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行为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利他行为分析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的事迹: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锋„„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危难的时刻去营救、保护他人。虽然我们自己没有这些光辉的事迹,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再公交车上为老人和孕妇让座位,也会为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赠衣物和钱财„„而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使他人,群体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现代社会心里学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主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由此可见,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3、完全自愿的行为;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那为什么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再无利可图或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呢?社会心理学家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利他行为作出了解释。由于人和动物在表现“利他主义”行为时,往往会冒着伤害自身利益的风险,难以符合进化论规律。因此,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的,它是人类本性中的天性的部分,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一种行为,他的观点基于对动物的考察与实验的结果。他发现,在一个蚁穴前,当危险来临时,工蚁走到其他蚂蚁前边来保卫巢穴,抵御入侵者。当工蚁收到攻击时,受伤的工蚁比后边的没受伤的工蚁更有可能离开巢穴,但是他们不逃走,甘愿冒生命危险与进犯者搏斗,许多工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和巢穴的存在而死去。因此,威尔逊认为,动物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决定、通过遗传获得的。我们会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受到家长的的表扬,或者因为提供帮助却袖手旁观时受到的批评。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眼中,利他行为就是就是这样在赞扬与批评中产生的。有研究发现,4岁儿童,如果他们由于慷慨行为而得到奖励时,他们就会更愿意和其它小朋友分享弹珠玩具。研究表明,某些形式的赞扬比其他形式更有效。榜样的作用也是重要的。例如,一个研究揭示了一年级儿童中,观看亲社会条件电视节目的儿童显著比看中立条件电视儿童更爱帮助他人。成长中,人们学到了一些关于谁应该得到帮助,以及什么时候应该给予帮助的规则,并逐渐化为价值观和人生准则,所以社会条件这些也是利他行为形成的原因。利他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有利于社会的行为,所以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比较多,归结如下:(一)利他者因素年龄。研究证明,6至12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利他行为也有所增长。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开始明白助人为乐是一件为社会赞许的行为,而且,其行为也逐渐由“自我中心化”行为向“互惠化”行为发展,开始懂得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了性别。一般来说,需要较大体力或者不适合女性角色的利他行为,往往会有男性完成。此外,在较为尴尬的助人情境中,女性也会比男性更少表现出助人行为。伊格利和克劳利在172万项近5万名男女被试的主人行为比较研究中,发现当面对求助者是陌生人并且情景在潜在危险时,男性更会伸出援手。而在安全的情境中,如愿意花时间陪伴残疾儿童时,则是女性乐意帮助者多于男性。人格特征。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关系。社会上涌现的许多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在特殊情境中,能面对死亡的威胁挺身而出,正是高尚品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然。(二)被帮助特征性别。许多研究表明,女性被助机会多于男性。波梅扎尔等人1973年的一项十分有趣的实验证实了这点。一辆车坏了停在路边,驾驶者向路边驶过的车打招呼请求援助。结果表明,当求助者为男性时,只有2%的过路车停下来;当求助者为女性时,却有25%的过路车停下。值得帮助的人。一般来说,老人和孩子获得帮助的机会较多。因为我们更容易帮助那些我们认为他们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魅力与人品。人们倾向于帮助那些看上去正派、质朴的人,而不愿意帮助那些让人厌恶、感到不正经的人。有研究者(1976)将一份研究生院的申请信放在机场电话亭里,看上去像是被忘在那了。结果,贴有漂亮照片的申请信有47%都被寄回去了,而贴有不漂亮照片的申请信有35%被寄回。(三)环境因素物理环境。Cunningham1979年对天气的影响进行研究表明,人们更愿意在阳光灿烂和气温舒适的情况下提供帮助。Amato和Levine等分别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城市进行研究,在帮助陌生人方面,城市越小,提供帮助的人越多;人口密集度越大,利他行为越多。时间压力。时间效应证据来自Darley和Batson(1973)的实验。此实验是要求男学生走到另一所建筑去听一个讲座。其中一部分被告知:时间随意,讲座不会立刻开始;另一些则通知:尽快,他们已经迟到,研究者正在等他们。当被试离开去另一个建筑的途中,他们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跌倒在门口,不停地呻吟。研究后访谈中,所有学生都记得看到过受伤者。但是时间匆忙的学生仅仅有10%给予了帮助,没有时间压力的则有63%给了帮助,时间压力使得这些学生忽视了受害者的需要。(四)社会文化因素利他行为时一种社会行为,当然也会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玛格丽特·米德曾经比较了新几内亚两种文化条件下长大的儿童的行为,曼都加莫族人不大喜欢管教自己的孩子,往往放任自流,孩子长大后一般也不愿意帮助别人;而阿拉培什族人喜爱自己的孩子,孩子长大后同情心很强,助人行为较多。在日常生活中,社会上随处可见到助人现象,从公车上给老人让座到见义勇为同歹徒殊死搏斗,这些都是让人们感觉到一种处于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但是也与人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却抱着冷漠的态度,见死不救。社会心理学有关研究将此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四川省武侯区的熊伟和妻子一起骑自行车出门上班,谁知途中竟被人追杀。当熊伟身中数刀,趴在地上呼救时,围观的数百人竟然都作壁上观。无人出面制止,也无人拨打电话报警。(《南京晨报》,2005年5月12日)心理学家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后做出解释:一方面,人对情景的认知,往往依赖于其他人的反应。也就是说,他人的存在对个体的行为起到了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当他人在场,个人见死不救的社会代价,如内疚感、罪恶感和羞耻感就会降低,责任分分散到了其他人身上,自己的责任就轻了。利他行为时一种积极、高尚的社会行为,也是社会再三提倡、鼓励的。而要培养利他行为需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一)鼓励和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在社会心理学中,同情心被定义为设身处地来考虑别人的感情,并作出相应的情感反应。一般来说,同情心是我们助人为乐和利他行为的一种基础。因而,为了促进利他行为,也就应该鼓励与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在我们健康的家庭生活中,通过家庭成员的相互支持,一个人的同情心都会得到培养,受到鼓励。而在我们的学校的教育和社会宣传中,也应该注重这种对人们同情心的鼓励和培养。(二)注重对儿童的教育儿童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当看到他人的助人行为时,儿童可能去模仿,学习助人行为。因而,我们应该充分注重家庭中父母的榜样教育力量。同时,在幼儿园和学校教育机构,教师对小朋友的关心呵护,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都可以给儿童观察和模仿提供权威性的榜样,促进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三)强化儿童的利他行为在社会心里学家的有关研究中,发现当人们由于做好事受到表扬和鼓励之后,他们就会逐渐产生一种相应的内在的自我奖励倾向。这是的强化就不单是一种外在的奖励,同时也会表现为内在的自我满足。因而,社会心理学家希望,能够在外在强化,也即在对助人和利他行为表扬与鼓励的基础上,促使人们产生助人后的内心自我奖励和自我满足感,形成较为内在的对利他行为的强化和培养。(四)有效的助人技能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本来都会有助人的意愿,可是由于不知道该怎么做,也就未能表现出实际的助人行为。例如,若是在幼儿园见到小朋友摔倒流血了,许多小孩子可能很想帮助受伤的小朋友,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未能表现出实际的助人行为。而由于其未能表现出助人行为,也就未能受到由于作出助人行为所受到的表扬或鼓励。于是,在培养人们助人行为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如何使人们了解必要地助人的方法。比如对于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交通事故、病人突发事故、溺水或煤气中毒事故、遇到坏人抢窃等,如果人们知道了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方法,那么就会增加人们的实际的助人行为。(五)注意社会舆论和宣传对于利他行为的促进,是需要整个社会都大力协助和积极参与的,绝非社会心理学家单方面的事情。因而,应该注重社会舆论和宣传的作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和促进利他行为。目前,我们国内已经十分注重对于利他行为的宣传与鼓励。许多省市,都先后设立了“见义勇为奖”,对见义勇为者的事迹也都做出了相应的宣传和报导,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样,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逐渐形成。社会心理学不但是一种学术研究,而且能够影响实际的社会生活,也应该影响和改善我们的实际社会生活。因而,通过对利他行为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利他行为的了解,并且能够有助于利他行为的产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1、屠文淑.社会心理学新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12-1212、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156-1663、张明.蹚过人生河――社会心理学[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4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