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教学内容10的认识课型新授教学方法面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2)在学习中经常用到尺子,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4)刚才我们猜了谜底0—9的谜语,你能编谜底是10的谜语吗?2、比大小(1)10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以填什么?10○□(2)9○□3、10的写法。(1)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2)请说说10怎样写?(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3)在书本的田字格里练习写10。4、10的组成有一天,小聪约小伙伴去踢球,顺便从家里带10瓶饮料去和小朋友实用文档一起喝,把饮料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瓶饮料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聪可能会怎样装这10瓶饮料呢?(1)请你拿出10根小棒代替10瓶饮料,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4)汇报板书10的组成(5)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老师听。三、课堂小结效果实用文档教学内容连加课型新授教学方法面授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2、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喜欢学习、乐意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难点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主要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出示10之内的加、减法,请同学们口算。2、出示图片,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二、探索新知1、引导观察师:同学们,芳芳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今天,她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芳芳在干什么?(出示芳芳在喂5只小鸡)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师:请同学们观察,认真看发生了什么事?出示来了2只鸡的图片。谁能把图意叙述一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5=2=7)师:请同学们再观察,又有怎样的变化呢?出示又来了1只鸡的图片。2、交流、汇报。①问:你看到了什么?谁能把图意叙述一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②学生汇报。师:芳芳在喂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师: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3只小鸡,共有几只?(提醒学生,跑来的小鸡。)学生说出算式:5十2十1教师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一样吗?生:不一样。师:3只是一起跑来的吗?不是。3、揭示课题: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加”师:像这样一个数加上一个数再加上一个数,叫连加。板书课题:连加实用文档4、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问:5十2十1=8,你是怎样算出数的?①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共跑来3只,加上原来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②教师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师板书:在5+2的下面划一条横线,并把得数7记录在横线下面,再在7+1的下面划一条横线,写出得数8。5、做一做:学生摆小棒,先摆出4根小棒,再摆出3根小棒,最后摆出1根小棒,一共是几根小棒?怎样列式计算呢?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效果实用文档教学内容连减课型新授教学方法面授教学目标1、知道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2、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喜欢学习、乐意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难点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主要教学过程一、学习连减1、出示挂图问:先有几只鸡?①老师移动2只鸡,表示走了。问:走了几只?还剩下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2。②老师再移动2只,表示又走了2只鸡。问:又走了几只?还剩下几只?③问:谁能说一说这剩下的4只鸡是怎样算来的?问:那么也就是说是几减几再减几?随着学生回答,老师在8-2的后面接着写“-2”。2、揭示课题: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减”师:这道题是从1个数里先去掉一个部分后,再去掉一个部分,也就是连续去掉两个部分,这就是要学习的新知识:连减。(板书:连减)师:算式读作8减2再减2。3、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师:连减的算式怎样算呢?谁能根据连加的计算顺序,说说这道连减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计算过程师板书:在8-3下面划一条横线写上5,在5和2的下面划横线,相减得3。指名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再出示海鸥图片,以此为例讲述连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连减的运算方法与过程。实用文档4、做一做:学生摆圆片,摆出9个三角形,先拿走5个,再拿走3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计算?5、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你用连加连减来计算的问题?效果实用文档教学内容加减混合课型新授教学方法面授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有时间顺序的“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的连贯情节,学习加减混合的含义,会进行10以内加减混合计算。2、会根据情节看图说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重难点正确进行10以内混合的计算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连加连减计算过程二、探究新知1、师:今天这节课,老师继续请出我们的好朋友小鸟。出示动画片段:原来有2只小鸟,飞来了4只,又飞走了3只。a.分别说说这三幅图的意思b.根据三幅图编个数学小故事生:树上原来有2只小鸟,飞来了4只,又飞来了3只,现在还剩下几只小鸟?【生齐读小故事】c.列式:2+4-3=3d.读算式:2加4再减3等于3。e.出示课题:加减混合f.大胆猜测算式怎么计算:先算2+4=6,再算6-3=3,所以2+4-3=3。3、出示动画片段:树上原来有6只小鸟,飞走了4只,又飞来了1只。a.分别说说这三幅图的意思实用文档b.根据三幅图编个数学小故事生:树上原来有6只小鸟,飞走了4只,又飞来了1只,现在还有几只小鸟?c.列式:6-4+1=3d.读算式:6减4再加1等于3e.说说计算过程:先算6-4=2,再算2+1=3,所以6-4+1=3。3、观察比较:2+4-3=与6-4+1=有什么不同之处?小结:不管是先加后减还是先减后加,都要按从左往右的次序算。效果实用文档教学内容图形的认识与拼组课型新授教学方法面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主要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3、口答。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二、新授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1、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三、巩固练习实用文档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2、完成教科书P29第三题。3、完成教科书P29第四题。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效果实用文档教学内容11~19各数的认识课型新授教学方法面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19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重难点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19各数。主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猜一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彩旗)谁来猜猜大约有多少个呢?每人心里猜一个数。到底谁猜对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数一数)2.数一数:数到10后面的数字时,咦,我们没学过呀,今天就一起来学习11--20的认识。(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一)认识计数单位“十”。1、看课本73页主题图,让学生分类,并分组数出4种物体的数量。2、让学生用小棒摆出水果的数量,并任意分成两部分。(学生有的分成2和9,有的分成3和8,还有4和7,5和6,10和1。)3、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哪种分法可以很快看出是11根。生:10和1师:可是分好了还是得一个一个数啊?还有更直观地方法吗?生:把左边的10根捆起来。(表扬)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二)学习11的组成。1、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1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1根小棒实用文档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1根?板书:111011个十1个一(三)自己动手摆正方体和小球的数量。1、学生一起说说15和18的组成。2、观察11,15,18的组成,找出有什么规律?(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四)摆一摆,说一说。1、师摆数字,学生说。效果实用文档教学内容20的认识课型新授教学方法面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20,明白20的组成2、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重难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20,明白20的组成主要教学过程(一)学习20的组成。1、现在来学习小棒的数量,想一想20该怎么摆呢?同桌互相交流一下。2、学生说交流结果。十个一捆,刚好有两捆,一捆是1个十,两捆是两个十。两个十是20。(板书:2个十是20)(二)生活中的运用。展示生活常见的物体(铅笔10支捆成一捆、小球10个装一盒、书10本装成一包),体现计数单位“十”的优越性。(三)11-20的数序。1、墨水瓶打翻的声音引入直尺图,上面被墨水印迹遮住了几个数字。师: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哪些数字被遮住了吗?比12多1的数是几?和18相邻的数是几?10和12中间的数是几?15在几和几的中间?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1)1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2)()个十和()个一组成17。(3)16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4)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实用文档效果教学内容认识钟表1(整时)课型新授教学方法面授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2、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习惯。重难点学生在情境中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又细又长的分针和又短又粗的时针,有12个数字和12个大格。主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小客人,你听,它来了。请你听听它的声音猜猜它是谁?(钟表)师:钟表有这么多作用,我们必须认识它,才能使用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钟表的奥秘吧!(板书课题:认识钟表)二、动手实践,感悟新知(一)、认识钟面①12个数字(都有哪些数字?怎么排列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跟着课件数)②有两根指针(这两根指针有什么区别?板书: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粗又短,全班齐读一遍)③刻度线(钟表原来还有个小秘密,这些刻度线把我们的钟面分成了一些格子,请看1~2之间有一个大格,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大格吗?跟着课件一起来数一数)师:时间老人也给小朋友送来了小钟表,你能找出这个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吗?把你找的和你的小伙伴指一指并说一说你是如何区分它们?(二)认识整时以及整时的两种表示法①时针和分针要有规律地转动起来才可以帮我们记录时间,那他们又是怎样转动的呢?(课件出示钟表分针和时针转动)我们一起用手来当时针和分针跟着它们跑一跑。想一想:哪根针跑得快一些?实用文档②师:我认识一个小朋友,她叫笑笑,和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学生了,想见见她吗?看!她在干什么呀?你知道小红几时起的床吗?(7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