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讲德育2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重点掌握学校德育的概念,填空!!什么依据?什么手段?什么目的?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3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性社会性:各个社会共有现象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德育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德育民族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德育继承性:德育的承上启下金迪斯:一个社会,长期而言,如果没有任何说教机构--例如教堂、学校、报纸或家庭的灌输等,那么,长期而言,这个社会必定瓦解。孔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封建:君权神授资本:自由民主社会:三热爱孝敬父母中国:集体主义美国:个人主义4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第一三条是从社会的角度,第二条是从个人的角度5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三、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制订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心理特征外在内在无论什么的依据,有两点是肯定的:外在社会要求、内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德育目标如此、德育内容如此、课程设置如此!!这是回答此类问题的万能钥匙!!6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三、德育目标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把全体学生培养民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996年,……7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三、德育目标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思想政治方面:常识、基本观念道德行为方面:关心热爱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诚实正直、自尊自强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思想政治方面:感情、事业心、主义道德行为方面:集体主义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敢于创新、识别能力分析能力三方面的要求:思想政治道德行为个性心理8四、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德育目标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德育所面对时代特征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决定德育内容决定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决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0年填空9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四、德育内容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10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四、德育内容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政治教育我国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现阶段主要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11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四、德育内容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12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四、德育内容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就大多数心理健康学生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少数有心理疾病学生而言: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内容的三方面(07填空10选择)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式列入其中现在的一种趋势:把心理健康教育独立于德育之外注意两个细节13第二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从联系上看: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人的品德形成发展离不开德育。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德育过程就是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只不过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14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1、德育过程的结构:四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2、德育过程的矛盾: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06、08年填空)第二节、德育过程严重关注相当重要15三、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第二节、德育过程重点掌握!!学生的知情意行等诸因素在其活动与交往中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长期与反复的转化。09年简答16第二节、德育过程三、德育过程的规律(知识点)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1、德育过程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习惯。2、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知”是基础,“行”是关键。3、德育过程有多个开端,并不一定遵循知、情、意、行的顺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任何一个开始进行。重点掌握!!09、10年填空17第二节、德育过程三、德育过程的规律(知识点)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1、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2、不脱离学习,主要交往对象是教师和学生3、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1、内化与外化2、内因与外因3、教育与自我教育18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一、德育原则1、概念界定: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2、中学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重点掌握!还要注意每一原则下的基本要求!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是德育里的什么原则?19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二、德育途径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这些途径各有其特点与功能,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构成德育途径的整体07年选择20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三、德育方法1、说服法:目的明确、富有趣味、注意时机、以诚待人。2、榜样法:好榜样、动之以情、引导3、锻炼法:严格要求、调动学生主动、检查与坚持4、陶冶法:创设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创设情境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公正、民主、宣传为什么只谈一个男朋友?要谈就谈他七八个!06年选择10年填空09年论述(材料)10年简答题(要求)21第四节、德育模式一、认知模式:1、皮亚杰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对偶故事道德与思维发展相关22第四节、德育模式一、认知模式:1、皮亚杰第1阶段:前道德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以前。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因此,此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第2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大约出现在4、5~8、9岁,以学前儿童居多数。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故称,道德现实主义。第3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始于9~10岁以后,大约为小学中年级,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了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故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23第四节、德育模式一、认知模式:2、科尔伯格一切文化中儿童的道德发展都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固有顺序:一级水平: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倾向第二阶段:个人报酬倾向二级水平: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倾向第四阶段:法律和秩序倾向三级水平: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倾向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倾向道德两难一个名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种昂贵的特效药来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他向发明并控制这种药的药剂师提出先付一半的钱,另一半以后再付,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海因茨为挽救妻子,若偷取药品就违背了社会“不许偷盗”的规则;若遵守社会规则,就使妻子等死。24第四节、德育模式一、认知模式:2、科尔伯格第1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这种定向是为了逃避惩罚而服从于权威或者有权利的人,通常是父母。一个行动是否道德是依据他对身体的后果来确定的。第2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这一阶段的儿童服从于获得奖赏。尽管也有一些报偿的分享,但也是有图谋、为自己服务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正、慷慨、同情和怜悯。它很像一种交易:“你让我玩四轮车,我就把自行车借给你。”前习俗水平25第四节、德育模式一、认知模式:2、科尔伯格第3阶段:好孩子道德。在这一阶段,能获得赞扬和维持与他人良好关系的行为就是好的。尽管儿童人以他人的反应为基础来判断是非,现在他们更关心他人的表扬与批评而不是他人的身体力量。注意遵从朋友或家庭的标准来维持好名声。开始接受来自他人的社会调节,并依据个人违反规则使得一向来判断其行为的好坏。第4阶段:权威性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盲目的接受社会习俗和规则,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他们不再遵从其他个体的标准而是遵从社会秩序。大多数个体都不能超越习俗道德水平。习俗水平26第四节、德育模式一、认知模式:2、科尔伯格第5阶段: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这一阶段出现了以前阶段所没有的道德信念的可变性。道德的基础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致意见。因为它是一种社会契约,当社会中的人们经过理智的讨论找到全体中更多成员利益的替代物时,他是可以修正的。第6阶段:个体内在良心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是他人的批评,即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决策的依据是抽象的原则如公正、同情、平等。这种道德是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的。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人将具有高度个体化的道德信念,它有时是与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社会秩序相冲突的。后习俗水平27第四节、德育模式一、认知模式3、认知模式学说的特征: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必须利用智慧达到对理解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合乎理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人的道德并非天赋或外界规则的直接灌输,而是主客体在实践的过程中互动的结果。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