静夜思》李白《早发白帝城》张继《枫桥夜泊》杜牧《江南春》王湾《次北固山下》朱熹《春日》李煜《相见欢》李商隐《登乐游原》这些借景抒情的诗句,你会背吗?退出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