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基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第一部分:项目总论1、申请项目的概述。新疆特色瓜果之一哈密瓜,其优质的声誉响遍国内外,但是由于其保鲜贮运问题长期未能彻底解决,故难以实现大批量的运往疆外,为能实现这一目标——把优质的新疆哈密瓜销往国内外,现我公司通过与新疆大学合作,对其进行:①田间诱抗——哈密瓜田间诱抗由新疆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合作首先在国内进行研究,但技术尚未应用于生产;②田间果实膨大期单瓜套袋隔离技术及应用。据我们前期研究,哈密瓜田间的潜伏侵染主要来自于果实迅速膨大期,由于哈密瓜表面形成裂隙而导致病菌浸入。因此,我们提出在田间哈密瓜果实膨大期采取单瓜套袋,将瓜体与外界病原微生物隔离,避免其延裂隙浸入瓜体的技术措施,这即是本项目中的主要创新点,也是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③哈密瓜超声波或超声波+杀菌剂的采后处理技术;④瓜采后处理技术,是在本项目中首次提出,这是本项目中的另一主要创新点,也是项目的一项主要研究内容;集成优化采后哈密瓜后熟衰老和病害控制技术。通过预冷、保鲜剂、乙烯拮抗剂、气体调节、包装等技术的集成,开发哈密瓜保鲜包装产品和安全高效的冷链物流保鲜技术。目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哈密瓜是新疆最具特色的瓜果,但采后易后熟衰老和受病原菌侵染,加之运距长,保鲜贮运技术落后,运销过程腐烂变质损失在30%左右,且品质差。本项目着重研究哈密瓜采前田间诱抗、采后杀菌、预冷、保鲜包装及运输条件控制等多项技术的创新及应用,解决较高成熟度哈密瓜采后运销过程中易腐烂变质的技术问题,建立哈密瓜采后处理及保鲜贮运的技术规范,提高哈密瓜质量及市场竞争力,为新疆哈密瓜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提供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2、简述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目前的进展情况、申请技术创新基金的必要性。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我区作为中央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了“依托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业,建设全国最大的特色林果基地”的战略部署。近几年来,我区林果种植面积以每年新增百万亩的速度向前发展,到2006年底全区林果种植面积已超过1200万亩,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已达到1000万亩,特色林果业已是目前新疆农业生产结构中发展速度最快、产业关联度最广和增收潜力最大的产业。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意见》,到2010年全区林果面积达到1500万亩,果品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果品贮藏保鲜率达到35%,加工率达到20%以上,果品及深加工产品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哈密瓜是新疆特色瓜果之一,大约在1600年前,新疆就已大量种植,哈密、吐鲁番是新疆最大的哈密瓜生产基地。新疆地处欧亚大陆桥腹地,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造就了特色水果的资源优势。哈密瓜是新疆传统名优特产,世称“名贵之果”、“瓜中之王”,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2007年,新疆哈密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近60万亩,预计到2010年全疆哈密瓜种植面积发展到近80万亩,总产量达到180万吨。甜瓜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但产后转化能力薄弱,甜瓜商品化程度低,产品销售的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在我区甜瓜种植面积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外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持续增加,内蒙古、甘肃、山东、海南等地也开始大面积种植哈密瓜,并打着“新疆哈密瓜”的牌子进入市场,还运用温室栽培等技术手段使这种哈密瓜一年四季均可上市。据了解,今年内蒙古仅一个地区的哈密瓜种植面积就达到30万亩。目前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哈密瓜的主销地,真正产自新疆的哈密瓜只有60%左右。使国内供应总量迅速攀升、局域产量相对过剩的局面已经形成,将意味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销售压力和市场风险日益凸现。托克逊县今年扩大哈密瓜种植面积,哈密瓜面积达10355亩,比去年增长了2.5倍,哈密瓜面积增大了,瓜的价格却从去年的平均1元至1.2元降至今年的0.7元,出现滞销和贱卖的情况,挫伤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对甜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哈密瓜只达到较高的成熟度才能体现新疆哈密瓜的营养价值、风味、质地、口感等特色品质。由于目前采用常温运输,运输过程中的哈密瓜温度在30-50℃;且运距长,以乌市为起运地,距北京3768km,距上海4077km,距广州4678km,且产地到乌市还有200-1000km的运距。由于对哈密瓜采后,尤其是运销过程中生理、病理的研究和认识,采后处理、包装、保鲜贮运技术落后,没有高效的运销链系统,成熟度高的哈密瓜很难运抵国内主要的消费市场,迫使运输商在哈密瓜还未成熟时(5-7成熟)就开始采摘和起运;当然甜瓜选育品种也有问题,对这种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典型的就是“早金”,在新疆种植面积很大,因为它不但早熟,还有着极具欺骗性的外表,即瓜在5--6成熟时,糖分还很低的情况下,就开始呈现出金黄色外表,这极大地满足了赶早上市的需求。这些年我们见到,还是黄瓜味的“早金”就开始起运出疆上市了。所以运抵国内市场上的新疆哈密瓜并未成熟,很难体现出其特色品质,这种做法的后果是使新疆哈密瓜逐渐丧失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声誉,砸了吐鲁番哈密瓜的牌子,价格被压得很低。加之新疆哈密瓜的运距确长、运费高,在市场失去了与其它产地甜瓜的竞争优势。要发挥新疆哈密瓜的品质优势,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必需提高进入市场哈密瓜成熟度,因此新疆哈密瓜高效供销链系统的研究和建设,以及围绕供销链研究和解决甜瓜的后熟衰老、病害控制等技术问题,成为急待解决的紧迫问题。哈密瓜种植区多在南北疆偏远地区,远离内地市场,运距长,由于哈密瓜是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易后熟衰老,而且在采收和采后贮运各个环节中极易受机械损伤,给病原菌侵染创造了有利条件,采后腐烂损失严重;新疆哈密瓜因腐烂变质造成的损失在30%左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哈密瓜采后腐烂的优势病原菌有4种,分别是主要病害为黑斑病(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alternata)、白霉病(镰刀菌Fusariumsp.)、软腐病(根霉菌Rhizopussp.)、青霉病(青霉病Penicilliumsp.)。病害侵染主要发生于(1)哈密瓜田间生长期间侵染,尤其在果实迅速膨大形成裂纹时受到侵染的可能性最大,形成病菌的潜伏侵染;(2)采收时的机械损伤处的侵染;(3)贮运过程,环境和甜瓜表面附着病菌从皮孔、气孔等部位侵入。侵染菌会在甜瓜后熟衰老时和不适宜的贮运条件下,迅速生长繁殖造成贮、运、销过程中的腐烂变质。长期以来,对哈密瓜采前采后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采用抗病品种和使用化学药剂,虽然化学杀菌剂可有效控制病害,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造成哈密瓜品质下降、引起农药残留、带来食品安全的困扰、污染环境等问题。由于缺少抑制病害发生的有效技术措施,使哈密瓜采后的腐烂变质成为制约新疆哈密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哈密瓜采后生理、病理和贮藏保鲜及采后病害控制技术研究大都局限于各种类型的贮藏库中进行,是一种静态的研究,但作为新疆最具特色瓜果之一的哈密瓜,其真正的价值并不能在当地体现,主要的消费市场还是在新疆以外的区域。采后的哈密瓜实际上一直处于供销链上不断地周转和流动状态,其采后的腐烂变质主要在哈密瓜运销过程中发生,技术要求远比静太库中贮藏高。目前国内缺少对哈密瓜运销过程中其生理衰老变化、病害过程的认识,缺少有效后熟衰老和病害控制技术,保鲜技术相对落后,造成产品异味、变色、感官质量降低、失重等,品质和商品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贮藏保鲜作为新疆哈密瓜产后的重要环节,是延伸产业链、延长货架期、减少采后损失、增加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课题正是围绕以上问题,针对哈密瓜产后贮藏保鲜的技术研究。:本项目在对哈密瓜后熟衰老、病害发生机理认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哈密瓜采前田间诱抗、采后高效安全杀菌、预冷、保鲜包装及运输条件控制等多项技术,通过创新及集成应用,解决较高成熟度哈密瓜采后运销过程中易腐烂变质的技术问题,建立哈密瓜采后处理及保鲜贮运的技术规范,提高哈密瓜质量、减少果品腐烂率、延长贮藏期和货架期、提高果品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新疆哈密瓜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项目实施对促进哈密瓜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产品型向商品型转变,实现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进展情况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从1984年承担新疆科委重大研究项目“提高甜瓜品质及产量研究”开始到今,从事哈密瓜采后研究已近二十五年,在哈密采后生理、病理、保鲜技术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02年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行研究合作,承担了为期3年的澳大利亚ACIAR基金项目“postharvesthandlinganddiseasecontrolinmelonsinchinaandaustralia”,引进了国外先的研究方法及田间诱抗技术,通过田间生长期、采后施用诱抗剂,显著提高了哈密瓜在田间及采后对各种病害的抵抗能力,并提高品质及采后贮藏效果。通过长期的研究积累丰富的研究经验,并建立了哈密瓜分析检测技术方法和实验技术手段,为本项的实施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和研究基础2004年,公司在经过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托公司遍及全国的新鲜瓜果供销链的运销体系和新疆特色瓜果的丰富资源,将新疆哈密瓜的保鲜贮运作为公司今后重点的发展方向之一,到目前,已通过供销链体系成功地向广州、北京、深圳等中心城市运送哈密瓜1500多吨,产品深受受内地消费者的欢迎,树立了自己的“好古丽”品牌,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工作为本项目的实施和今后将新疆哈密瓜的保鲜贮运业做大做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申请技术创新基金的必要性(1)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国内农产品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农业生产者所面临的风险发生了变化,从以前主要面临生产领域的风险转变为生产与市场风险并存,且主要是市场风险,农业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更加频繁,农民的收入及其收入的预期非常不稳定,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向市场流通领域。因此,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将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提高农产品市场的运行效率,降低农业生产者的经营风险,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保鲜贮运正是哈密瓜进入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采后损失、提高品质,延长货架期、增加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保障。(2)市场竞争和提高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起,内蒙古、甘肃、山东、海南等地也开始大面积种植哈密瓜,并打着“新疆哈密瓜”的牌子进入市场,而且由于采用温室等先进的种植手段,上市早,运输线路短,成本低,严重地冲击正宗哈密瓜市场。今年内蒙仅一个地区的哈密瓜种植面积就达到30万亩。目前成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哈密瓜的主销地,真正产自新疆的哈密瓜只有60%左右。内地省区的甜瓜具有运距短、运输成本低的特点,形成价格比较优势,对新疆哈密瓜造成很大冲击。能与内地“哈密瓜”形成竞争优势的核心是新疆哈密瓜的品质。但由于新疆运距远,保鲜运销技术落后,为减少运输风险,迫使经销商将成熟度很低(5-7成)的瓜运至内地市场,不仅丧失了其核心的竞争优势,也为败坏新疆哈密瓜的市场形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提高商品哈密瓜的成熟度是保证哈密瓜的品质的关键。与成熟度较低的哈密瓜相比,较高成熟度的瓜不耐贮运,运销较高成熟度的哈密瓜需要有良好的技术保障体系,所以保鲜运销技术是提高新疆哈密瓜市场竞争力关键,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3、简述本企业实施项目的优势和风险实施项目的优势:(1)2004年,公司在经过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托公司遍及全国的新鲜瓜果供销链的运销体系和新疆特色瓜果的丰富资源,将特色瓜果的保鲜贮运作为公司今后重点的发展方向,到目前,已通过供销链体系成功地向广州、北京、深圳等中心城市运送葡萄、哈密瓜、库尔勒香梨、杏子等瓜果近万吨,产品深受内地消费者的欢迎,树立了自己的“好古丽”品牌,迈出公司特色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