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地再利用——17个精选案例澳大利亚BP石油公司遗址公园2005年3月12日,时任政府部长汤姆·尤伦(TomUren)和北悉尼市长吉尼亚·麦卡佛(GeniaMcCaffer)宣布BP澳洲子公司遗址公园正式向公众开放。公园的设计获得了诸多奖项,包括2006年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师协会(AILA)国家项目奖、2006年北悉尼景观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优秀奖。Mcgregor+partners景观设计事务所也因此赢得2005年AILA总体优秀奖和优秀设计奖。新落成的滨海遗址公园占地2.5公顷,位于威弗敦(Waverton)半岛。这是北悉尼的滨水地区中第一个被改造成公园的工业场地。早在1997年,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就决定将威弗敦一带的三处滨水工业场地改建成公园,否决了将这些地块出售并开发成住宅的提议。于是,BP澳洲子公司的这块被污染的场地在经过改造后,变成一个后工业风格的现代公园。BP公司的这块场地一度容纳了办公区和31座储油罐,巨大的弧形混凝土墙用以防止原油泄露污染海港。紧凑的布局和简单结实的建筑构造反映出其原有的使用用途。新的设计保留了场地的工业遗迹和海港特征,表现为连续的开放空间和大片的湿地,壮观的观景平台悬踞在高高的半圆形砂岩悬切面上,这里曾经矗立着巨大的储油罐。混凝土和金属阶梯将各个空间连接起来,方便游人欣赏岸边的亲水性野生生态系统。▋英国伊甸园工程(EdenProject)“伊甸园”是英国新千年庆典工程之一,有“世界第八大奇观”之美誉。它建在英格兰西南部康沃尔郡圣奥斯特尔附近一座废弃的粘土矿区,耗资7400万英镑(约1.1亿美元),于2001年3月正式对公众开放。“伊甸园”由4座穹顶状建筑连接组成,穹隆架是钢管构成的一个个六角型,上面覆盖着由轻型材料制成的透明盖板。这种材料的重量只有玻璃的百分之一,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伊甸园”是一座巨大的植物园,里面容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种植物,其宗旨是展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依靠植物进行可持续发展,被誉为“通往植物与人类世界的大门”。▋德国卢萨提亚蒂亚地区位于德国东北部地区的卢萨蒂亚(Lusatia)是欧洲历史上曾经的中心地带。这一地区的工业采矿业在19世纪到20世纪发展迅速,但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九十年代开始,部分矿区关闭,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环境严重污染,居住人口下降。在2000到2010年期间,根据德国的IBA(InternationaleBauausstellung也称作InternationaleArchitectureExhibition),对此地区进行区域发展分析并建立了30个项目,目的为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使景观结构重新转型。一方面,工业景观遗产的保留记录了那个年代的工业发展。其中采矿的机器F60是曾经这一地区最大的采矿传输构架。长度502米,重达11000吨的钢铁组成。现在的F60成为当地重要的地标,部分结构被改建为餐馆,人们可以在这里登高参观整个构架,远眺周围的景色闭并在此地用餐。(图1和2)图1.MineF60inLusatia图2.MineF60inLusatiainthenight另一方面,通过回填的方式,逐步的恢复矿区生态,原来的采矿区通过人工防水处理,逐年的回填补充水,建成人工湖区及森林,并在湖区开发新型的居住区(图3和4)。根据现有的资源设置旅游路线及发展相关的旅游项目,在恢复生态的同时,提升此地的人口居住率,旅游吸引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利用原有的煤矿区,这里建立了大大小小30个湖(图3和4),成为欧洲最大的人工湖区(完全被水覆盖之后的面积大约14000公顷),其中10个湖区通过运河连接。在湖区的中心,新的地标是一个30米高的观景塔,在这里可以最大可能的看到新的湖区景观。(图5和6)图3.FloatinghomesonGräbendorfLake_Divingintheopencastmine图4.Geierswaldeleisureandwaterworld_Livingonthewaves图5.SedlitzLakewaterscape_Farsightednessinthelakeland▋中国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非常诚恳的作品。并不一味的去修饰过失而是从实地开始动手重建,弯弯曲曲的走廊、一望无际的美景。”——2012年美国景色美化设计师协会专业奖项陪审团最近THUPDI和清华大学设计的上海采石场转化成一个带有浮动人行通道的花园绿洲,获得了2012美国社会景观建筑荣誉奖章。由于关闭了很常时间,采石场几近荒废,经过超过6年的清理、规划和植被种植,最终成为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多层次公园。经过改造,公园在周围栅栏和墙面上种植了很多树木、花草,沿着斜坡还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金属通道,一直延伸到底部水洞,在游客们欣赏瀑布的同时带来些许新鲜和惊喜。▋采煤沉降区改造:中国唐山南湖中央公园南湖中央公园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是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地下即为煤田,经过130多年的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煤炭采空区。1976年,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南湖地下采空区大量塌陷,地表多处沉降,南湖塌陷区随即成为唐山采煤塌陷区中对城市影响最大的一处。经过30年的灾后重建,唐山已成为中国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而南湖却一直是唐山城市垃圾、工业废料的堆积场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地。30年来,在塌陷、沉降、工业废物、城市垃圾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南湖成了典型的城市棕地。唐山南湖中央公园如何处理废弃地与城市的关系使南湖成为完善城市功能、重塑城市空间的契机?②如何从单纯的环境改造提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使生态修复之后的南湖能作为合格的自然资源,再度具有生态经济价值.成为有利于当地环境、经济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③如何改善30年灾后重建以来.因“先生产、后生活”而造成的城市经济繁荣与人民生活品质低下的反差,营造适宜人居的生活环境?▋闲置厂房的新利用▋美国普罗维登斯钢铁工厂院落“精细又不失视觉的丰富感。这个设计真实的扩展了我们对美的定义。景观建筑师坚持了他们设计的初衷,感觉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每一部分的步骤都与地面环境相关联。这个设计可以称得上是第二代的煤气工厂公园,它不仅说明了他们是如何处理后工业化的遗迹的,也展现他们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的。”——2011ASLA专业奖评委会▋俄罗斯斯坦尼斯拉夫基工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工厂是practice在莫斯科第一个完成的项目,并已荣获多个奖项,其中包括曾奖给俄罗斯项目的第一个RIBA奖。该设计已获得广泛的赞誉,也为莫斯科历史建筑的创新和再造提供了新的标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工厂灵巧的将翻新的历史元素与新的干预措施相联系,成为了莫斯科新兴的文化旅游胜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工厂最初于19世纪由俄罗斯领先的工业和文化业资助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家族开发筹建,这一由商业和文化项目混合使用的建筑群落由13座建筑组成,占地30,000平方米,其宅包括60套豪华公寓,以及一家酒店和一间餐厅。▋韩国西首尔湖公园“作为公园和被遗弃的工厂的设计这里绝对是一个惊喜。工业碎片被完美地陈列在这里。这个项目说明,有时当基础设施停止其建造之初的目标服务时,它的演变后期发展也有可能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失败。就地取材的做法极其明智。这证明了其实你不必清除这些基础设施,你可以接受并重新利用他们。”——2011专业奖评委会现今的首尔西部湖畔公园在1959年是一家水处理工厂。公园位于首尔与富川市的交界处,被改造成了一个公共游憩区,成为了两个城市之间的聚会和交流空间。该区域的工业基础设施,曾一度因被认为是城市中最差的生存环境而声名狼藉,现在却被转变成了生态友好的公园,试图借此振兴该地区,将其生活水平提高到邻近地区的标准。公园的设计将文化、生态和交流的主题与区域再生融合了起来。▋中国中山岐江公园追求时间的美,工业的美,野草的美、落差错愕的美。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曾经被忽视而将逝去的文化。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它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终于九十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历史背景下,几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在这里沉淀为真实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为此,我们保留了那些刻写着真诚和壮美、但是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旧厂房和机器设备,并且用我们的崇敬和珍惜将他们重新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景观设计师:Latz+Partne团队成员:Latz+Partner,Latz-Riehl,G.Lipkowsky地理位置:杜伊斯堡德国设计年代:1990建筑面积:230公顷预算:15.500.000EUR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LandschaftsparkDuisburg-Nord)是德国北杜伊斯堡的一个后工业景观公园,由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与合伙人于1991年建立,目的是为了理解过去的工业,而不是拒绝。其原址是炼钢厂和煤矿及钢铁工业,使周边地区严重污染,于1985年废弃,19世纪中期之前为农业用地。公园设计与其原用途紧密结合,将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交织在一起。1994年正式对外开放。彼得·拉茨也因此设计于2000年获得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城市公建的再生▋西雅图奥运雕塑公园“一个绝妙的设计。它是神奇和难以实现的。这个设计团队表现出了极强的控制力。”——2007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设计荣誉奖作为城市雕塑公园的一个新的构思模式,场地位于西雅图最后一块未开发的滨水地区,是一片被铁轨和公路分割的工业棕地。设计采用一个不间断的“Z”字形“绿色”平台,将三部分连成一体。这条“绿色”平台,从市区向水域延伸40英尺,利用天际线和艾略特海湾的天然景观,开发现有的基础资源将市中心连接到复兴的滨水地区。▋挪威奥斯陆南森公园在上个世纪40-60年代,这片旧有的带有各种植物的绿地成为了奥斯陆国际机场,直到1998年,机场迁出,于是这里便成为了一片废弃的荒地。10年之后,根据过去旧式园林的自然形式和机场机器般的直线跑道,这里被重新改造成了一个新的环境——南森公园(NansenPark),于2008年向公众开放。如今该公园给周边带来了6000栋新住宅的重建计划,并为周边15000个居民提供工作场地。▋纽约高线公园二期正式开放纽约高线公园二期正式向市民开放。这个项目由纽约建筑事务所jamescornerfieldoperations和dillerscofidio+renfro合作设计,总长约一英里的高线公园位于第10和第11大道之间,并回收利用了gansevvort大街到西34大道方向的旧货运铁路线。第21大道鸟瞰图t,向南面的地10大道和哈德逊河方向望去最新开放的高线公园二期在西23大街,西26大道和西30大道分别增设了新入口。整个公园覆盖了完整的无障碍通行道,并在西30大道和西23大道设置了两台升降电梯以补助西14大道和16大道现有的两台电梯。高线公园中的一系列景观小品也将切实的造福公众,例如“切尔西灌木丛”,这是一个像草甸一样的景观小品位于西20大道和西22大道之间;“草坪和台阶座椅”则是一个面积为455m2的大草坪,上面的休闲座椅是由西22大道和23大道回收来的柚木制作而成的;“野花花坛”则是一个位于西26大道和29大道之间的直线形人形步道。抬升的'野花花坛'二期新设计方案的详细描述:野花花坛位于西26大道和西29大道之间的野花花坛由硬质铺地,耐旱性的草坪和野花构成,花坛中种植了种类繁多花卉以确保在生长季能一直有花开放。简洁的直线形道路沿着两旁的野花延伸开来,繁华盛开的花坛点缀在旧铁路道上,让行人可以尽情的欣赏这道绿色风景线并穿梭在城市之中。'radialbench',沿着弯曲的步行路排列的一个连续的木质长椅radialbench在西29大道,高线公园起始于一条绵长且微微弯曲的步行路,这条路一直通向哈德逊河,并作为西侧铁路站台的装换空间。公园的步道沿着曲线弯曲,并设置了一条同样蜿蜒绵长的木质长椅,这些长椅沿着步行路的西侧边缘排列。座椅前后还种植了绿色植物,增加了景观的整