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四)——概括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级。一、考点二、考情透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必考内容,从2006年到2012年的四川卷来看,这一考点除了08年和11年两年没题外,其余五年都有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可见该考点是一个常考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高度重视。1、(11•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11分)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三、真题体验(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参考: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2、(11•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11分)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黄庭坚)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③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参考: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参考: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却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评价观点态度,就是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所体现的作者态度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消极性与积极性进行评价。“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必考内容,且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但在高考中对“评价”是降低了要求的,也就是说能够就诗论诗、言之有理即可,不需要纵横联系、引申阐发。对诗词曲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常见的设题角度有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并概括作品主旨或作者观点,二是开放性评价作品中蕴含的观点或感情,三是比较性鉴赏同类作品观点或情感的异同。四、考点精讲(一)思想内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分析意境。古诗思想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忧国伤时。有的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有的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有的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卖炭翁》;有的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的《登高》。2、建功报国。有的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的《龟虽寿》、陆游的《书愤》;有的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有的抒写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的抒写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3、思乡怀人。写羁旅愁思的,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写思念亲友的,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写边关思乡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写闺中怀人的,如王昌龄的《闺怨》。4、离愁别绪。写依依不舍留恋的,如柳永的《雨霖铃》、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情深意长勉励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坦陈心志告白的,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5、生活杂感。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陆游的《游山西村》、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常见的题材如下:1、送别诗送别诗一般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或者直接抒写离情别绪,或者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或者重在写离愁别恨,或者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或者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送别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领悟作者所抒何情。(2)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3)抓住送别诗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细小情节,抓住了细节,才能以小见大,透视全篇。(4)品味语言。如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送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送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以“丝”谐“思”等。(5)了解诗中常用的意象:斑马,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长(短)亭、南浦、柳岸、西楼,表示送别地或悠悠愁绪;烟波、浮云、秋蓬,比喻离别后漂泊无依;落花,伤春之意;落叶,秋愁之感;杨柳、劳歌、阳关、渭城,送别之曲;夕阳、落日,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6)了解鉴赏中常用语: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烘托对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用语绮丽、意蕴生动、余味隽永等。2、咏史诗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种名称,诸如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读史、咏史等,有的还直接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标题,这些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感情的载体,史情紧密结合的,因此都属于广义咏史诗的范畴。情感上多体现为壮志难酬的苦闷与身处逆境时的豁达。咏史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披史入文,披文入情。了解作者的简历、史实、创作诗篇时的有关背景,要读好注解,这是读懂咏史诗的一把钥匙。(2)在鉴赏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从而领悟诗人真正的写作意图和感情.(3)了解咏史诗常见的情感抒发模式:借古喻今,揭示今不如昔;崇敬古人,要效法古人;怀古伤今,揭露社会现实;反思历史,警示后人。(4)熟悉鉴赏中常用语:思想内容方面,如哀叹国运、忧国忧民、昔盛今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缅怀先贤……表现手法方面,如借古讽今、用典(正用和反用、明用和暗用)言事、对比衬托(正衬、反衬)、比喻寄情、寓情于景、欲扬先抑……语言特点方面,如含蓄隽永、生动形象、雄浑深沉……3、咏物诗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一定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咏物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体察物态。描摹物态是咏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赏析咏物诗可以从体察物态开始,要抓所咏之物的自然属性、形态色泽或所处环境。(2)品味寄托。要由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分析其内在品性,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以及诗人的情趣爱好、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3)明辨技巧。从表现手法上看,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从修辞手法上看,咏物诗在构思时常常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格。从描写角度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或三言两语勾勒事物形态,不求形似,只求神似。(4)了解一些常见事物的寓意。如:月,思乡;莲,高洁;柳,送别;松,坚忍;梅,孤高;菊,高洁;梧桐,凄凉;芳草,离恨;杜鹃,哀怨、思归等等。(5)了解鉴赏常用语:如: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贬词褒用、形神兼备、烘云托月、朦胧含蓄……4、田园诗田园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闲适清新的田园牧歌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田园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既要感知作者的身世,做到知人论世,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又要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5、边塞诗盛唐之时的边塞诗昂扬豪迈,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烈无比。而中晚唐时期,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宋代,积贫积弱,国家一直处于劣势,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便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边塞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2)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感情。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征战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写征人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写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有国破家亡时力挽狂澜、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总之,我们在鉴赏时要注意区别。(3)分析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的,或豪放旷达,或雄壮悲慨,或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的诗人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所表现出来的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4)了解边塞诗常用意象:金鼓旌旗、烽火羽书、边关戍楼、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投笔表示弃文从武,长城表示守边的将士,楼兰表示边境之敌,吴钩表示武器或有勇武豪情。6、羁旅诗这类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或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大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漂泊愁苦,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有极高的人文价值。羁旅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2)熟悉羁旅诗常见意象。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寒蝉:悲凉;猿猴:哀伤;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3)诗人是怎样把羁旅之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探寻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4)了解羁旅诗常见主题:①文人失意。②漂泊哀伤。③思念亲人。④生活潦倒。⑤互勉互慰。⑥孤傲不群。⑦珍爱友谊。(三)观点态度所谓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通常表现为正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毕竟是表情的,与说理性的文章不一样。1、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忧郁沉闷等。2、情感载体:杨柳—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五、技巧点拨:题型一:鉴赏感情主旨型【试题设问方式】①“……”一句,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诗人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态度?③“……”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④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